楠木軒

順豐控股業績炸雷:王衞道歉後仍跌跌不休,券商研報繼續矇眼喊單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文|貝多財經

最近,“快遞一哥”順豐控股遇到的煩心事不少。

4月9日晚間,順豐控股(SZ:002352)在深交所公佈了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其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9億元至11億元,而2020年同期的淨利潤為9.07億元。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順豐控股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預虧10億元至12億元,而2020年同期則盈利8.32億元。這也意味着,順豐控股在2021年業績出現了“暴雷”。

股價一路走低,券商“矇眼”喊單

上週五(4月9日),順豐控股的股價一字跌停,報72.72元,總市值為3313.44億元。貝多財經瞭解到,這一股價相對於2021年2月18日的相對高位124.70元跌幅達到41.7%,近乎“腰斬”。

在此之前,不少券商研報對順豐控股作出了“買入”的評級,包括國信證券、廣大證券、安信證券、浙商證券、平安證券等。其中,平安證券更是作出《下沉市場拓展成效顯著,看好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給出“推薦/維持”評級。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順豐控股從快遞公司向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公司疫情期間的表現顯示出其在快遞行業的品牌美譽和時效優勢仍然具備,傳統業務能夠保持穩健增長。

與此同時,新業務領域的業務規模也逐步成型,在快運、冷運、國際業務等方面也成為該領域第一梯隊,隨着這些領域市場規模逐步成長,公司有望長期保持超過行業平均的業績增速。

相對而言,太平洋證券作出《順豐控股年報點評,維持高增長,佈局“供應鏈+貨代”護城河》報告,稱順豐控股因孵化新業務,創新供應鏈模式,短期成本承壓。不過,太平洋證券仍看好其長期發展,給出“推薦/維持”評級。

“喊單式”買入接連不斷,而順豐控股的股價卻一路走低。3月17日晚間,順豐控股披露的2020年度財報顯示,其業務量、營收、淨利潤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在3月18日、3月19日,順豐控股卻連續兩日出現大幅下跌。

時至4月12日,順豐控股的股價已不足70元/每股,總市值減少至約3080億元上下。相較於2月18日的相對高位5681.33億元,蒸發約2600億元。作為順豐控股的實際控制人(持股近60%),其身家縮水約1560億元。

根據《深圳商報》報道,按照4月9日最新數據,順豐控股股東户數高達16.52萬。按2月18日股價最高值計算,截至目前,順豐控股的16.52萬户股民户均虧損約154萬元。

王衞公開道歉,頹勢持續發酵

在業績暴雷後,順豐控股董事長、總經理王衞於4月9日在該公司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作出了道歉,其稱“跟股東做一個道歉,因為我認為第一個季度真的沒有經營好。”

同時,王衞承認在管理上有疏忽,並承諾類似問題不會出現第二次。王衞認為,“公司不能侷限在已有領域,通過為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客户羣服務,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到時候利潤就會變成一個結果。”

同樣的,公司首席戰略官黃贇也稱,“雖然今年一季度業績不盡如人意,但企業發展戰略着眼的是三到五年,不可能因為短期波動而對戰略進行調整。”不過,4月12日,順豐控股再次錄得大幅下跌。

儘管如此,順豐控股還是在4月11日、12日得到了安信證券、東北證券等給予的“增持”評級。其中,東北證券也曾在2021年3月27日對順豐控股作出了“買入”評級,稱順豐控股“三網體系再加層,物流效能邁上新台階”。

東北證券在3月27日的研報中指出,順豐控股物流網絡日益完善,加快四網融合與科技賦能實現降本增效,時效壁壘無可撼動並向快運物流擴張。豐網起量、鄂州機場建成、供應鏈業務擴張將帶來新的成長曲線。

而在4月10日,東北證券稱,順豐控股進入新一輪資產投入週期,四網融合帶來的效率提升有待觀察,資本開支加大導致業績承壓。相對而言,東北證券下調對其當期盈利預測,但仍給予“增持”評級。

安信證券則稱,順豐控股處於資源投入和經營轉型升級期,短期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和業績波動。與東北證券相同的是,安信證券稱,考慮到該公司短期的經營壓力,下調對其的盈利預測,給予“增持-A”評級。

而根據有關規定,研究報告應當秉承專業的態度,採用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重點圍繞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走勢、行業發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等進行深入分析,並基於合理的數據基礎和事實依據,審慎提出研究結論。

就目前來看,多家券商機構在對順豐控股的研報中並未嚴格遵循這一規定。界面新聞發佈評論報道稱,順豐控股於3月18日15:00-17:00才組織了一場機構調研,這意味着部分研報還是在沒有詳細調研交流的情況下製作的。

界面新聞認為,按理來説,順豐控股有如此大的業務經營調整,一季度業績有如此大的變動,作為專業的研究機構不應該不會察覺,但還是整齊劃一給出樂觀積極的判斷。在此之前,曾有多家券商因研報而被採取監管措施。

貝多瞭解到,順豐控股業務增長的同時,其競爭對手也在加速搶佔市場,包括極兔快遞、京東物流等。其中,極兔快遞更是打起了價格戰。近期,還有媒體報道稱,極兔快遞已完成了一筆18億美元的融資,紅杉資本、高瓴資本加入。

另一方面,京東集團旗下京東物流也在衝刺港交所上市。其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2018年、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378.73億元、498.48億元;2020年前9個月營收495.07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345.76億元增長43.2%。

根據招股書,京東物流來自外部的客户佔比也在逐年提升。根據招股文件,其外部客户在京東物流中的佔比已經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

京東物流認為,相比於順豐(順豐控股),京東物流在倉儲及配送服務、大件物品物流服務、物流科技服務等業務上有明顯優勢,能夠為客户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主要來自於京東)。

不過,從體量上來看,京東物流的營收規模尚不足順豐控股同期的50%。也正因為如此,京東物流的營收增速則高於順豐控股同期的營收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