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硅棒狀硅終有一戰?協鑫科技守成擴張,中來股份造勢入局
“公司將……鞏固公司的競爭優勢並實現各板塊的正循環,爭取早日躋身第一梯隊品牌。”5月9日,中來股份(300393.SZ)董事長林建偉在業績説明會上表示。不久前,這家主營光伏背板的企業剛宣佈將進入上游多晶硅產業鏈且將採用硅烷流化牀法工藝,成為備受關注的硅料行業新玩家。
中來股份今年3月拋出140億元佈局硅料的投資計劃,項目的技術、資金來源迅速被監管與市場予以關注。5月9日的業績説明會上,中來股份董事長林建偉未就技術來源方向記者給予確切回覆。
5月9日,貝殼財經記者致電中來股份傳聞中的技術來源方興洋科技,接電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相關事宜。
顆粒硅是多晶硅產品的形態之一,採用的生產工藝為硅烷流化牀法,多晶硅另一更主流的產品形態為採用三氯氫硅西門子法制造的棒狀硅。“生產顆粒硅的工藝路線,或者説顆粒硅這一產品和其優勢,正在逐漸獲得更多人的認識,並進而得到認可。” 協鑫科技中央研究院執行院長蔣立民5月9日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自2020年下半年起,硅料價格上漲,頭部企業持續擴產,不過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以及不久前終止科創板IPO的亞洲硅業在內的多家企業均採用改良西門子法。“改良西門子法作為多晶硅生產的主要方法,屬於行業通用技術。”亞洲硅業此前曾如此表示。
協鑫科技是目前少數已實現顆粒硅量產的企業。蔣立民預期,隨着新產能落地,今年年末顆粒硅市佔率有望升至10%。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工業分會方面5月9日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顆粒硅產能尚不具備規模優勢,未來隨着協鑫和天宏瑞科規劃的擴產項目逐步落地投產,顆粒硅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
硅料行業新玩家 技術與資金來源尚存隱憂
憑藉一項百億投資計劃,中來股份成為了多晶硅行業的新玩家。
3月15日,中來股份宣佈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與投資協議》,公司擬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資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為人民幣140億元。
據披露,項目一期擬投建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金額約為43億元,爭取2024年竣工投產。中來股份稱,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於以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或其他融資方式。
中來股份成立於2008年,於2014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主營業務為光伏背板,並在2015年後逐步拓展至高效電池及組件和光伏應用系統,位於光伏產業鏈中下游。此次宣佈的古交項目為中來股份首次佈局上游硅料領域。
深交所隨即向中來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就該投資項目資金來源、對現金流的影響、技術優勢、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等事項進行説明。
據中來股份後續的披露,其多晶硅項目計劃採用硅烷流化牀法工藝,主要技術來源為國內科技企業,該技術來源方從2017年起逐步完成硅烷生產車間和多晶硅裂解車間的建設,並完成了小試和中試。
中來股份尚未披露技術來源方的詳情。而根據公告披露的背景資料,外界猜測中來股份的多晶硅技術來源方或為從事硅烷生產的內蒙古興洋科技有限公司。
5月9日,貝殼財經記者就與中來股份的合作是否屬實致電興洋科技,接電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相關事宜。
除技術來源外,對於此前一度出現質押風險的中來股份而言,高達140億元的大額投資所帶來的資金鍊壓力能否消化,這也是監管與市場關注的焦點。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來股份賬面貨幣資金為26.18億元,實際可支配貨幣資金 4.13億元,相比於硅料項目的投資規模,上市公司目前實際可支配資金金額較小。
在對深交所的回覆中,中來股份稱,計劃將現有的背板、高效電池及組件、光伏應用系統三個業務板塊富餘現金流作為項目投資來源之一。此外,公司還將與太原市政府成立產業基金,並向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貸款、設備融資。
顆粒硅市佔率尚不足5% 彎道超車機會幾何?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當前主流的多晶硅生產技術主要有三氯氫硅西門子法和硅烷流化牀法,產品形態分別為棒狀硅和顆粒硅,其中三氯氫硅西門子法生產工藝相對成熟。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棒狀硅市佔率為95.9%,顆粒硅的市佔率較上一年有所增長,為4.1%。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認為,若顆粒硅的產能進一步擴張,並且隨着生產工藝的改進和下游應用的拓展,市場佔比會進一步提升。
“截至2021年底,顆粒硅產能僅佔國內硅料總產能的5%左右,尚不具備規模優勢,預計短期內顆粒硅和塊狀硅(即棒狀硅破碎後的形態)在下游應用中仍將互為補充。”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工業分會方面在採訪中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隨着協鑫和天宏瑞科規劃的擴產項目逐步落地投產,顆粒硅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
協鑫科技(3800.HK)是以硅烷流化牀法生產顆粒硅的代表企業,今年3月宣佈其國內首個2萬噸級顆粒硅模塊化項目全部投產,且目前仍在持續擴產中。據公司介紹,今年年內徐州、樂山、包頭三地年內均有新項目投產,預計今年底所有硅料產能將達到36萬噸。
有行業意見認為,顆粒硅生產需要持續的技術與資金投入,這也將構成對新入局者的競爭門檻。
據協鑫科技財務數據披露,自2019年起近三年公司研發費用合計為23.07億元,公司稱,預計2022年研發費用將佔到全年營業收入的5%。
中來股份稱,多晶硅項目主要在預計於2025年啓動建設的第二期,隨着產業的發展,多晶硅硅烷流化牀法工藝、 設備等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生產顆粒硅的工藝路線,或者説顆粒硅這一產品和其優勢,正在逐漸獲得更多人的認識,並進而得到認可。”蔣立民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隨着協鑫新產能逐步落地,預期今年年末顆粒硅市佔率有望升至1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聯繫郵箱:zhuyueyi@xjbnews.com
編輯 李夢涵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