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視野】爆炒鋰概念股有道理嗎
近期,蹭上鋰概念的企業成為風險投資基金眼中的“香餑餑”。但是,“鹽湖提鋰”概念也好,“鋰輝石提鋰”概念也罷,歸根結底都要靠上市公司的業績支撐。任何投資都不能脱離行業和企業基本面,就算是鋰電池這樣中長期發展前景向好的領域,也不應透支短期業績、忽視估值泡沫風險。
今年以來,“沾鋰就火”成為A股市場的一大鮮明特點,部分鋰電池業務貢獻很低的上市公司,只要蹭點鋰概念就能一飛沖天。8月份以來,滬深交易所已向多家A股上市公司發出關注函,直擊涉嫌蹭鋰電池概念熱點的不良行為,一些證券公司更是向部分投資者喊話提示風險,參與炒作期間如出現異常交易,可能會被限制交易。
爆炒鋰概念到底有沒有道理?從行業景氣度看,確實有投資的理由。鋰是一種金屬,因其在新型電池領域作用十分重要,一度被視為“白色石油”,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條上重要的上游原材料。開源證券根據目前鋰資源供給與需求測算,儘管國內鋰資源開發加速推進,但鋰資源市場總體仍延續供給緊平衡的態勢,短期供給的增量恐難以滿足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
萬得資訊統計,截至8月26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每噸10.8萬元,較上半年末的每噸8.8萬元上漲逾20%,較今年初的價格上漲逾100%;氫氧化鋰也開啓上漲模式,截至8月26日,電池級氫氧化鋰報價為每噸11.9萬元,較上半年末每噸9.4萬元上漲逾20%,較今年初的價格上漲逾130%。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鋰資源價格上漲,那些蹭上鋰概念的企業成為風險投資基金眼中的“香餑餑”。清科研究中心統計顯示,7月份共有68家中國企業上市,汽車行業位列融資額首位。其中,帶有鋰電池概念的公司斬獲融資額頗豐。
在二級市場,那些“家裏有鋰”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優異,再加上“鹽湖提鋰”“鋰輝石提鋰”“鋰雲母提鋰”等多個版本的“故事”出現,整個鋰電池概念板塊的交易投資呈持續活躍態勢。今年以來,截至8月26日,已有20只鋰電池概念股上漲超過100%,萬得鋰電池指數上漲83.22%,大幅跑贏滬深300、中證500、上證綜指等指數。
但是,“鹽湖提鋰”概念也好,“鋰輝石提鋰”概念也罷,歸根結底都要靠上市公司的業績支撐。目前看,相關公司業績尚未充分兑現,多數公司通過“鹽湖提鋰”實現的業績佔比較低,部分所謂的“鹽湖提鋰”龍頭企業甚至仍處於虧損狀態,或根本未掌握成熟的提鋰技術。
股市反映的短期投資情緒和資金走向,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有關投資者的亢奮狀態,此刻更要注意防控風險。從資金面看,8月23日至8月26日,鋰電池概念指數成分股的成交額、主力資金淨流入額均居各大概念板塊前5位;從估值看,剔除估值為負值的公司,截至8月26日,萬得行業68只鋰電池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已超過250倍,四成公司的估值超過100倍。即便估值“上天”、短期盈利難以支撐估值,但依然有人趨之若鶩。更有券商對相關公司的營業收入“預測”到2060年,這究竟是“看長遠”還是加劇炒作之風呢?
從2007年的爆炒涉礦概念股,到2015年追逐“互聯網+”概念股,再到今年“有鋰便牛”現象,A股市場在增加投資主題的同時,更應該增加一份投資的理性和從容。任何投資都不能脱離行業和企業基本面,就算是鋰電池這樣中長期發展前景向好的領域,也不應透支短期業績、忽視估值泡沫風險,這是鋰概念股投資者應有所悟的道理。(周琳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