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上半年營收微增 應付“實體清單”支出近5000萬
8月21日,科大訊飛發佈2020年上半年業績,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 43.49 億,同比增長 2.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8億元,同比增長36.2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742.5萬元,同比下降76.53%。
科大訊飛在半年報中表示,新冠疫情較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一季度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也影響了收入確認和回款的實現進度。公司預計,受本次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快速形成了各類線上業務的應用習慣,對接更多的快速增長機會,公司全年的經營會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二季度業績反彈明顯
上半年因“實體清單”支出近5000萬元
受疫情影響,科大訊飛今年第一季度出現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季度虧損。一季報顯示,科大訊飛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31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0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虧損達1.35億元,去年同期為3303萬元。
隨着國內疫情受控,科大訊飛的業績在二季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反彈。結合半年報計算,科大訊飛二季度實現營收29.4億元,二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41 億元。
科大訊飛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上半年新增中標合同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 119%。科大訊飛董秘汪濤表示,這相當於二季度將一季度的“坑”填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在半年報中披露,公司受美國“實體清單”事件影響而積極應對並作出調整,相關支出符合非經常性損益標準,總金額達4638.7萬元。可以作為對比的是,2019年年報顯示,科大訊飛去年應對美國“實體清單”支出為7083萬元, 當時科大訊飛表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公司已迅速切換到以國產供應鏈為主的非美供應鏈體系,業務運營未受到重大影響。
此外,科大訊飛收到的政府補助也較往年有所減少。半年報顯示,科大訊飛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1.175億元,而2019年和2018年則為4.12億元和2.76億元。
疫情成雙刃劍,To C 業務佔比近四成
對於科大訊飛而言,此次受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兩極:上半年公司智慧城市、政法業務、汽車領域的收入跌幅明顯,智能硬件的收入同比增長只有1.58%;與此同時,科大訊飛的教育和醫療業務出現較高的增長,二者的增速分別達35%和665%。
因疫情關係,科大訊飛的項目交付、驗收和回款工作有所延遲,公司上半年的應收賬款較期初增長 34.52%。汪濤表示,隨着公司二季度交付工作逐步恢復正常,相信全年的回款會保持健康的狀態。“大家也看到我們去年的回款,前兩個季度也都是去年的現金流,前兩個季度也是負的,但在全年我們變成十幾億的正向現金。今年我們整體判斷應該説對回款工作的管理,我看還是有信心的。”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消費者賽道中間的翻譯機,它的主要目標人羣是出國人羣,基本上斷崖式下跌,翻譯機基本上就沒什麼銷量了。”汪濤解釋,6•18期間公司的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40%,除翻譯機外的其他硬件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
智能硬件是科大訊飛To C業務的營收主力,半年報顯示To C 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6.35 億,在整體營收中佔比達 37.59%,略高於去年全年的35.96%;實現毛利 7.82 億,To C 業務毛利佔比達 39.24%。
而科大訊飛的To B業務多與政府項目相關,有券商分析師對此提問稱,今年政府的財政比較緊張,甚至有部分項目需要降費,這是否會對今年下半年To B業務下游的需求造成壓力。科大訊飛CFO段大為則表示,雖然政府有一定的財政壓力,但同時也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基建領域加大投入,因此對To B業務的前景仍持樂觀態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陸一夫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