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為什麼還在創業?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編輯:向小園,創業邦經授權轉載,頭圖來源圖蟲創業邦
“無風可乘、無浪可借”,2022年,被很多人認為是創業最難的年份。
這一年,疫情反覆,國際局勢動盪,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通道,消費意願低迷,捂緊口袋成為了市場的一致選擇。
曾經靠PPT就能融資、全民創業熱情高漲的年代已經過去。2022年,投資人熱情退卻,唯一還在瘋狂下注的賽道似乎只剩下了硬科技,但這一賽道的另一面是門檻高,非專業背景者難以進入。
2022年,市場幾乎沒有跑出一個公認的黑馬公司,也少了很多傳奇的創業故事。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個年頭,創業幾乎沒有利好。即便如此,在大多數人開始接受“不投資就相當於賺錢”的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在近兩年主動走上創業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與四位創業者溝通後,深燃發現,他們選擇的賽道都不是當下一線投資機構瘋搶的賽道,有的在做消費創業、有人做的是to B的SaaS系統、有人在做直播帶貨。創業不具備天時地利,但這些創業者相信,在絕大多數人畏首畏尾的時候創業,正是打地基的時候,正所謂“別人恐懼我貪婪”。
在不確定性持續疊加的2022年,這些創業者更加明白,創業有風險,變化是常態,只有挺過了苦日子,才有可能迎來爆發期,他們都相信自己會是那個最後跑出來的“厲害角色”。
離開大廠、副業轉正,創業者在想什麼?徐沐和阿賽都是今年年中從互聯網大廠離職後,開啓了創業之路。徐沐盯上了數字化改革的大趨勢,做的是to B的SaaS系統,阿賽選擇在短視頻平台做直播電商。
創業之前,他們也曾受到無數勸阻,也聽到過諸如“你瘋了,2022年還創業”等類似的不解,更深知,2022年的大環境不適合創業。
今年上半年,大廠裁員此起彼伏,降本增效成了許多互聯網公司的關鍵詞。過去一年,作為曾經的大廠程序員,徐沐眼看着公司裏同行的夥伴越來越少。
阿賽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心態開始波動。儘管他和徐沐都沒有被列入裁員名單,但相較於“苟在大廠”求穩,他們覺得是時候出來創業了。這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蓄謀已久”。
徐沐和阿賽今年都是26歲,從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他們就打定主意將來要走創業的路。也因此,過去四年的大廠經歷,都是在為創業做積累。
今年,當獵頭朋友告訴徐沐,“現在超過32歲的簡歷,甲方是不收的”,他就知道,必須要加速出來了,“90%的程序員都面臨35歲這道坎,現在這道坎已經前置到32歲了,我離這個坎兒已經很近。”
徐沐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選賽道、找合夥人、見投資人。等真正辭職創業時,他已經做好了市場調研,定好了方向,而且核心團隊已經搭建完畢。
做了多年電商平台小二的阿賽,認為自己對賽道已經非常熟悉,選擇此時創業,是因為他判斷今年是短視頻直播電商的紅利期,而下半年幾乎每個月都有大的電商節點,直播電商競爭激烈,如果今年不創業,就要再等一年。
在過去一年裏,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朱聚鵬接觸了七八位計劃或已經從大廠離職創業的人,他提到,大廠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能夠提供大量上行通道。當天花板顯現時,很多大廠人會覺得,在大廠捲來捲去反而是一種消耗,倒不如自己出來做點事情。選定了細分垂類賽道,靠着之前的資源積累,也並非沒有機會。
王楠和李騰去年下半年開始創業,下場更早一些。當時市場轉冷的跡象就已經出現,教育、地產等行業監管趨嚴,消費領域估值倒掛嚴重,一級市場的投資開始謹慎出手,中概股赴美上市遇冷、大廠已經出現過冬信號。
即便如此,王楠和李騰還是選擇了消費領域。王楠從興趣出發,創立了輕珠寶品牌Glow&Flow(光流湧動)。李騰則是在新式茶飲裏確定了椰子飲品的細分賽道,創立了椰子飲品品牌COCO ISLE。
從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畢業,王楠先是在消費投資領域積攢了幾年經驗,逐漸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2016年起,她就開始憑着興趣愛好做自媒體,業餘時間寫公眾號、發小紅書、做抖音。她逐漸發現,副業相關的品牌運營,才是她喜歡又擅長的事。裸辭之前,她就在“盤市場”、選賽道。
一般而言,創業者理性選賽道的方式是,會先看大盤,篩出一個市場增速快、品牌集中度低,能夠有機會快速跑出頭部品牌的賽道。但做消費投資多年的王楠想打破常規,“第一次創業,還是打算從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入手”。
王楠對服裝和配飾有濃厚興趣,加上在讀MBA時,遇見了一位合夥人,曾從事過多年的珠寶品類品牌運營,也有珠寶供應商的資源。於是,她去年9月裸辭,10月就開啓了輕珠寶創業。
00後李騰去年決定創業時,選擇了新式茶飲這個當時風口浪尖上的賽道。這並非他第一次創業,上大一時,李騰就開過酒吧,到大四時,他去消費品公司實習後才明白,創業更能做出一番事業,也更適合自己。
創業很難,但對於這些創業者而言,All in創業是當下人生階段最好的選擇。
在“最難的年份”下場,是禍還是福?幾乎每一位創業者,都能感受到創業環境變了,而宏觀經濟環境和融資環境的變化,也讓2022年的創業者,多了幾分悲壯。
環境的變化,給創業者們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是業務量的降低。縮減開支、降低成本成了首要目標。
原本,王楠和合夥人制定的年度目標是,追上競品的銷售額。但她發現,今年上半年,疫情之下,人們的消費意願持續走低,而珠寶對於很多人而言不是剛需,尤其是今年618,原本的銷售旺季,今年卻十分慘淡。
王楠預計,今年只能實現目標的30%左右,“我們的目標制定得過於激進,即便拋開上半年的疫情影響,目標也就能達成50%”。
創業以來,為了縮減開支,王楠能請外包團隊來完成的工作,就絕不招人。但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比如外包團隊“撂挑子不幹”、新品上線前一天外包團隊突然要求漲價等。她作為創業者,能做的就是隨機應變。
這一點,李騰也感同身受。他原本制定的2022年計劃是快速鋪開線下店,完成A輪融資。但北京新開的線下店,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歇業了三個月。原本,他還抱着“市場不景氣,更應當加倉抄底”的想法。好在,投資方的建議是及時止損,“2022年,最好不要過度擴張,要謹慎行事”。
擴張計劃不太樂觀,融資環境也愈發嚴峻。李騰的項目在快速獲得天使輪融資後,A輪、B輪融資就不再那麼順利了。
李騰告訴深燃,曾經拿融資、快速在線下跑規模的計劃,在去年做市場調研、接觸投資人時,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但沒有想到形勢變得很快。今年上半年,李騰幾乎把一線VC見了一遍,但結果是,“一線投資機構對於消費領域的關注在下降,願意投資我們項目的很少,即便是有點意向的,估值也會壓得很低,現在並不是融資的好時機”。
今年上半年,投資機構紛紛裁減消費線口,壓縮消費投資的份額,已經不是新鮮事。一位消費投資人對深燃表示,即便自己所在的基金是專門看消費的,但在當前的環境下,出手也變得非常謹慎。
無奈之下,李騰只能放緩開店計劃,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賬上現有資金。原本計劃2022年開上百家店、再放開加盟的李騰,現如今,全國線下店只開了五六家。
徐沐在創業時,也同樣感受了融資艱難。他的創業方向是做to B的自研SaaS系統,這意味着需要研發人員的長期投入,要在一年左右才能有所進展。他原本設想,如果能夠獲得融資,創業第一年可以讓一個小團隊專注搞研發。
當他去見投資人時發現,“現在的環境下,產品沒有做出來之前就想拿到融資,是非常困難的”。沒拿到融資的他,只好重新搭建了一個團隊,專門接一些外包項目,以此來養活研發團隊。“現在首要考慮的,就是生存下去”。
當然,低谷期對於創業者而言並非全是劣勢。據朱聚鵬觀察,在一些特定的區域和賽道,現在的環境下,辦公成本和人力成本能夠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多位創業者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徐沐告訴深燃,招聘時,很多程序員願意接受30%的降薪入職。李騰也提到,受疫情影響,一些地區的房租也在下降,比如,重慶線下店的租金,相較去年下降了20%左右。
做最周全的考慮,想到最壞的結果經歷過四五年前“全民創業熱潮”的人,見證過彼時的瘋狂。那時,投資熱潮下,創業者們只要有新想法、新模式,拿着商業計劃書就可以開始創業。那時還是移動互聯網的黃金創業期,資本追捧的新風口,最後往往都會留下“頭號玩家”。
一位連續創業者提到,2017年就像是互聯網創業史的一個轉折點,O2O是互聯網時代最後的瘋狂,共享單車的最後結局是一地雞毛,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贏家。從這之後,降本增效就漸漸成了大廠的關鍵詞,資本對互聯網的模式創新也熱情不再。
進入2022年,從融資環境來看,創投圈已經全面進軍硬科技,但半年多過去,似乎只剩下新能源項目還處於火爆階段,就連半導體芯片也無法延續去年的火熱。
有些人或許是出於無奈最後選擇創業,但朱聚鵬提到,近兩年內開始創業的人,很多都屬於務實派,都是在職期間就做好了規劃,搭建好了核心創業團隊,計算好了各種成本開支,在創業初期一到兩年內,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運營,即便失敗也承擔得起最壞的結果,考慮周全後才走上創業這條路。
創業的另一面是高風險。而在早期第一步,創業者們要做好的心理準備,就是收入大幅縮減。
在早期,王楠和合夥人就先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早期的供應鏈,團隊的人員開支、外包團隊的費用等等。時至今日,王楠表示,也只能保持基本的盈虧平衡,但要繼續拓展渠道矩陣,通過短視頻做營銷,還需要大量支出。“要實現裸辭之前的收入,還非常遙遠。”
徐沐也是如此,現有公司的收入都用在了員工工資和場地費用上。不過,他比較慶幸自己還沒有到“上有老下有下”、處處受掣肘的中年時期,即便自己揹着房貸,但金額在可承受範圍內,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底氣才敢創業。
王楠還提到,創業第一年,往往是創業公司們調整定位的一年。
很多創業者會覺得,調整定位,可能會違背初心,但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每個創業者都必須不斷求變、試錯和調整。就像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説的,創業就是剛開始做A,最後做成了B,然後有一天在C成功,但是也許你會在D變得偉大。已經下定決心要創業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設限。
創業者們今年最大的調整,就是放緩腳步,維穩為主。
阿賽告訴深燃,從上班族轉為創業者,最看重的就是“穩”,所以前期會更多關注創業整體的抗風險性,選擇的細分賽道也不會太激進。李騰提到,消費創業者們把重心放在了供應鏈基礎的打造上,他自己的情況是,儘管在國內線下短時間內難以鋪開,但公司已經在東南亞承包了種植園、種植椰子,希望等到時機來臨時,能夠快速跑起來。
拋開外部環境,從這些創業者各自的人生規劃層面來看,創業這一步,必須要邁出去,而2022年的創業者們,一入商海便是深潛。但是,“不浪費每一次危機”,儘管這條路上會遇到各種困難、意外和阻礙,但只有先上路,才能持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徐沐、阿賽化名。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