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通脹恐成新常態 投資者該如何對沖?
智通財經APP獲悉,由於極端天氣、俄烏衝突和保護主義抬頭推高了食品價格,本季度農業股表現優於全球大盤。一些投資者認為,投資對該行業可以很好地對沖通脹。
根據彙編數據顯示,自7月初以來,一項追蹤特定農業生產商總回報的指數的表現比更廣泛的MCSI全球指數高出約3個百分點。食品行業表現優異,一項衡量食品大宗商品價格的指標上月創下16個月來最大漲幅。
Union Bancaire Privee駐日內瓦能源轉型投資專家Marc Elliott表示,建議將部分風險敞口投向食品股,就像通常對石油類股所做的那樣,作為一種保險。“投資農產品也許是對沖氣候變化和某些地緣政治風險的好方法。”
當前,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包括歐洲和中國的暴雨、泰國異常乾旱的天氣、俄羅斯決定取消與烏克蘭的糧食協議,以及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
並且,還有很多理由認為價格將繼續攀升。根據世界經濟論壇1月份發佈的《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糧食供應危機是今年全球面臨的四大威脅之一。
盛寶銀行駐哥本哈根股票策略主管Peter Garnry表示:“隨着天氣模式變得更加不穩定,我們的觀點是,食品價格將繼續以比過去幾十年更快的速度上漲。”他表示,該行業的前景依然樂觀,甚至收購也將加速。
機械、化肥
Lombard Odier Investment Managers表示,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受益者將是生產設備和化肥等農業投入的公司。
倫敦Lombard Odier負責新食品系統的基金經理Conor Walsh表示,農民一直是軟性商品通脹的贏家,並且,他們渴望升級設備。“像迪爾股份(DE.US)、愛科集團(AGCO.US)和凱斯紐(CNHI.US)這樣的公司在這種環境下都處於有利地位。”
他還表示,長期趨勢也有利於該行業。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00億,我們需要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來滿足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股票市場開始看到旨在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可持續性的領域出現增長的早期跡象。”
食品生產商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表示,它青睞與食品生產和交易相關的股票,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股票在將通脹轉嫁給客户方面做得很好。
法國巴黎銀行資管駐香港的亞洲和大中華區股票投資專家Minyue Liu表示,具體而言,亞洲生產商“應該會從原材料價格上漲中受益”。
她表示,與此同時,投資者也應該意識到,政府可能會介入控制價格,而食品通脹可能會抑制產量增長,出口可能會受到限制。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為了保護國內供應,於7月禁止了幾種主要大米的出口。這推高了糧食在國外的價格,加劇了全球糧食市場的緊張局勢。貿易商擔心,下一個面臨出口限制的可能將是糖。
一些可能受益於糧價上漲的食品交易類股票包括澳大利亞的GrainCorp Ltd.(GRCLF.US)、新加坡上市的豐益國際集團、印度的Shree Renuka Sugars Ltd.和大米生產商KRBL Ltd.。
超市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表示,其他將從食品通脹中獲利的公司可能是超市和折扣零售商。
這家倫敦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Stephen Payne表示:“由於購物者不得不讓有限的預算花得更多,降價將成為行業的一個特徵。”他表示,這讓超市、自有品牌製造商和折扣零售商的“自有品牌的利潤率高於品牌銷售額”。
他表示,Janus Henderson持有在倫敦上市的B&M European Value Retail SA和英國肉類供應商Cranswick Plc的股份,以此受益於消費者轉向低價產品的趨勢。
在一項食品零售商指數中,土耳其的BIM Birlesik Magazalar AS、俄羅斯的Magnit PJSC SA和葡萄牙的Jeronimo Martins SGPS SA等折扣連鎖店今年的漲幅均超過15%,躋身表現最佳的行列。
食品和飲料生產商
摩根大通表示,在食品價格上漲的新形勢下,一些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飲料生產商或許也能跑贏同行。
“糧食不安全是‘新常態’,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預示着危機的反覆出現和食品通脹的結構性上升,”包括Joyce Chang在內的摩根大通駐紐約策略師在本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報告稱,摩根大通予以百事可樂(PEP.US)、Hostess Brands(TWNK.US)和億滋(MDLZ.US)“增持”評級,並認為這些公司“能夠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速度調整可持續增長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