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ETF同質化嚴重 挑選產品力求精細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財經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發展,同質化已相當明顯。而基金公司還在瞄準同一主題上報同類產品。

Wind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有近70只ETF上報,其中,主題ETF有29只,其次是寬基ETF,有16只;8月以來又有近20只ETF申報。

按申報ETF產品的標的指數來看,科創創業50指數ETF最為熱門,新申報的產品中共有14只,均以科創創業50指數為標的;其次是中證儲能產業和中證電池主題,新申報的產品數量分別8只和4只。

對於ETF扎推申報同一主題現象,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ETF扎堆申報是行業發展到當前階段的正常現象,任何一個有明確發展前景的行業初期都會出現很多參與者。ETF這個賽道目前還處於發展初期,未來成長空間巨大,這個結論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很多基金公司都想參與進來。這種競爭帶給投資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基金公司也會力爭給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整體上對於投資者而言還是有利的。

上海證券基金分析師李柯柯表示,ETF獲取的是市場或行業平均收益,可以讓投資者在分享主題長期投資價值的同時,分散個股風險。尤其今年市場呈現個股波動大、結構性機會明顯的特點,部分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業績亮眼,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在賺錢效應下,基金公司自然會扎堆申報同類產品。

如何在同質化的ETF中挑選適合的產品呢?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建議,選擇ETF,流動性是要最先考慮的要素。流動性好的產品,衝擊成本比較小。“如果一個ETF流動性不好,客户可能要高掛千一千二的價格才能買入,賣出時則要低掛千三千四的價格才能賣出,如此交易幾次收益就會被衝擊成本的損耗侵蝕掉。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關注基金公司之間的差異,基金公司的實力、對流動性的維護程度,以及公司其他產品是否出過風險事件,ETF是否能夠參與新股申購等等。

柳軍認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產品的標準應該是多元化的、個性化的,沒有統一的規範。比如選擇ETF,注重細節的投資者可以依據更為客觀的標準來選擇產品,如規模、流動性、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等。而相對更主觀的投資者,根據公司品牌或者服務質量來選擇產品也未嘗不可。

對於跟蹤同一主題指數的ETF,李柯柯建議投資者應首先關注標的指數的編制方式、成分股篩選規則等,先對指數質量進行評估;然後對基金產品的規模、流動性、跟蹤誤差、費率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選擇風險收益特徵與自身相匹配的基金產品。對於新發ETF,則需要重點關注公司管理ETF的經驗和歷史管理效果。此外,投資者也可依託公募基金評價機構的數據去挑選,降低產品選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