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劉旭:深度研究 把握企業長期價值

  劉旭,管理學碩士。2009年至2010年在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任審計師,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任廣發證券研究所研究員。2013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股票投資部副總監,併兼任大成高新技術產業等基金的基金經理。

  “能夠滿足客户的真實需求,且只有他能滿足,這就是優秀的投資機會。”這是大成基金劉旭對於企業分析的最新思考。

  在多年的投研經驗中,劉旭始終堅持“以發現優秀的公司和投資機會為目標去分配精力,儘量減少交易性操作,認真基於影響企業長期價值的因素去研究和分析,以有積累的方式進步和成長。”

  業績是理念最好的證明。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自2015年任職以來,劉旭組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達9.52%,在目前全市場超過2000名的基金經理中排名第256位(前12%),在任職期5年的1617名基金經理中排名第228位(前15%)。

  從規模來看,劉旭管理的公募基金組合2019年底超過41億元,其中,劉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術產業在2019年榮獲中國證券報頒發的“三年期開放式股票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獎項。由劉旭擬任基金經理的大成睿裕6個月持有期股票基金,已於5月20日起發行。

  找到“只有他能做”的公司

  “精選個股,長期持有”八個字是形容劉旭投資的最好註釋。

  劉旭重視選股,始終將企業長期價值中樞作為個股選擇的主要依據。談到自身的選股標準,他表示主要有三大要素:

  第一,在商業模式方面,關注企業的產品如何為客户創造價值,以及這個價值創造的過程能否有匹配的現金流或其他財務指標得到滿足。

  第二,在企業競爭優勢分析中,判斷哪些企業行為是建立在符合其商業模式要求的方向上,只有在這個方向上構築的與對手差異化的優勢才能稱之為壁壘。競爭優勢要清晰顯著可辨認。

  第三,針對行業天花板,即需求側角度,關注量價兩方面構成的企業成長期空間,辯證地看待二者之間的關係,需要健康的增長。

  “圍繞客户需求來分析商業模式,圍繞商業模式來分析競爭優勢。能夠滿足客户真實需求,且只有他能滿足,這就是好的機會”。劉旭強調,這也是他最新的思考。

  同時,劉旭指出,在很多看似沒那麼好的行業中,如果做得足夠優秀,也可以出現很牛的公司。即使是服裝代工行業,也可以出現長期大牛股。因為抓住客户的需求很難,而如果只有這一家企業能真正能夠滿足,那麼這樣的企業就值得投資。

  這也與“護城河”的概念相關。劉旭坦言,對於壁壘的建立,每個企業都不一樣,必須因地制宜地分析。一般而言,可以劃分為產品、品牌、成本、運營、渠道、資源壟斷,以及客户的切換成本等等,每一環節都有可能形成較高的壁壘。

  在國內,很多行業實際比拼的是性價比,如果產品稍微降價,就會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由此,在簡單的價格競爭面前,企業能夠滿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以及唯一性至關重要。

  2C的行業,優勢可能更多集中於“品牌 渠道”;2B行業的客户比較穩定,但如果只有你才能做的時候,才會形成真正的壁壘。

  例如在一些高端製造業中,產品本身涉及很多基礎科學的研究積累,別人可能花幾十年時間也難以超越,那麼產品本身就存在天然的“護城河”。

  對於消費品而言,品牌肯定最為重要。如果回溯去分析品牌如何形成,有可能是企業在渠道上下了工夫,也有可能是在廣告上俘獲了客户的心。

  而對於部分週期品來説,本質上就是成本的競爭,有些企業的成本就是非常低,同業可能打破頭也沒法擁有那麼低的成本。

  “明確客户需求,找到有且只有他的公司,至關重要。”劉旭反覆強調。

  建立投資框架具備遠見能力

  回顧歷史表現,劉旭的組合展現了長期業績的穩健性。諸多長期重倉的標的,迄今已經收穫了不菲的收益。

  具備遠見,是劉旭投資一直追求的目標。

  他坦言,許多現在看來優質的企業,如果回到十年前他入行時來看,只是一家小企業。而如果在那時候投資者具備遠見,能夠洞悉其未來的成長,需要做的就是買入並持有。

  例如某家電龍頭和某汽車玻璃企業,覆盤來看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按照成熟的分析框架來看,偉大企業的端倪其實早已顯露。

  但遺憾的是,現在覆盤來看,很多似乎清晰可見的例子,真正在早期具備分析能力與堅定持有勇氣的人並不多。

  在劉旭心中,是否具備遠見,是由研究的深淺所決定的。“只有對於公司真正深入的瞭解,才能夠挖掘其中的價值,明白其長期價值中樞所在。”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五年的公募基金投資,劉旭更加明白,擁有成熟的投資框架的重要性。“不同的細分行業,擁有不同的關鍵點,所以你的分析框架很重要。”

  明確企業的本質,針對不同行業的細分機會,優秀的投資者會在心中建立起特定的分析框架,通過一次次調研與實操,深入體會,不斷打磨。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判斷出企業的長期價值。劉旭的組合優異業績的背後,也正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框架的過程,而這也最終形成了基金經理自身的“護城河”,即能力圈。

  “低換手率,長期持有,集中持倉”一直是劉旭組合的特徵之一,最長持有的股票甚至超過4年,而前十大股票的倉位也往往較集中。

  實際上,能夠把握住好公司的優秀基金經理,並不會花太多時間與精力去考慮所謂“賣點”。劉旭表示,他更願意把精力集中在發現卓越的公司和投資機會上。

  對於集中持有或許會導致的波動,在劉旭看來,控制風險的根本在於對每隻股票都進行過認真研究。如果深入瞭解了公司品質的優劣,那麼在組合構建時就已經對風險點有所知悉,而與組合的分散或集中關係不大。如果要分散持倉,那麼有精力研究每一個企業也可以。然而,往往過度分散之後,投資者卻很難有精力深入覆蓋所有標的。

  仔細觀察劉旭的投資組合不難發現,他持有的股票都呈現低估值的偏好。

  “我之所以會傾向於低估值企業,是因為我認為在這個估值上,我更容易理解這家企業。”劉旭坦言,如果他對一家企業理解足夠深刻,能夠理解高估值背後的深層邏輯,那麼也一定會在看似高位時選擇買入。只不過以目前水平來看,十幾倍二十幾倍的公司對他而言,更容易把握。

  在劉旭心中,企業的品質始終是最重要的,而非簡單的安全邊際考量。他始終強調,理解的深度決定了投資者是否明白企業真正好在哪裏,而非簡單地為了追高而追高,從而買入自己不理解但是熱門的公司。

  “我希望我的客户為我的能力付費,而不是運氣。”這是劉旭眼中,作為基金經理的任職標準。他與客户交流時也表示,如果選擇購買他的基金產品,無論賺錢虧錢,一定是因為自己的水平,而非是某次操作,或者某個時點的運氣。可以確保的是,如果將時間拉到更長維度,自身的水平一定是在不斷提高的。劉旭認為,五年基金經理的投資經歷只是剛剛起步,未來他會不斷積累,不斷進步。

  一些好公司並不算貴

  鮮少觀察市場牛熊波動,專注於公司品質本身,從長期維度來進行價值判斷,是劉旭投資的一貫方式。

  那麼,從大的宏觀背景出發,國內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是否可以認為企業整體發展格局已經趨於既定?劉旭並不這麼認為。他表示,在一些相對傳統的老行業中,經濟體系是比較確定的,但新的行業還尚未可知,未來可能還會面臨很大變化。就像幾年前,市場上也很少有人預料到拼多多今日頭條的出現,對此,他也在積極拓展自己對於科技新興領域的能力圈。

  劉旭認為,單純緊握核心資產也是不夠的,原因在於核心資產內部也會慢慢分化。有的企業隨着產業發展與時間推移,其價值更加凸顯。同時,也會有慢慢被時代淘汰的產業與公司。

  “一個公司究竟能不能長期持有,取決於它是否能夠持續滿足客户的真實需求。”劉旭強調。回到投資本身,就考驗着基金經理研究能力能否不斷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由劉旭擬任基金經理的大成睿裕6個月持有期基金已經於5月20日起正式發行。這隻新產品在投資思路上會延續劉旭長期以來價值投資的風格,但在設計上別具匠心:6個月的持有期,與劉旭的價值投資風格更加匹配,可以讓持有人省心,而基金經理則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

  對於點位擇時,劉旭幾乎從不做判斷,他認為短期沒那麼重要。但從單個公司的角度出發,劉旭認為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優質企業並不算貴,長期持有問題不大”。

  “今年市場的流動性十分充裕,對於股市而言是利好。”談到市場當前的積極因素,劉旭説。

  他同時表示,當前階段,過去的各類紅利已經漸漸吃完,未來社會整體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其中關鍵一點,是各行各業能否再孕育出更多偉大的公司,而基金經理的責任,就是找到這些公司。

  市場上不少人擔心,在目前環境下,有海外訂單或業務的企業會受到影響。劉旭指出,擁有海外客户訂單,一定程度上説明企業產品品質受到全球範圍內的認可。真正會受到影響的,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如果這個產品只有你能做,或者你的成本始終最低,那麼客户該用還是得用,長期來看影響不大。”劉旭表示,到最後仍然還是產品競爭力的較量。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07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成基金劉旭:深度研究 把握企業長期價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