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華:海上風電助力疫後綠色復甦

人民網倫敦2月3日電 (

餘穎、白天行

)加快清潔能源發展,推動能源轉型,實現疫後綠色經濟復甦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英國風電發展經驗有哪些值得中國借鑑?中英將怎麼推進風能領域技術合作?近日人民網記者以視頻連線形式專訪了英國海上可再生能源中心(ORE Catapult)應用研究總監黃宗華博士。被疫情困在英國家裏近十個月,他和他的團隊架起空中溝通合作橋樑,將英國的風電技術和服務與中國海上風電市場結合,力促中英海上風電合作,推動和加速淨零碳轉型。他認為,疫情雖然使國際合作加大了困難,但疫後經濟復甦大方向將是綠色低碳,對推動綠色新能源帶來很好的機會。

黃宗華:海上風電助力疫後綠色復甦

黃宗華博士接受人民網英國的專訪

推動下一代海上風電技術

人民網:據瞭解, 到2030 年,預計海上風能將產生英國總電力需求的三分之以,英國用海上風電為英國所有家庭提供電力,請問如何逐步來實現這一計劃?有哪些政策支持海上風電發展?

黃宗華:目前英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接近11GW,英國2020年推出了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 其中承諾2030年將實現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40GW。也可以説,接下來的九年多時間,每個星期必須安裝五六台風機,這是一項非常挑戰的工作。英國的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預測屆時風電裝機容量將至少要達80GW。

英國推出許多舉措來推動這些目標的實現,包括去年底推出了“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2019年發起的“英國海上風電行業新政” 等。為了支持低碳發電,英國政府自2015年開始實施差價(CfD)分配競標,今年將啓動第四輪差價合約拍賣授予,預計將分配12GW的可再生能源的配額。英國政府將會投入資金來補貼產業鏈的創新與發展,差價合約協議將持續到2030年,為風電行業提供十年穩定的政策以及25年合約的承諾。

人民網:英國國家再生能源創新和中心在推動海上風電實現碳減排中的角色定位又是什麼?將如何促進中英風電領域的合作?

黃宗華:我們的使命就是加強創新能力,推動下一代海上風能技術的發展,很多可以説是為未來鋪路,在測試方面提升風機可靠性,通過多方面的技術創新來加強風場整體的運作以及降低全壽命週期的維護需求,同時我們也推出多維度的創新與加速計劃,來整合資源加速企業以及整體產業鏈的發展。英國上有着千家風電企業很多已經在風電領域有着多年的成功運作,我們將帶領英國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加深與中方的合作,包括與中方政府單位,研究機構和海上風電企業的合作,推動和加速淨零碳轉型,促進綠色增長,實現疫後綠色經濟復甦。

2015年10月,經中國國家能源局和英國氣候能源部的共同推動,在第四屆中英能源部長對話期間,雙方產業界成立了中英海上風電產業合作指導委員會(IAG),旨在從“創新、產業化、信息共享”三方面全面推進兩國海上風電產業合作,我們計劃將主持2021年的中英能源峯會對話,更紮實地推動雙方合作。再例如,我們與啓迪控股共同建立在山東煙台的啓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TORC)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合作機制模式。

未來看好大灣區機會


黃宗華:海上風電助力疫後綠色復甦

英國海上可再生能源中心100米室內葉片測試設施

人民網:目前“啓迪中英海洋科技研究院”(TORC)在山東煙台推進的情況如何 ?

黃宗華 :受疫情影響,雖然我們真正在兩國相續鎖國前的運作也就只有六七個月,煙台、北京、蘇格蘭、英格蘭的四方團隊保持線上方式運作,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目前TORC已經和30多家英國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為這些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英國公司提供戰略和支持服務,最近的一個例子是TORC與英國能源技術合作夥伴(ETP)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些公司的新技術正通過TORC進入中國風電市場,比如Anakata Wind Power Resources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風機葉片設計企業,他們近來與國內簽訂了多份合同。不可否認的困難是,中英企業在對接中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大家磨合的時間相對比較長,TORC除了研發以及技術支持以外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引入的英國企業更好落地中國,以及中國的企業進入英國的風電市場。

人民網:新的一年,TORC有什麼新的計劃?

黃宗華:計劃與啓迪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設立辦公室,來擴大服務範圍和提升輻射能力。我們將把大灣區看作令人激動的試點地區,英國企業可以在這裏探索機會,深入中國南部的海上風電事業。

我們還在加快與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丁副院長,哈爾濱工程大學煙台研究生院的Lars教授,中國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的催副主任開展聯合研究項目,與清華大學探討儲能技術領域的合作,以及與三峽集團、中集來福士、運達風電等企業探討進一步的合作。

雖然疫情限制了國際間合作的機會,但相信未來經濟復甦也為能源行業的綠色增長提供了巨大機會。我認為,TORC在煙台高新區的探索實踐,對促進山東海上風能和海洋技術,以及實現山東省能源轉型目標都有積極意義。希望繼續得到國內政府對TORC以及英國科技創新企業穩定的支持,擴大兩國企業合作。

技術創新推動全產業鏈增效

人民網:近年來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迅速,產業已經進入規模化發展,對於未來的前景您怎麼看?

黃宗華:中國海上風電新能源的發展速度之快和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預計中國將在未來1-2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2030年中國和英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佔全球的一半以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80-200GW。

在此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海上風電製造業開發商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都要持續創新,以推動全產業鏈的增效。比如怎麼研發針對海上風電持續擴展容量的新技術?怎麼通過新材料的應用來降低風機的整體重量?怎麼提高量產率,加快風機的生產速度?怎麼提高風機大型零部件的可再循環或者回收率?怎麼通過健康檢測以及測試來提高風機的可靠性?一個風機裝好了,前幾年年沒問題,接下來的25年都要頻繁的維護,那資金成本肯定不能降下來。這些都是我們中心正在研發的技術重點。

人民網:去年中國設立逐步取消對新建海上風電場的補貼的目標,這使得剛進入商業化階段不久的海上風電承受巨大壓力,其實兩國風電項目都面臨類似挑戰,在應對路徑上您有什麼建議?

黃宗華:現在這種情況壓力是非常大,英國的海上風電競標價幾年時間從99.7英鎊每兆瓦小時降到如今的39.65英鎊每兆瓦小時。這個過程經過了很多磨練,所以我相信英國整體風電產業鏈的發展經驗可以為中國風電企業起到一個借鏡的作用,通過技術創新降本增效,來實現平價,讓人們用上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為了實現向政府零補貼的過渡,風電產業以及相關單位需要考慮以下幾點:保證政策的連續性;更好的做到降低資金成本;實現更好的容量係數;提高風機的發電技術,比如每颱風機發電量、風機安裝數量、維護次數都是考慮因素;實現更靈活的電網調控;以及達到環境的可持續性,風電設備的建設可不能破壞當地海洋生態環境等。

人民網:正如你所説,只有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才能讓人們更多的用上可再生能源。對清潔能源綠色發展您又有怎樣的未來展望?

黃宗華 :海上風電的發展潛力和對後疫情時代綠色經濟復甦的積極推動已經引起全球關注,在未來領跑淨零碳的時代,海上風能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和空間。同時,英國政府提出的“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中專門提到海上風能和氫能的計劃。海上風能和氫氣儲能未來可以應用在公共交通、航空等必須要脱碳的行業,代替現在使用的天然氣和石油。未來能源系統的兩個主要驅動力就是“電氣化”加“氫化”。我個人認為,電氣化加氫化一定是將來發展的大趨勢,通過發電、用電和儲電的聯合,形成多矢量能源系統的運作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3 字。

轉載請註明: 黃宗華:海上風電助力疫後綠色復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