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北、上、蘇、浙,成為募資、投資、退出聚集地。
鈦媒體作者丨鈦媒體創投家
馬太效應愈發明顯,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七成投資金額,八成投資數量,匯聚於廣、北、上、蘇、浙五城。
鈦媒體創投家通過TMTBase、CVSource投中數據、天眼查、執中ZERONE、公開數據等渠道,從募資、投資、退出三個維度繪製了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全貌。
募資篇:總募資數量同比增長33%,總募資金額同比下降6%,母基金、地方引導基金遍地開花,呈現區縣下沉現象。
投資篇:早期投資數量佔據半壁江山,大額投資頻出;IT及信息化、製造業、醫療健康賽道持續火熱。
退出篇:深創投斬獲IPO最多,科創板成為上市熱門板塊。
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基金數量共計4683支,同比去年2021年上半年增長33%;募資規模共計2282億美元,同比下降6%,下降幅度較小,值得關注的是單筆募資規模同比下降了32%。
總募資規模變化不大,新募基金數量持續增長,單筆募資規模並未出現明顯增長趨勢。2022年Q1募資規模50億元及以上的大額基金僅15支,其它為募集規模小於1億元的基金佔比58.4%。由此可見,單一項目基金已然成為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之中不容小覷的力量。
2022年上半年私募股權市場母基金、引導基金成為主流,市場化投資機構變身跟隨者。據不完全統計,1-6月全國引導基金及母基金合計新成立近百支,產業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在國家及各地方政府支持下呈現遍地開花,區縣下沉現象。
機構方面,2022年上半年共計2045家機構參與新基金設立,70%的機構設立了1支基金,僅5%的機構設立多支基金。
2022年上半年多地方設立了主題鮮明的專業化母基金,包括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引導、新型產業發展、綠色發展等,再通過投資子基金吸納優質項目招商落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形成產業集羣效應。
政府引導基金的主要功能已經從單純實現資金放大,結合專業、產業引導以實施國家相關政策的方向轉變。母基金對於發展經濟起到行之有效的手段,得到越來越多地方的認可和效仿,從而湧現出母基金、引導基金“下沉”的局面。
從數據來看,區縣級政府的引導基金將會成為中國母基金行業的重要力量,各地政府通過引導基金撬動了大量社會資本的參與,不僅支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也為大量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和資源幫助,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政府引導基金受地方政策和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營商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從地域來看,排名前三的浙江、廣東、江蘇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領先省份,同樣也是股權投資交易比較活躍的地區。
地區內發展均衡的省份,在政府引導基金成立的數量相對較多,因為均衡的地域經濟發展可以形成各地域之間的良性競爭,從而帶動更多的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總體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最為活躍,中西部地區在迎頭追趕。
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市場共計發生3792起投資,同比增長 26%;披露投資金額為803億美元,同比下降 17%。
從投資數量來看,早期階段(種子輪、天使輪、A輪)佔據半壁江山;從投資金額來看早、中、後期階段佔比相差無幾,投資總額佔比均在30%左右。
2022年上半年早期階段共計發生2455起(種子輪、天使輪、A輪),約佔總投資數量的65%,投資規模約239.59億美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30%。
中、後期階段總投資規模不相上下。中期階段(B輪、C輪)共計發生722起,約佔總投資數量的19%,投資規模約2213.57億美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27%;後期階段(D輪及上市以後)共計發生401起,約佔總投資數量的11%,投資規模約206.01億美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26%。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併購交易,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額約143.4億美元,約佔總投資金額的18%,併購交易數量共計214起,約佔總投資數量的6%,平均單筆項目的併購金額為0.67億美元,約4.5億人民幣。
在國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背景下,早期階段頻現大額融資,如集度汽車獲得百度、吉利控股投資近4億美元A輪融資;光伏企業高景太陽能獲得16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粵財基金、建信投資、IDG資本、美的資本、深投控、國壽投資、華髮集團、愛旭股份;合見工業軟件獲得超11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尚頎資本、IDG資本、國科投資、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斐翔投資、廣汽資本、武嶽峯科創、木瀾投資。
從行業分佈來看, IT及信息化、製造業、醫療健康三大行業持續獨佔鰲頭,與2022年Q1並無明顯排名差異,總投資數量共計2137起融資,約佔總投資數量的56%。
IT及信息化包含半導體芯片、信息化服務、軟件、IT及信息化、IT服務、硬件等細分賽道;製造業包含高端製造、機械設備等;醫療健康包含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療信息化等。
從 IT及信息化、製造業賽道的持續火熱,可以看到我國製造業正在從製造2025穩步邁向智能製造2035,這期間隨着演進發展,智能製造的概念不斷擴展至數字化製造、數字化網絡化製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與IT數字化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互相成就,共同發展。
同時,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健康中國2030”也成為我們人民健康發展的重要議題,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彼時,機構在國家政策與企業發展之間,一方面起到了助力的作用,一方面挖掘價值企業獲得未來超額收益。
2022年上半年投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33省市地區,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5省/市的融資事件數量超過3000起,融資額超過500億美元,融資事件佔全國近八成,融資金額佔全國七成。
此現象與2022年Q1融資事件TOP5城市保持一致,排名先後略有變化,廣東省從從Q1的排名第五越居第一,北京從Q1的排名第三晉升為第二。
具體投融資事件數量來看,廣東以629起投融資事件,高居榜首;北京以583起緊隨其後;上海以492起,位居第三。
“募、投、管、退”,“退”是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核心環節。
無論基金管理人的募資能力多強,項目來源多豐富,投後管理多完善,以結果導向來看,在退出這一環節實現收益,為投資人帶來真正的回報,才能算是成功。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共計122家企業在VC/PE支持下完成A股上市,VC/PE機構支持的IPO企業滲透率達到71%。回看月度上市數據,平均每月有近20家企業上市,4月為企業上市高峯約27家。
上交所IPO企業數量位居第一,共計61家,佔IPO總量的39%;深交所位居第二,共計IPO企業51家,其次是北交所有10家企業上市。
值得關注的科創板成為熱門上市板塊,共計IPO企業47家,佔總數量的39%,成為IPO數量最多的板塊。回看科創板成立的初衷,是為了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研究成果資本化,如今看來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納芯微、唯捷創芯、華海清科、和元生物等明星企業均在科創板完成上市。整體來看,隨着註冊制的改革,科創板、創業板的開板,北交所的成立為新興經濟企業的上市流通提供了更多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模擬芯片設計廠商納芯微創下科創板開板以來新股超募金額第二名的成績,僅次於中芯國際,被行業內稱之為年內“超募王”。
更令股民意外的是,納芯微開盤當日並未破發,反而高開8%,一度漲幅逼近20%。截至收盤,漲12.9%,報259.58元,總市值262.3億元。
據執中ZERONE數據顯示,參與這家企業投資的共19家、基金21支,包括深創投、長江小米基金、元禾重元、元禾璞華、君信資本等。
從IPO企業所屬行業屬性來看,TOP3領域為IT及信息化、製造業、醫療健康,此現象與一級市場投資熱度保持領域一致,上市企業數量分別是36、19、19。
從上市企業所在地來看,主要集中地在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同樣與一級市場投融資熱門地域保持一致。具體來看,廣東地區企業IPO數量為23家,佔總體IPO企業數量的19%,浙江、江蘇緊隨其後,分別15家、14家,北京、上海並列第四分別11家。
從VC/PE支持企業IPO數量來看,深創投參與12家IPO戰績位居第一,毅達資本、中芯聚源分別參與8家IPO戰績位居第二,金蒲投資、長江小米基金緊隨其後。
國際局勢不斷髮生變化,美元基金面臨挑戰,專注於“投早投小”的本土人民幣基金,正在迎來收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