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霸剛創業,就獲得了近億元投資,他瞄準的是這個領域……
以“闖上海 創巔峯——聚創新力量 創數字城市”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今日(5月15日)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
在圓桌論壇環節,有一個去年出現過的面孔——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量子技術領軍人物金賢敏。今年,他多了一重身份:青年創業者。他在去年創辦了國內首家光量子芯片及量子計算機公司,獲得近億元天使輪投資。在論壇上,他闡釋了數字化時代算力對全行業及全社會的影響,以及量子計算的應用前景。
他以“5G”作為類比,5G通信速度提升、延時減少,給各行各業帶來機會,大家圍繞這個新能力做應用研發;量子計算也是一樣,通過指數級算力提升,拓展新空間。至於怎麼用好這個新拓展的空間,就是數字化領域各行各業要討論、挖掘的機會。
金賢敏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典型學霸,手握Science、Nature子刊等頂級期刊數十篇高影響力文章。他曾在牛津大學進行光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的研發,期間獲歐盟授予的“瑪麗·居里學者”和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學者”。
他一直把目光鎖定在量子科技應用的最前沿,致力於光量子計算技術芯片化和集成,瞄準大規模光量子計算機的研製。英國和硅谷在2012年前後已經創立了一批量子計算公司,但那時在中國,大家對於前沿的科技還比較保守。
2014年金賢敏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後,組建了光子集成與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帶領團隊先後有研究成果入選2018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和2018年中國光學十大產業技術。
這幾年,國內對硬科技的需求越來越明顯,量子計算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他創立公司的過程也非常順利,他笑説,“我想這得益於上海投資環境和對高科技的渴求,也不是我有多厲害”。
如今,中國在光量子計算已略有領先優勢。金賢敏説,中國正以積極主動、昂然向上的姿態參與到前沿科學的國際競爭合作中,作為當代的中國科學工作者和創業者,深感幸運也備受鼓舞。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張駿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劉雪妍 張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