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行業念好“穩”字訣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為了改善硬幣流通環境,節省人力物力,中國農業銀行江蘇鎮江孟湖支行引進硬幣存兑一體機,有效解決了硬幣存入和兑換難的問題。圖為在鎮江市農行營業廳,顧客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使用硬幣存兑一體機。封疆江攝(人民視覺)

近期,國內各大銀行陸續披露了2020年度經營情況報告。總體來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銀行業一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另一方面持續加強資產質量管控、積極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在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的同時,保持了自身經營的穩健。

各顯神通——

支持實體經濟“過大關”

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2.8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0.9%、20.1%、14.9%……今年初,銀保監會發布的一組數據,勾勒出銀行業2020年支持實體經濟的輪廓。4月底,隨着各大銀行年報的陸續披露,具體的細節更加清晰。

“我們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全年為834家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累計投放優惠貸款212億元,同時為485家地方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累計投放優惠貸款116.93億元。我們還進一步擴大利率授權、優化信貸流程,2000億元專項信貸規模全部用足。”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説。

小微企業承載着大量就業,支持小微企業對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建設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1.45萬億元,較上年增加4892.00億元,餘額、新增均列市場第一。同時,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31%,較上年下降0.64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銀行對符合條件特別是流動性暫時遇到困難的小微企業貸款,給予延期還本付息的安排,使其生產經營得以延續。“享受‘應延盡延’的企業中,有一半都屬小微企業。隨着經濟好轉,這些企業生產經營恢復得也比較順利,申請延期的已經越來越少。”

聚焦質量——

做好守正創新“必答題”

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各大銀行也積極化解風險、鋭意創新。

2020年,交通銀行用數字化思維重塑金融業務流程,實現了發展質量的提升。年報顯示,通過知識圖譜提高風險識別準確率、覆蓋率和及時性,交通銀行臨期貸款預測模型逾期預測準確率提高1倍,反電信詐騙模型識別準確率超過75%,人工風險排查工作量減少了3/4。

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表示,交行將持續深化經營模式和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改革促發展、提升能力,更好服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除了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協同發展也為銀行帶來了更多新機遇。2020年末,廣發銀行總資產3.0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01%。報告期內,廣發銀行代理壽險、財險、養老險及銀投協同等規模較上年均增長超35%。

在廣發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看來,廣發銀行經營管理取得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成績,正是得益於中國人壽集團銀保協同的統一部署,特別是由點及面構建起協同發展的“四梁八柱”。

“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位置舉足輕重。在疫情衝擊下,我國主要銀行在大幅度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同時,實現了總體風險可控、創新亮點頻出,保持了資產、信貸、利潤的基本穩定。”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説。

行穩致遠——

推動未來發展“上層樓”

從主動向企業減費讓利,到發展綠色金融;從積極穩妥處置不良貸款,再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讓數據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在各大銀行的年報中,對於未來的發展都有詳細規劃。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就是穩定銀行的基本盤。一年來,全行上下與實體經濟共榮共生,既實現了工商銀行自身穩健經營,又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説。

廖林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工商銀行將全力深化改革,在構建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當中,以客户為中心,打造優質的銀客生態系統。同時,持續增強金融服務的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努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高質量風控、高質量轉型,更好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了‘開門紅’,各大銀行經營的外部環境出現了明顯改善。但同時也要看到,在數字化轉型、資產質量管控等領域,銀行間的競爭程度將提高。”董希淼説,未來,應從財税政策、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完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激勵約束機制,為銀行業服務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特別是推動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互聯網銀行加大合作,加快構建多層次、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記者 王俊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4月28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