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報背後,拼多多穩了?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相繼發佈了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從其發佈的財報不難看出,拼多多的財報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可以説是給整個電商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2022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14.4億元,同比增長了36%;實現淨利潤107.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41.3億元增長了161%,創下了歷史新高。
營收和淨利雙增長
而拼多多的營收和淨利潤之所以能夠實現雙增長,則得益於其各項細分收入的良好表現。具體來看,拼多多2022Q2的商品銷售收入為5070萬元,雖然比去年同期的19.582億元下降了97%;但其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收入為251.727億元,同比增長了39%;交易服務收入為62.136億元,同比增長了107%,顯然後兩者的收入增長抵消了商品銷售收入的減少。
而其細分收入的高速增長,一是由於拼多多多項紓困舉措助力國內消費持續恢復,從而使其在618的GMV出現了大幅反彈。今年二季度內,拼多多陸續推出的多項消費補貼以及流量扶持政策,助力了平台商家恢復經營。數據顯示,拼多多平台消費在618期間迎來反彈,其中,手機、家電、美妝、日化等行業均實現了全品類同比翻倍增長,漲幅分別為148%、103%、122%、110%。
二是,國內外品牌和商家加大了在新電商的佈局力度,進一步滿足了平台用户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助力了消費的復甦。目前拼多多平台上的消費者需求正在日漸多樣化,每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品類與場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消費需求。在今年的618品牌專場活動中,就有很多商户和品牌積極參與,其中首批加盟的品牌旗艦店就超過500家,而這些新國潮品牌的加速入駐,在充分滿足用户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多個品類銷售收入的迅猛增長。
拼多多在本季度的亮眼表現,除了收入增長的帶動之外,也離不開對支出的有效控制。據財報顯示,因受到一些項目被動延期以及差旅商務活動大幅減少等偶發因素的影響,拼多多二季度的運營費用為147.8億元創下新低,佔收入的比例也從去年同期的57%下降至本季度的47%。
在對“輕營銷、重研發”戰略的持續發力下,拼多多已經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盈利。或許是受到這一利好消息的影響,拼多多的股價也一度漲超了近25%,顯然拼多多在“開源節流”方面的一系列“組合拳”,還是起到了顯著作用。
深耕助農,成效顯著
其實,在拼多多業績穩步增長的背後,與其長期持續助農不無關係。拼多多以農產品零售起家,持續深耕農業,開創了特色的農產品零售新模式。而拼多多在農業領域的持續投入也為其自身提供了差異化優勢,為其長期利潤率打開了增長空間。
一方面,拼多多積極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助力中小商家、涉農商家等拓展銷路穩步增長。據悉,在今年618大促期間,拼多多就通過投入多項消費補貼,以及推出流量扶持、物流補貼、商品打標、售後保障等多項紓困舉措,助力平台農產品商家、製造業品牌、中小商家渡過難關。
其中,拼多多不僅通過“秒殺萬人團”,以短期爆單的方式為滯銷農貨及時開拓市場;還推出了“尋鮮中國好農貨”項目,助力應季農產品打開銷路;前不久拼多多又推出第四屆“超級農貨節”,全面推動“南果北糧”直連全國大市場。
另一方面,拼多多繼續發揮數字化優勢,促進各地鄉村好物實力出圈,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拼多多已經具備了生產端、流通端、銷售端的全鏈路數字化能力,今年7月份,拼多多正式啓動了“2022多多新匠造”項目,重點聚焦鄉村產業帶,甄選“匠心好物”,藉助平台的數字化優勢,推動當地手工產業、非遺產業、第二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幫助村民增收。
立足於農業基礎之上的拼多多,如今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了以農副產品為鮮明特色的全品類綜合性電商平台,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農副產品線上零售平台之一。據悉,截至2021年6月,拼多多平台年度活躍用户數已經達到8.499億,商家數達到860萬,平均每日在途包裹數逾億單。
團購擺脱“補貼”模式
除了長期持續助農之外,以銷售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在團購業務上的超預期增長,也為其業績的向好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可以説,拼多多營收利潤能實現雙增長,多多買菜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是,社區團購行業競爭格局優化,多多買菜不再靠鉅額補貼來擴張規模,大大增加了其自身的利潤空間。社區團購曾一度是最具增長潛力且競爭最激烈的版塊,但隨着各大零售互聯網公司都在“寒意”下主動收縮業務,不再通過砸錢換增長,社區團購行業競爭有所緩解,拼多多也不用再燒錢做業務,百億補貼和社區團購的補貼都減少了,拼多多的盈利空間自然就變大了。
二是,藉助拼多多集團在農產品貨源和渠道上的優勢,多多買菜業務也有了強勁的表現。拼多多在農產品供給端的投入,有利於多多買菜GMV的擴大,從而能幫助公司零售型收入得到進一步提升。根據資料顯示,在618大促期間,多多買菜開闢了綠色物流通道,協助滯銷農產區的應季生鮮瓜果及時出村進城,儘可能降低農户的損失,同時相較於同行也能更快實現減虧。
三是,高性價比的定位、日常用品的堅韌需求,讓多多買菜更受用户青睞。在疫情的衝擊之下,消費出現了降級,拼多多的性價比優勢得以凸顯,多多買菜也成了大多用户消費不錯的選擇之一。而拼多多和多多買菜平台上的主要品類基本都是以農產品、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為主,需求更為堅韌,也更容易吸引用户提升用户留存。
出海:機遇與挑戰並存
儘管拼多多的各項業務在國內市場表現不錯,但盈利的可持續性仍然有待考驗。而鑑於國內在線消費市場日趨飽和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於是出海早就成了大多數增長觸頂的電商巨頭的新選擇。而相比於其他早已跨境出海的電商巨頭,拼多多雖然姍姍來遲,卻也不是沒有機會可循。
一方面,海外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或許會成為拼多多的第二增長曲線。本季度拼多多雖然沒有公佈月度和年度活躍用户數據,但最近一年內,其用户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增長困境之下,出海成了拼多多的必經之路。而國外市場增長空間仍然巨大,對輕工業產品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觀,如果拼多多憑藉在國內市場的經驗與優勢,其產品以高性價比的形態打入海外電商市場或許會有一番作為。
不過,出海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拼多多擁有強大的電商基因以及國內的成功經驗,但出海對其來説,仍是一個全新的渠道,因此,拼多多做跨境電商除了有機遇之外,也充滿了挑戰。
另一方面,在國內外巨頭的雙重夾擊下,拼多多想要在海外市場脱穎而出絕非易事。其中,亞馬遜、eBay等巨頭已經在海外市場叱吒多年,而在拼多多之前,阿里巴巴旗下也已有速賣通、Lazada、Trendyol等海外電商平台;京東供應鏈服務甚至已經覆蓋了全球近230個國家和地區;還有SHEIN等巨頭也早在海外佈局多年,其海外業務已經小有規模,在此背景下,拼多多想要突圍並不容易。
更何況,出海沒法一蹴而就,還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由於海內外市場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拼多多想要在海外市場複製國內的成功經驗必然會有一定難度,做跨境電商對拼多多的產品定位、物流供應鏈等設施的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考驗,而這些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這就對拼多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來看,跨境電商市場雖然前景廣闊,但巨頭們的出海之路無一不是一波三折,拼多多自然也難以倖免。所以,在佈局跨境電商業務的同時,如何在國內電商競爭激烈且獲新成本及難度日益增加的現狀下,保持長期增長才是拼多多當下最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