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斯克“強制到崗令”,特斯拉裁員,股價下跌9%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財經

編譯 / 馬曉蕾

編輯 / 牛跟尚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紐約時報,Autonews,金融時報,路透社

受裁員消息影響,截至6月3日,特斯拉的股價下跌約9%。

5月31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連發兩封內部郵件,他在信中言辭犀利,態度強硬, 要求特斯拉的每個人每週至少在辦公室待40個小時。

馬斯克還特意強調了,這裏的辦公室指的是公司辦公室,而不是什麼遠程辦公室。同時還要滿足辦公地點與工作職責所在地相一致,避免出現弗裏蒙特的管理層在其他州辦公的情況。

如此一來,近幾年流行的“居家辦公”、“遠程辦公”和“混合辦公”都被下了禁令。

“如果你不出現,則視為自動離職。” 馬斯克寫道:“職位越高的人,越不能在家辦公,更應該多在辦公室露臉。”

他以自己當年在生產線旁住睡袋的事蹟作為論據稱:“如果不是我天天睡在工廠,特斯拉早就破產了。你們天天在電話裏辦公,怎麼可能造出地球上最精彩最有意義的產品?”

相比之下,馬斯克在怒斥“美國人根本不想上班”的同時,一直對中國表達出“愛慕”之情。

5月10日,他在《金融時報》舉辦的汽車峯會上稱讚道中國的員工凌晨3點還在工作。“我認為中國會出現一些非常強大的公司。”他説道。

最後通牒

馬斯克一貫以“強硬”的管理風格著稱。

大約在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前兩週,硅谷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家基斯·拉布瓦(Keith Rabois)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則軼事:“在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公司,馬斯克看到一羣實習生在排隊等咖啡的時候磨蹭,便威脅稱如果再發生這種情況,將解僱他們所有人。後續還安裝了攝像頭,監督他們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推特允許員工永久遠程辦公,可以預見馬斯克做了推特的新老闆後,員工會迎來一陣疾風驟雨。

不過,馬斯克的最後通牒在德國似乎不太好使,遭到了工會的抵制。

特斯拉工廠所在的柏林-勃蘭登堡-薩克森的IG Metall工會表示,只要是反對馬斯克“強制到崗令”的員工,它都會予以支持。

工會領導人比爾吉特·迪策(Birgit Dietze)説:“在德國,誰想站出來反對他,背後就有工會的力量,這是法律規定的。”

特斯拉目前在德國僱用了約4000名員工,並計劃將員工人數擴大到1.2萬人。不顧馬斯克的堅決抵制,特斯拉德國工廠在今年2月份選舉了19人工會,而該公司在美國的工廠都是沒有工會的。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後,許多大型汽車製造商都接受了混合工作模式。

大眾人力資源部長貢納·克里安(Gunnar Kilian)稱:“大眾主張平衡移動辦公和現場辦公的比例。”

談到馬斯克的最後通牒,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也贊同大眾的這一觀點。

“混合辦公是未來的工作模式,不同的形式都有可能,無論是完全到崗還是主要遠程辦公。”梅賽德斯的一位發言人説。

裁員10%

在發出“強制到崗令”幾天後,6月2日,馬斯克又向特斯拉的高管發了一封郵件,命令公司暫停全球範圍內的所有招聘,並裁員10%。

馬斯克在郵件中説,裁員對象是“受薪員工”,指的是領固定薪水的員工,通常是辦公室白領。製造汽車或電池或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人則不受影響,甚至小時工的人數會增加。

在過去兩年中,特斯拉大肆招兵買馬,員工數增加了5.1萬多名。由於在柏林和奧斯汀都開設了新工廠,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員工人數達到99290人。

一些人曾猜測,馬斯克的“強制到崗令”其實是為削減人員編制而做的鋪墊。有特斯拉的員工留言稱,過去兩年公司人員驟增,如果所有員工到崗,辦公室根本坐不下。

有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離職潮。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魯姆(Nicholas Bloom)預測60%的員工返回辦公室,10%的員工直接辭職,而30%的員工會開始找新的工作。

一些科技公司似乎嗅到了機會,很快就開始行動了。

澳大利亞第三大富豪、軟件製造商Atlassian的聯合創始人斯科特·法夸爾(Scott Farquhar)發推稱,他計劃擴大規模,並提供靈活性辦公。“有特斯拉員工感興趣嗎?”

唱衰經濟

馬斯克在郵件中給出的裁員理由是他感覺“經濟很糟糕”。

他在5月份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已經陷入衰退,而且會變得更糟。“我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可能是一年,也許是12-18個月的艱難歲月。”

儘管有這個擔心,由於特斯拉的訂單積壓一直延續到了明年,馬斯克曾透露該公司甚至可能停止接受新訂單。

關於馬斯克唱衰美國經濟,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關於美國最新就業報告的新聞發佈會上稱:“福特和Stellantis為了擴大電動車規模還在繼續招人,而英特爾計劃再僱用數千人。”似乎藉此駁斥了馬斯克的言論。

不過,發出經濟衰退預警的不止馬斯克一人。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曾警告稱,一場經濟颶風即將到來。美國銀行和高盛公司的高管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