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6億“Z世代”撐起KK赴港上市:六成收入來自KKV,上半年虧44億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輯 | 宋函

11月4日晚,潮流零售商KK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拉開赴港上市大幕。

KK是一家近年來飛快成長的零售企業,成立於2015年,六年來開拓出KKV、THE COLORIST調色師、X11、KK館四個品牌,全球門店680家。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KK集團2020年的中國潮流零售市場GMV達人民幣22.54億元,位列中國潮流零售商第三位。

可以説,KK是迎合Z世代年輕人而崛起的一家公司,旗下多個業務也都踩上了早期風口。

抓住2.6億Z世代人羣,六年孵化四大業務

時間撥回到2015年,潮汕80後吳悦寧發現了進口商品需求爆發的機會,決定開一家容納零食、美妝、個護等進口產品的集合店,命名為KK館。

不過,吳悦寧的早期探索並不順利,KK館一度從社區店升級為包含咖啡廳、書吧等的休閒空間,但因空間利用率低而長期虧損。舉步維艱之下,2019年吳悦寧又推出KK館的PLUS版,也就是主打精緻生活集合的KKV品牌,選品和裝修上更看重年輕人的喜好,很快扭轉局面。

2019年同時推出的還有美妝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KK集團的一位投資人曾告訴AI財經社,他當時看到國貨美妝往線下尋求流量的趨勢,加上KK館的美妝產品賣得不錯,就鼓勵吳悦寧把美妝拎出來單做。沒想到一炮打響,2020年更是迎來美妝集合店的爆發元年,而調色師則因佈局早佔據先發優勢。

到了2020年,KK集團又乘勝追擊,推出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進一步迎合了Z世代的需求。而此時Z世代已經成長起來,KK集團在招股書也寫道,2020年中國Z世代有2.6億,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00元,高於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82元。

就這樣,KKV正式代替KK館,成為KK集團的最大支柱。

從開店數量看,KKV目前有315家,幾乎佔據KK的一半門店,調色師以247家名列第二,KK館只剩下97家,佔總門店數的14%,數量最少的是後起家的X11,有21家店。

從營收數據看,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KKV實現的營收分別是0.82億元、8.35億元、10.49億元,對總收入貢獻從17%上升到62%。從2021年上半年數據看,調色師貢獻27%的營收,名列第二,KK館貢獻營收只有7%。

業績增速飛快,上半年淨虧損44億

目前來看,KK集團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背後的虧損也是驚人。

高速發展首先表現在GMV上。招股書顯示,KK集團2018年的GMV只有1.88億元,2019年升到6.52億元,2020年飆升到22.5億元,而2021年上半年就達到22.1億元,幾乎與2020年全年持平。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也驗證了這一點,稱按GMV計算,KK集團是2020年中國三大潮流零售商之一,而且是前十大市場參與者中增長最快的潮流零售商,2018年-2020年的GMV複合年增長率為246%。

營收曲線也呈現與GMV相似的走勢,在2020年、2021年增速飛快。招股書顯示,KK集團2018年營收為1.5億元,2019年到4.6億元,2020年為16.4億元,2021年上半年趕上2020年全年,營收升到16.8億元。

背後的虧損也是巨大的。2018年KK集團的淨虧損還是0.79億元,2019年變為5.1億元,2020年飆升到20.1億元,2021年上半年直接上升到43.9億元,是2020年同期的8.3倍。

KK集團也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虧損主要是為持續提升業務規模、門店網絡的投資,以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增加導致。

如果按照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算,KK集團2021年上半年經調整的淨虧損為0.38億元,比2020年同期收窄42%。

不管怎樣,伴隨KK集團赴港上市,背後的資本終於迎來收割期。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KK集團共完成7輪共計超40億元的融資,今年7月最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到200億元。而投資方也是一個豪華陣容,包括深創投、經緯創投、洪泰基金、CMC資本、五嶽資本、京東等。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