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行業分化加劇機構無奈抱團 基金聚焦消費醫藥與科技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財經

  原標題 基金聚焦消費醫藥與科技

  □本報記者 林榮華

  今年以來的A股市場,不僅指數間分化巨大,行業之間也顯示出巨大差異。劇烈的行業分化令機構在佈局時聚焦高確定性行業,醫藥、消費等板塊個股被機構抱團。展望後市,部分基金經理認為,消費、醫藥、科技仍是挖掘結構性機會的重要方向。

  行業分化推動機構抱團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上證綜指今年以來下跌3.08%,滬深300指數下跌1.21%,但深證成指上漲8.18%,創業板指上漲21.33%。行業方面,截至6月9日,申萬一級行業中,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醫藥生物板塊上漲達26.39%,食品飲料也上漲了20.29%,農林牧漁上漲14.06%,計算機、電氣設備、電子、傳媒的漲幅也都超過10%。與之相對應的是,採掘行業下跌19.19%,非銀金融下跌11.12%,銀行、房地產板塊的跌幅也都超過10%。

  行業間的巨大分化,一方面推動機構佈局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消費、醫藥、科技、農業等行業,另一方面機構的集中配置又進一步加劇了行業間的表現分化。事實上,聚焦大消費、大內需板塊已經成為基金經理的共識。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王琦(化名)認為,考慮到全球經濟復甦的幅度較為有限,各國的政策刺激空間也有限,現階段必需消費品仍是配置的首選。

  國壽安保基金表示,近期外需數據不錯,不過考慮到未來海外風險仍然存在,抓住內需復甦邏輯應是最佳策略。具體看,由於海外環境不確定性加劇,內需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因此,從前期持續推薦業績穩定性為主的行業開始向“內需邏輯”做進一步延展,主要參與配置的方向包括建材、家居輕工、家電、機械、部分電子和通信板塊的國產替代個股。

  拾貝投資針對行業間的分化指出,疫情前後的變化是國與國之間的反彈速度和幅度區別不小,行業之間的區別不小,行業內公司的區別也不小。巨大的行業間分化主要在於,雖然充裕的流動性令資本回報要求下降,但同時很多行業的增速也隨之下降,甚至行業增速下降得更快。大部分行業和公司並不能享受到無風險利率下降帶來的收益,只有那些被認為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公司獲得了估值的提升。從這個角度看,當前分散化的配置理論受到挑戰。

  深挖結構性機會

  展望後市,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需挖掘結構性機會,消費、醫藥、科技仍是重要方向。王琦表示,雖然市場6月以來震盪上行,但是以ETF為代表的配置型基金4月以來持續離場,疊加不確定因素仍多,預計市場指數難以出現快速上漲。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前期受海外風險加劇和港股調整等因素影響,A股出現了比較顯著的下跌,但目前市場情緒改善明顯,跟隨海外風險資產進一步反彈的概率較大。近期國內外基本面修復出現共振,體現在多個高頻數據均表現不錯,甚至部分生產端指標如發電量、鋼企產能利用率、水泥價格、汽車銷售和生產等改善明顯,疊加流動性相對寬鬆,市場向好的概率較大。但是,由於寬信用的持續加速,疊加流動性過度寬鬆的預期正在修正,資本市場剩餘流動性並不是“氾濫”狀態,市場不會出現快速持續上漲的情況。結合宏觀經濟修復的趨勢,針對內需復甦和外需優勢領域的替代,把握結構性而非總量性的機會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整體看,後續A股市場整體下行風險可控,但指數重拾快速上行難度仍然較大,主要以震盪為主。

  投資機會方面,世誠投資表示,首先,仍然看好泛消費行業。目前要基於基本面及交易結構分辨出哪些有所作為的公司可以持續享受更高的估值,而哪些又是僅僅借了行業的東風,其估值終將回到起點。在消費內部,對於可選消費和必選消費並無明顯偏好,強調成長的高質量及可持續性。其次,鑑於外部利空因素持續存在,判斷科技股更有可能在更大的區間內波動而難以產生明顯的趨勢。因此,交易策略是把握好科技成長領域的公司基本面及市場情緒,在市場過於狂熱時保持一份謹慎,而在別人悲觀時保持應有的樂觀。最後,對於市場較為關注的醫藥生物和醫療服務行業,繼續持積極樂觀的看法。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疫後醫療資源補短板的體系建設,為相關板塊和個股提供了額外的催化劑,而中國確定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則是這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