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盛宴結束 公募基金登場?中信銀行:未來財富增長將轉向資本市場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上海剛剛發佈樓市新規,再度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嚴監管和此前十年房價漲勢來看,通過房地產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在未來已經無法通行。
房價紅利不再,中國居民未來又將如何理財?中信銀行零售銀行部投研團隊負責人趙騫認為,未來居民的增量財富將持續轉向股票、債券、黃金等金融資產。而對於個人來説,炒股不如買基金,同時建議長期投資而非“炒短線”。
財富管理迎來新拐點
中信銀行近日發佈的《2021年全球宏觀經濟展望與大類資產配置報告》顯示,居民財富配置迎來新拐點,房子將不再是“讓人興奮的資產”,未來居民的增量財富將持續轉向股票、債券、黃金等金融資產。隨着國內資本市場發展駛入快車道,行業全面開放的到來亦讓更多機構投資者入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將真正迎來發展機遇期。
在中信銀行看來,受房住不炒政策、金融部門去槓桿、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影響,中國房地產繁榮週期接近尾聲,房價已失去持續普漲的基礎,房子將不再是“讓人興奮的資產”。
“當前高房價是對未來債務和收入的提前透支,潛在的投資回報率已大幅下降。”報告指出,房子的財富效應正在快速消退,房子將逐漸演變為“類固收”資產,或許僅僅跑贏通脹而已。而根據易居網統計,目前二三線城市住房綜合回報率不到5%,扣掉住房貸款利息成本後,實際回報率或許不及銀行理財。
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規劃”中強調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包括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等。這一決策共識將加速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也必向縱深推進。
“這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力量。”中信銀行報告稱,從長週期的產業趨勢看,A股即將進入或已經處在復甦期,隨着十四五規劃的落地,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產品滲透率將持續提高,有望跨進技術週期成熟階段,從而形成指數級別的慢牛行情,這類似於2009年到2019年期間美股。因此,權益資產迎來佈局良機。
公募基金將加快登場
房地產市場盛宴過後,居民又該如何參與這輪資本市場的發展並從中獲得財富積累?多家機構給出了一致的答案:公募基金。
有數據顯示,當下公募基金市場也正處於爆發增長的時期,公募基金公司超100家,發行存續的基金產品超8000只,且爆款層出不窮。
“權益市場短期矛盾在於預期回報率不足,局部資產泡沫需要時間來消化,但可以通過精選基金經理、基金大額定投、股債分散配置等方式降低風險。”趙騫認為,儘可能長期投資,讓市場規律發揮作用。
在趙騫看來,資產回報在不同的時間段分佈並不均勻,長線持有才能大概率獲得資產提供的回報。當然,即使是長線投資,如果只押注單一資產,風險也是極大的。所以,在長期投資基礎上,做好資產配置同樣重要。
“資產配置包括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利用不同資產之間相關性對沖風險,降低組合波動;二是可以對多市場、多樣化的資產進行配置,降低風險。”趙騫表示。
“居民應從專業人士那裏獲得長期穩定賺錢的能力。”趙騫認為,在投資中,個人投資者也應注意,一個正確的投資決策,並不一定總能立竿見影,耐心同樣重要。而基金和股票不同,基金的淨值和股票的價格不是一回事。基金的淨值是基金經理過去投資回報的累積,股票的價格是投資人對股票未來增長的預期。“基金不能炒,不適合短期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