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着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城市馬拉松熱潮迴歸。據統計,僅4月10日、11日和4月17日、18日兩個週末,全國已舉辦了40多場馬拉松賽事。隨着各項體育活動的熱度快速攀升,下一階段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引發廣泛討論。在此背景下,人民網研究院近日召開“新發展格局下的體育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圍繞疫情背景下體育需求的新變化、體育消費的新特徵和城市如何更好發展體育產業等話題展開討論。
業界專家研討新發展格局下的體育產業發展趨勢。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三級職員王軍,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亞洲休閒產業促進會會長王琪延,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新華社高級記者、首都媒體跑團創始人、領隊汪湧,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中跡體育董事長張思傑,眾輝致跑總經理李璐,中奧路跑(北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婧楠,凱樂石集團品牌運營副總裁程蔚,人民網文體健康採訪部副主任張帆,人民網社交媒體部副主任鄭紫豪,人民網資深記者、“丁丁runner”陳遠丁等參加研討會。研討會由人民網研究院副院長、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志華主持。
體育產業整體發展勢頭強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 0 3 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體育強國,擴大體育消費,發展健身休閒、户外運動等體育產業;發展服務消費,推動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消費提質擴容,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我國體育市場主體不斷增加,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潛力加快釋放,體育產業規模邁上新台階。2018年末,體育產業法人單位23.8萬個,從業人員443.9萬人,佔全部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1.1%和1.2%。體育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突破3萬億元,達到31498.2億元,佔全部二、三產業比重為0.3%。體育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23460.4億元,佔全部二、三產業企業比重為0.8%。體育行政事業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法人單位支出(費用)合計2002.3億元,佔全部二、三產業行政事業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比重為0.9%。
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6%,增速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7.8個百分點;一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0.4%,兩年平均增長4.8%。從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單位各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均超過10%。其中,體育娛樂用品等8類商品零售額基本恢復至疫情前增長水平,兩年平均增速超過10%。從月度數據看,3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9.9%,兩年平均增長6.9%,增速比1—2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
王裕雄表示,中國體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增長速度非常快。從2016年到2019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實際增速超過了16%。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未來體育產業仍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
王琪延認為,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總體面臨八大趨勢,即體育運作模式由政府行為走向市場化;體育產業與旅遊、文化、科技等融合化;體育產品從價格優勢走向品牌優勢;體育運動由精英體育走向大眾體育;體育發展戰略由着眼於國內走向國際化;體育產業進一步標準化;體育環境生態化與體育產品的分時化、網絡化。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亞洲休閒產業促進會會長王琪延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體育消費關鍵詞:年輕人、女性、場景化
李玲表示,Z世代,即85後、90後、95後這一批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已經成為體育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消費力量。目前這部分人羣總數約2.6億,這2.6億人每年的消費增速超過28%,很多零售渠道已經在關注這一趨勢。體育產業的發展一定要關注年輕人。
陳遠丁提出,女性開始引領體育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例如,阿里體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滑雪、潛水、跳傘等極限運動商品的預訂上,女性玩家佔比均超六成,訂單量是男性的近2倍。在天貓國際上,女性銀髮族購買運動户外類用品的金額過去半年同比增長41%。過去一年,天貓上女性購買拳擊手套的人數翻了一倍。另外,相比去年同期,“增肌”必備的蛋白粉消費增速女性是男性2倍。其中95後和00後女性是“增肌”消費的主要力量。
程蔚認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幾乎重新定義了大眾消費市場和消費習慣。通過終端店鋪的反饋可以發現,用户的消費習慣越來越理性化,消費的目標越來越清晰。顧客購買專業户外品牌產品和專業户外服裝,都與運動場景的連接更加緊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消費的需求和驅動力越來越明顯。
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唐維紅髮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科技與數字化助力體育商業模式重塑
唐維紅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民羣眾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需求日益增加,極大地撬動了體育產業的內在動力和外在需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工作生活、體育娛樂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後疫情時代,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也會為賽事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撐和可能。一些馬拉松賽事應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跑者檢錄,通過隨身設備實時監測跑者的身體狀況……她認為,隨着新技術的研發,包括馬拉松在內的體育產業還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李玲表示,當前“好看 科技”的產品更加好賣。體育產業的一大趨勢就是無論本國品牌還是國際品牌,都在運動科技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精力。以安踏為例,每年科技研發的投入佔整體銷售成本5%—6%。可持續發展在體育行業也成為一種新力量,例如安踏對鞋底研發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再生材料。同時,數字化轉型和變革的趨勢不可忽視,包括商品售賣渠道數字化、與消費者溝通數字化和供應鏈數字化等等。無論是體育賽事的舉辦,還是體育行業最前沿的變化,都離不開數字化轉型。
王裕雄也提出,要特別關注科技對體育產業、商業模式的塑造,比如大數據可以為產品營銷和消費者溝通提供很大便利,也能夠重塑體育產業的商業模式,增加新的盈利模式,對體育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新華社高級記者、首都媒體跑團創始人、領隊汪湧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城市體育產業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唐維紅提出,當前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注重樹立城市品牌,增強城市競爭力。不過城市只打造“知名度”還不夠,也要提升“親近度”,讓民眾不僅知道它,更要有走進它的願望和途徑,與城市親密接觸,同城市建立“強關係”。而舉辦馬拉松等大眾參與的體育賽事就是增強城市“親近度”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讓眾多民眾在參賽、消費的同時,也瞭解城市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跑一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
專家提示,未來的城市體育產業必須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應重視幾個關鍵問題。薛原提出,城市發展體育產業要注重軟硬件的結合,在打造硬件的同時,要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更多關注當地老百姓的需求。如現在各地都競相建設奧林匹克中心、大型場館,但就近就便服務羣眾的小型多樣、因地制宜的場地建設仍然存在短板和軟肋。他強調,發展體育產業要把握好內與外的關係,以馬拉松為例,不少地方政府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初衷是宣傳自身,作為地方的名片向外推介。但眼光也要向內看,體育產業本質上是民生事業,是幸福工程,歸根到底還是要服務當地的羣眾。
同時,城市發展體育產業應注意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賽事活動,注重賽事豐富性,做好與日常大眾體育活動的結合。李璐以眾輝致跑舉辦的“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為例指出,選擇賽事城市其實是在着重和城市探討賽事能為城市做什麼,也就是城市的訴求究竟是什麼。眾輝致跑的賽事是超長距離,融合了户外、露營、派對的形式,因此選擇城市會更關注旅遊產業和户外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產業應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髮展。馬婧楠以馬拉松賽事為例提出,城市應進一步增加賽事的豐富性,下一階段應發展覆蓋各個區縣的、各種距離的、各種性質的賽事,以服務更多羣眾。一座體育之城不僅僅是舉辦大型賽事多的城市,更多的還應該體現在市民參與體育運動多、市民的健康狀態好。只有豐富的賽事才能進一步降低運動的門檻,讓更多還沒有開始運動的人蔘與進來,而不是隻有半馬和馬拉松這樣的比賽能夠選擇。作為體育公司首先要從服務參賽者出發,進而服務城市的跑者,服務城市的居民,這是一個體育公司的責任所在。
中跡體育董事長張思傑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眾輝致跑總經理李璐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同時,專家表示,發展體育產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關鍵要培養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特別是青少年體質和習慣的培養是整個體育事業發展最根本的東西。張思傑提出,學校要培養青少年對體育的興趣,讓青少年愛上體育,養成陪伴一生的運動習慣,最終走向全民健身。他還建議,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要加強IP建設。講起體育IP,人們想到的可能是美國四大聯盟、環法自行車賽,而中國自身的內容卻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一個品牌建設沒有三五年、十年是起不來的,如果有政策支持,揚長避短,深挖資源,就能夠形成吸引全世界來參加的體育IP,這是體育人應該去追求的。
汪湧認為,融合營銷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他舉例説,河北正定滹沱河附近已經打造成類似於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地方,集生態、健身、休閒功能為一體。未來體育產業要和這些產業融合,帶着項目、帶着服務、帶着裝備融入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體育公園裏去。未來生態公園複合體是城市的標配,也是小鎮的標配,居住區的標配,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面臨無限可能。
中奧路跑(北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婧楠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凱樂石集團品牌運營副總裁程蔚發言。人民網記者 張志強攝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發展格局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重大機遇。進一步強化對體育產業發展規律的認知,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以不斷實現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目標,未來體育產業必將奔跑在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