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國呈現四型聯動、多維關聯的省級數字生態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10日在京發佈數字生態指數2020,為客觀全面評估我國各地數字生態現狀提供了一扇窗。

結果顯示,我國呈現四型聯動、多維關聯、經濟依託的省級數字生態,具體表現為各個省份根據生態特徵可劃分為全面領先型、趕超壯大型、發展成長型和蓄勢突破型;數字基礎、數字能力和數字應用三個維度間相互關聯,彼此正向促進,但數字能力是打造理想數字生態的關鍵;良好的數字生態與發達的經濟水平正相關。

京滬浙粵全面領先

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屬於全面領先型,該組別的主要特徵,一是在總指數上國內領先,二是在分指數上沒有明顯弱環,已經基本實現省內小循環的理想數字生態。例如廣東,總指數排名全國第二,在九個二級分指數維度中即使是相對最缺乏優勢的數字社會,也能在國內排進前十名。

天津、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四川則屬於趕超壯大型。該梯隊數字生態水平緊跟全面領先型,但欠缺絕對優勢或者存在較為薄弱的分指數生態維度,是制約這些地區實現高效省內小循環的主要因素。例如山東,數字基礎和數字能力都比較紮實,如果未來能夠成功推動數字應用,將很有可能形成健全的省內數字生態。

貴州、陝西、湖南、江西、黑龍江、內蒙古、重慶、寧夏、河北屬於發展成長型。該類型普遍進入了數字生態發展的成長期。是否能迅速成長,關鍵在於對現有生態做精準評估,找出問題所在,尋求突破。例如貴州,是最先響應和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的省份之一,已經擁有較為良好的政策和數據基礎,然而數字能力仍然較為欠缺,需要提升數字人才的吸引培養和技術創新能力,來推動數字生態的快速升級。

山西、遼寧、吉林、廣西、海南、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屬於蓄勢待發型。雖然這些省份數字生態指數的均值在全國以下,但往往都有表現相對突出的分指數維度。因此,根據地方的稟賦結構因地制宜的設計發展戰略和政策,是實現突破的關鍵。例如海南,政府在數據資源建設方面已有較好的積累,抓住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歷史機遇,發揮制度集成創新的優勢,就非常可能實現理想的數字生態。

數字生態總指數與人均GDP高度相關

該研究團隊認為,中國的省級數字生態呈現多維關聯的發展格局,表現為數字基礎、數字能力和數字應用彼此相關、互相支撐。某一個維度的突出發展,有可能帶動其他維度的進步。尤其是數字應用,與數字基礎和數字能力的相關性相對較高,顯示在基礎建設上的投入和能力提升上的政策都可能帶來數字應用的發展。

同時,研究發現,數字生態發展對經濟有正向促進作用。數字生態總指數與人均GDP高度相關,數字能力和數字應用與人均GDP的關聯大於數字基礎,揭示了發展數字基礎對經濟水平的提升可能不會像發展數字能力和數字應用更快顯現。值得關注的是,數字生態發展對三個產業的促進作用有所差異,對第三產業的促進效果最突出,然後是第二產業。目前的結果顯示,數字生態指數與第一產業GDP基本不相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個產業數字化的程度和經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