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歐盟碳關税啓示國內企業:以低碳發展的不變應對全球碳壁壘的萬變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隨着6月22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以下簡稱為“碳關税”)草案的修正案,歐盟碳關税已行至拐角。如果不出意外,2027年將開始對鋼鐵、鋁、水泥、化肥、電力、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等行業開徵碳關税。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都被納入徵税範圍。


雖然俄烏衝突使得歐洲的能源供應緊張,碳逃逸的風險加大,但是歐盟並沒有就此止步。相反,覆蓋範圍更廣的碳關税草案的修正案在歐洲議會獲得通過。


面對“來勢洶洶”的歐盟碳關税,國內的企業有沒有切身感受?各家將如何應對?


2022年5月31日,成都中歐班列南通道“歐洲通”公共班列駛出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圖/ic


歐盟碳關税“來勢洶洶”


歐盟碳關税草案的修正案稱,碳關税收入將用於歐盟預算,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實現製造業脱碳,以支持實現歐盟的氣候目標和國際承諾。同時還提出,在碳關税實施年份,在每年5月31日之前,未向碳關税當局提交與上一年度進口貨物中對應排放的若干碳關税證書或提交虛假信息的,罰款力度應為上一年度碳關税證書平均價格的三倍,同時仍需交出未結數量的碳關税證書。


綜合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的統計信息,我國鋼鐵2021年出口量6690萬噸,佔總產量的5%。其中,向歐盟出口鋼材208.88萬噸。未鍛軋鋁及鋁材2021年出口量5619130噸,其中出口鋁材546萬噸,全年對歐盟出口鋁型材6.62萬噸。


雖然佔比不高,但是如果為此支付碳關税,將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綠色創新發展中心(iGDP)在其發佈的《碳邊境調節機制:進展與前瞻》研究報告中指出,受影響貿易額最大的行業來自鋼鐵,受影響貿易額達到161億元人民幣,其次為鋁的出口,大概為91億元人民幣。按照現行排放強度,鋼鐵税率或達11%-12%,鋁的税率達29%-33%,而兩個行業每年為此支付的碳關税都將在20億元-28億元人民幣左右。而這僅僅是按照50歐元/噸碳的交易價格計算的結果。然而,歐洲碳排放價格目前已經接近90歐元/噸。這意味着,保持現有出口量,這兩個行業需要支付的碳關税額度甚至可能翻番。


近年來,因為貿易摩擦,中國在鋼鐵、鋁等產品對歐盟,甚至整個西方國家的出口正在減少,而歐盟碳關税的實施有可能會推波助瀾。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案新加入的有機化學品、塑料同樣是對歐盟出口的重要產品。


分析認為,歐盟碳關税萬一通過,會不會形成連鎖反應,成為發達國家站在道義高度進行貿易保護的利器。


“碳盤查”已悄悄開始


面對歐盟碳關税,國內企業有沒有做好應對?


貝殼財經記者首先對國內的鋁型材生產企業進行了瞭解。山東一家企業管理人員坦言,前些年出口歐盟的份額還比較大,而經過這幾年的各種加税、反傾銷,份額已經萎縮得很少了。至於記者談到的碳關税,這位高管表示,“不就是變着法加税嘛!”一家廣東鋁型材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員表示,“公司估計有一些計劃,但是自己並不清楚,至於加收碳關税後對歐盟生意還能不能做,就看有沒有利潤。”就連一些行業協會,在回覆記者的諮詢時,也多表示“還不是太清楚”。


相比部分企業對歐盟碳關税的“知之甚少”,一些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還是比較敏感的。在致電一家中部地區的金屬鑄件企業時貝殼財經記者得知,雖然還沒有開徵碳關税,但是一些歐盟的產品進口國已經委託第三方開始系統的碳盤查。在這份“考評調查”中,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既有“是否加入全球氣候倡議”“是否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否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否制定環境政策”“是否採取措施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等開放型問題,又有用能量、用能結構、温室氣體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工業固廢的處置等企業的核心數據資料,有的甚至涉及企業的商業機密。對於超越正常範圍的盤查,雖然對方承諾將履行保密協議,為了不影響正常貿易,大部分企業不得不同意。這家金屬鑄造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拒絕,或無法簽訂銷售合同,所以企業只能接受。


北京國際技術合作中心葛煒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一般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並不高,除了能有限地做好自己環節的碳減排外,對於歐盟碳關税只能被動接受,它們更多的是“無助”。


眼看着對歐盟出口量的減少,以及環境盤查(碳盤查)的加劇,也有學者、企業家表達了自己的“無奈”。低碳發展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多個行業,多個系統的配合。而中國也正按照自己的節奏,確定“雙碳”目標,逐步推動低碳化發展。但這對於歐盟的碳關税而言,依舊面臨極大壓力。


中國路徑“應對萬變”


今年6月,國內最大鋼鐵上市公司寶鋼股份發佈《2021年氣候行動報告》(下稱《報告》),其中在“氣候變化風險和機遇識別”章節中提到碳關税,是為“轉型風險”之一,其他的轉型風險還有能源結構轉變、低碳排放鋼鐵產品市場需求量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漲等。


《報告》顯示,碳關税將影響公司未來產品的出口,若按照80歐元/噸二氧化碳徵税預估,公司每年將被徵收4000萬-8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82億-5.64億元)的碳邊境税。不過寶鋼股份表示,根據宣佈承諾場景分析結果,碳關税風險的影響程度是“低”,表示其對公司發展的潛在負面影響十分有限,原因是公司現有戰略規劃可完全緩解。


“寶鋼股份已聯合同行參與到鋼鐵產品全生命週期碳足跡的研究中。此外,通過開展的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在行業內有較為優秀的產品碳足跡表現。”《報告》顯示,公司採取的減緩措施包括推動低碳冶金關鍵工藝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佈局零碳鋼鐵示範生產線,實現智慧製造。


寶鋼股份碳中和辦公室主任朱巖稱,公司制定了碳中和戰略規劃,目標是到2035年,噸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0%,2050年實現碳中和。公司近期目標是在2025年開始向市場供應低碳排放的產品,並將持續擴大供應能力,滿足客户對綠色低碳產品的需求。


對於歐盟的碳關税,也有一些企業表示,既不能視而不見,我行我素,也沒有必要自亂陣腳,妄自菲薄。隨着近年來我國低碳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已經逐步形成從用能、節能、開發新能源,到碳捕捉和碳存儲,再到綠色製造、綠色建築、低碳生活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隆基股份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光歐盟要對碳進行邊境管理,估計以後很多地區都要推動,而我國在一些行業,比如光伏,低碳發展水平已經領先世界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以低碳發展的不變,應對全球碳壁壘的萬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華兵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