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越
七年前的2013年5月,新希望集團二代掌門人劉暢正式出任新希望聯席董事長,走上了父親劉永好親自鋪就的接班之路。彼時,新希望是中國飼料行業無可爭議的王者。
七年來,在劉暢的領導下,新希望努力實現多元化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飼料業務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其相較海大集團的領先優勢正快速縮小。
財報顯示,2019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營業收入為424.31億元。同期,海大集團飼料業的營業收入為448.71億元,超過了新希望的飼料業收入。
如今,劉暢治下的新希望,只能回憶多年前在飼料業的絕對優勢。2011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營業收入為445.78億元,飼料產品銷量為1540.14萬噸;海大集團飼料業的營業收入為119.76億元,飼料產品銷量為339萬噸,飼料收入規模僅為新希望的1/4左右,產品銷量僅為新希望的1/5左右。
但到2019年,海大集團的飼料產品銷量已達1229萬噸,與新希望僅差643萬噸,其對新希望的市場份額造成較大的衝擊。此外,新希望飼料業務的毛利率比海大集團低了2.54個百分點。
時代商學院注意到,今年2月,儘管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公告表示要增持新希望股份,但不久後,新希望集團及一致行動人通過減持新希望可轉債方式套現,合計套現金額超20億元。
7月23日,時代商學院就此向新希望發函詢問,對方回覆稱,新希望從2018年起,對年報中“營業收入構成”的口徑作出了調整。
儘管新希望在多元化發展上成功開拓生豬養殖業務,但賴以起家的飼料業的領先優勢正在快速縮小。劉暢用了七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多元化的新希望,但代價是,這個飼料業的老牌玩家的市場份額正被一點點“蠶食”。
一、劉暢掌舵七年,新希望飼料業走向衰退?
近年來,國內飼料產量下降,行業競爭加劇,飼料品種結構大幅調整,給行業帶來巨大挑戰,許多飼料企業不得不面臨重新開拓新的飼料產品和新市場,甚至直接退出市場競爭。
2019年,全國實際在產、開工率基本正常的飼料生產企業減少至5016家,比2017年登記的7492家減少33.05%,大型頭部飼料企業產能持續增加,飼料行業集中度在加速提升。
劉暢掌舵新希望的七年,恰逢國內飼料業增長趨於平穩。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9年,全國飼料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8%、1.4%、4.5%、5.9%、2.8%、-3.7%。其中,2019年全年工業飼料總產量22885.4萬噸,同比下降3.7%。
然而,作為國內飼料行業的頭部企業,新希望和海大集團近年來的發展狀況差異較大。
2011年,新希望完成了農牧產業整體上市的重大資產重組,剝離了乳業和房地產資產,公司的主營業務集中於農牧產業,形成了以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及肉製品加工的農牧產業一體化經營。
2011—2017年,新希望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716.4億元、732.4億元、694億元、700.1億元、615.2億元、608.8億元、625.7億元,其中,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5.78億元、484.09億元、461.03億元、493.98億元、416.85億元、408.76億元、457.02億元。
同期,海大集團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19.76億元、154.51億元、179.3億元、210.9億元、255.67億元、271.85億元、325.57億元,其中,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9.52億元、154.17億元、178.97億元、208.55億元、252.32億元、262.81億元、313.5億元。
可以看出,自2013年後,新希望營業總收入開始走下坡道,飼料業收入在2014年突破490億元后更是快速回落,2016年飼料業收入僅408.76億元,較2014年下降了17.25%,6年間飼料業收入增幅僅2.5%,收入增長几乎陷入停滯狀態。巧合的是,這七年正好是劉暢掌舵新希望。
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期海大集團營業總收入和飼料業收入均逐年大增,6年間飼料業收入增幅高達62.3%,對新希望形成快速追趕態勢。
2018—2019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94.19億元、424.3億元,海大集團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4.15億元、448.71億元。
2018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營業收入緣何跌破400億元,並且連續兩年被海大集團超越?
新希望向時代商學院解釋稱,從2018年起,新希望對年報中“營業收入構成”的口徑作出了調整。在2017年報及以前,飼料業務的銷售包括了對外的市場料,也包括了對內部養殖場的銷售,所以在該項表格中,除了列示各業務的營收之外,最後還有一行內部抵消,這裏就包含了對內銷飼料營收的扣除;從2018年報開始,由於內部養禽、養豬體量增大,為更準確地反映外銷飼料的表現,對報表口徑進行調整,把內銷飼料的營收提前在飼料總營收中扣除,不再在表格最後一行追加內部抵消。
調整後的口徑顯示,2017—2019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5.68億元、394.19億元、424.3億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0.83%、7.64%。按此口徑,2017年新希望飼料業的內銷營收約100億元,2019年其飼料業的營業收入超524億元,仍位居行業第一。
但不可否認的是,海大集團與新希望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從飼料業營收規模看,2019年,海大集團與新希望的飼料業營業收入相差不到100億元,而2011年海大集團飼料業的營業收入僅為新希望的1/4,如今其飼料業收入為新希望的8成左右。
從產品銷量看,2011—2019年,新希望的飼料產品銷量分別為1540.14萬噸、1685.89萬噸、1539.48萬噸、1570.55萬噸、1449.43萬噸、1488.82萬噸、1572.29萬噸、1704萬噸、1872萬噸;同期海大集團的飼料產品銷量分別為339萬噸、437萬噸、479萬噸、554萬噸、630萬噸、733萬噸、849萬噸、1070萬噸、1229萬噸。
8年間,海大集團的飼料銷量從339萬噸增長至1229萬噸,增幅為2.62倍;而同期新希望僅增長331.86萬噸,增幅僅22%,遠不及海大集團,兩者飼料產品銷量的差距也從2011年的1201.14萬噸縮小至2019年的643萬噸。
雖然新希望並沒有公佈其飼料業的市場佔有率,但在近幾年全國飼料產量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從雙方營業收入和產品銷量的增長情況來看,海大集團正逐漸擠佔新希望的市場份額。
此外,截至2019年底,新希望飼料業務的毛利率僅8.1%,低於海大集團飼料業務2.54個百分點。
時代商學院認為,作為飼料行業的一哥,過去幾年新希望飼料業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營業收入和產品銷量一度陷入衰退態勢,而海大集團則深耕飼料業,以強勁的發展態勢在營業收入規模和產品銷量方面迎頭趕上,與新希望的差距正快速縮小。
對此,新希望回覆時代商學院稱,公司近年來在大力發展養豬的同時,並未放棄對飼料業的發展,飼料業的營收、毛利率、淨利都在逐年提升,公司在中長期戰略中,也仍會加大對飼料業務的發展。“友商在飼料行業中的表現也是非常優異、令人尊敬的,公司也一直在經營管理中向友商對標學習。”
二、減持可轉債套現超20億,大股東割“韭菜”?
7月9日,新希望公告稱,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於7月1—8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累計減持希望轉債969萬張,佔發行總量的24.23%,其中,新希望集團合計減持351萬張,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合計減持618萬張,分別佔發行總量的8.78%和15.46%。
由於公告並未披露減持方的減持價格,而這期間希望轉債的價格區間為149—162.5元/張,若以最低價149元/張計算,則新希望集團及南方希望合計套現14.44億元。
今年2月26—27日,新希望集團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希望轉債430萬張,佔發行總量的10.75%,其間希望轉債的價格區間為142.52-155.5元/張。以最低價142.52元/張計算,新希望集團合計減持套現6.13億元。
資料顯示,今年1月3日,新希望公開發行了4000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發行總額為40億元,募集資金全部投資於生豬養殖項目,該債券於2月4日掛牌上市。其中,新希望集團和南方希望均參與可轉債配售,分別持有希望轉債1011.79萬張、1188.79萬張,持有比例分別為25.29%、29.72%。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東減持套現的背後,是新希望40億元定增項目即將獲批。
4月1日,新希望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發行對象為新希望集團和南方希望。5月13日,新希望公告披露定增事項獲證監會受理。6月3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反饋意見通知書。7月3日,其公告披露《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可以看出,新希望的定增項目正快速有序推進,如無意外,將很快獲證監會核准。
在回覆證監會反饋意見的第5天,新希望披露了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及南方希望的可轉債減持情況,兩者合計套現超14億元。
需注意的是,今年2月5日,新希望公告稱,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擬於未來6個月內以不低於2億元,不超過4億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價格不超過20元/股。
然而,增持公告披露後的第24天,即2月29日,新希望公告披露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可轉債減持情況,其減持希望轉債430萬張,套現超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5月6日,新希望公告披露,自增持計劃公告日至5月5日,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已增持該公司股票200萬股,增持金額合計3653萬元。5月6日至今,新希望的股價均未跌破26元/股,如今截至6個月的期限不足半個月,若按不超過20元/股的增持價執行,新希望集團的增持計劃不再具備條件執行,股票數量亦不再增加。
近年來可轉債市場火爆,投資者的瘋狂熱炒為可轉債帶來巨大的流動性,而這種流動性也激發了股東的減持行為,眾多上市公司大股東紛紛借道可轉債減持套現。因為擁有優先配售權以及可轉債沒有鎖定期限制,大股東基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僅按持股比例就輕鬆獲配大量可轉債,坐享漁人之利。
時代商學院認為,從本質而言,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目的是為經營發展進行融資。如今,由於沒有合理鎖定期,部分可轉債淪為大股東減持套現的專用通道,既傷害中小股東,也違背了市場公平原則。
以新希望為例,前腳公告控股股東增持股票的利好,後腳通過減持可轉債套現超6億元,時間相差不到一個月。推出40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僅2個月,定增參與方控股股東新希望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就借道可轉債減持套現超14億元。減持手法可謂玩得爐火純青,散户難逃被大股東“割韭菜”的厄運。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集團及南方希望的兩次減持可轉債的價格均在142元/張以上,以19.63元的轉股價計算,對應正股新希望的股價為27.8元/股以上,而最新公告顯示40億元定增發行價格為22.58元/股,此前大股東增持的200萬股股價均不超20元/股。換言之,40億元的定增尚未執行,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就以相當於27.8元/股以上的價格借道可轉債合計套現超20億元。若定增順利執行,就相當於做了一波低買高拋的差價。
此外,控股股東兩次減持公告均未披露減持所得資金的用途。截至7月30日,新希望集團和南方希望合計仍持有希望轉債801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