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爆款基金頻現 抱團牛股業績持續性引爭議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財經

外匯天眼APP訊 :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目前,1-6月“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髮行規模達到5900.15億份,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5333.4億份。

事實上,在結構性行情帶動下,今年來個股牛市的賺錢效應明顯。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個股牛市離不開基金的“抱團”重倉,“抱團股”估值的不斷提升,自然讓參與的基金成為受益者。

業內人士分析,爆款的不斷出現,既是對後市行情的看好,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投資者對基金操作方式的認可。

爆款再現

百億爆款,已然成為新基金募集的常態。

5月以來,已經出現了多隻爆款基金,在發售首日其份額均出現了“秒光”。6月8日,南方成長先鋒一經推出便受到熱捧,統計顯示,南方成長先鋒合計賣出321.15億元,創出今年來有效認購份額的新高。

這也是繼易方達均衡成長、匯添富優質成長後,短短一個月內出現的又一隻首募超過百億的基金。進一步統計,今年來首募超過50億的權益類基金有23只,其合計募資規模達到了2300億元。

第一財經注意到,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成立至今,這些爆款基金的業績則是可圈可點。

統計顯示,成立至今,8只基金的區間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了10%,其中廣發科技先鋒、睿遠均衡價值三年、廣發價值優勢排在前三,排在首位的廣發科技先鋒收益率為13.99%;若進行年化,更是有11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差超過了30%,廣發價值優勢憑藉51.98%的年化收益排在第一,睿遠均衡價值三年的47.34%緊隨其後。

“顯然,爆款基金如此強悍的賺錢能力對投資者有極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這些頭部公司,只要是發新產品就難免不會引發追捧。同時,今年是科技、醫藥的大年,如果再恰好碰上這類產品,一日售罄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因此,南方成長先鋒一經開售,便在渠道引發投資者的哄搶。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爆款基金在成立後便迅速建倉,以廣發價值優勢為例,成立僅僅3個月,收益率便超過了12%、年化超過50%;同樣成立於2月中下旬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截至目前也有12.63%的收益率。

“如果基金經理特別看好一個板塊,或者行情發展很快,基金經理建倉是很快的。比如現在消費的行情好,那麼新發的基金肯定很快就把子彈打出去了。”上海一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也向第一財經透露。

“抱團”背後的個股牛市

過去一段時間來大盤始終在2800~3000點之間徘徊,但進一步來看,醫藥、白酒、科技等板塊出現了結構性牛市。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在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中,基金“抱團股”佔了相當的比例。

統計顯示,剔除新股後14只個股的股價在6月12日創出歷史新高,在大博醫療(002901.SZ)、山東藥玻(600529.SH)、新媒股份(300770.SZ)、天宇股份(300702.SZ)等個股中,基金持股佔到流通股的比例均超過了20%。

進一步來看,在高價股中,貴州茅台(600519.SH)、長春高新(000661.SZ)、聖邦股份(300661.SZ)、壹網壹創(300792.SZ)和邁瑞醫療(300760.SZ)紛紛在近期創出歷史新高,而這些股票的共同點之一是,均為公募基金所“抱團”,其中不乏一些百億基金的重倉股。

截至一季度末,在貴州茅台、長春高新、聖邦股份、壹網壹創和邁瑞醫療中,公募基金佔到流通股的比例分別是4.55%、22.26%、36.48%、38.43%和16.05%。除了貴州茅台,在其餘上市公司中均佔有不小比重。

其中,廣發雙擎升級、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匯添富價值精選、廣發小盤成長、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易方達消費行業等百億規模基金的身影也出現在其中。

在結構性行情帶動下,今年以來個股牛市的賺錢效應明顯。儘管指數表現平平,但仍有不少基金跑出了遠好於指數的行情。這個過程中,通常先是頭部基金的集中持倉,然後引發中小基金的跟隨,進而形成“抱團”現象。而個股牛市離不開基金的“抱團”重倉,“抱團股”估值的不斷提升,自然讓參與的基金成為受益者。

“願意被‘抱團’的公司,往往是優質企業,就算短期貴了點,長期也比很多股票有投資價值。所以我也認為這些百億爆款基金會加入‘抱團’行業,因為優質好公司,又有一定體量的就那麼多。”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認為。

不過,也有投資經理認為,爆款往往與市場熱度有很高的相關性,而“大樹不可能漲到天上”,如果基金都去哄搶抱團股,那麼風險也就不遠了。近來白酒、生物醫藥等個股紛紛創下歷史新高,出現“個股牛市”,隨着估值的進一步抬高,投資風險也隨之加大。

“事實上現在大家的做法就是在追求確定性,茅台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所謂的‘抱團’體現了行業認知的一致性,當然需要警惕這種一致背後的潛在風險。”上述公募基金經理也認同這種觀點。

“歷史上基金搶購最兇的時候,往往是大盤要暴跌的前兆,但目前點位來看,不具備大跌的可能性,所以這個指標對大盤和市場沒有指導意義。”楊如意也進一步對第一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