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一日內審核四家企業,五個工作日審核12家企業,這是科創板審核按下加速鍵的現狀。
記者統計,在6月1日至6月5日五個工作日期間,科創板上市委共審核12家企業的上市申請,其中11家成功過會,1家暫緩表決,上述11家過會公司合計擬募資121.7億元。
進入六月,科創板審核明顯提速。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寒武紀僅在被受理後68天即過會,創下目前科創板最快過會記錄。而6月1日被受理的中芯國際,在三日後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再次刷新審核記錄。
雄厚的科創底藴,則是加速審核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寒武紀和中芯國際為例,兩家公司分別在人工智能芯片、集成電路等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
而上週過會的11家企業,去年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支出合計為超過9.2億元,研發費用率平均值為18.6%。其中,寒武紀去年研發投入達5.43億元,研發費用率122.32%。尚在問詢中的中芯國際去年研發費用超過47億元,近兩年複合增長15.18%。
本月內審核速度明顯提升
6月5日上午,在科創板第37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上,凱賽生物首發上市申請過會,前沿生物暫緩表決。至此,今年以來科創板已過會企業數量達到53家,累計過會企業數量達到162家。
在稍早前的6月3日,包括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安必平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盟升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獲得通過。
記者注意到,僅在6月1日至6月5日五個工作日內,上交所科創委共召開7場審核會議,審核12家公司在科創板的上市申請,其中11家成功過會。
從募資規模上來看,記者粗略計算,11家公司擬共計募集資金121.7億元。其中,凱賽生物和寒武紀的募資金額最高,分別為46.99億元、28.01億元。
截至6月5日,上交所累計正式受理327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125家已有註冊結果,29家審核狀態為提交註冊,7家通過上市委會議,87家已問詢,30家的狀態為終止,1家因財報更新狀態變更為中止,還有48家目前審核狀態為已受理。
單日審核四家、五日審核12家,是監管部門加速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擴大市場參與空間,着重註冊制下需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充分體現。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3月26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4月10日公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6月2日寒武紀成功過會,並以從受理到過會僅68天的速度,刷新市場對於科創板審核速度新的認識。
而6月1日獲得上交所受理的中芯國際,在6月4日進入已問詢狀態,以三天的時間再次刷新科創板審核記錄。
同時,中芯國際此次擬募資規模達到200億元,成為目前科創板擬募資規模最高的企業。此外,由於中芯國際註冊地在開曼羣島,且在2004年就已赴港上市,若中芯國際此次回A成功,公司將成為科創板首家A H紅籌企業。
高科技底藴提供強力支撐
以寒武紀、中芯國際等為代表的擬科創板上市公司獲得令市場驚訝的審核速度,與其背後濃厚的科創屬性不無關係。
招股書顯示,寒武紀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目前公司是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掌握的多項核心技術,具有壁壘高、研發難、應用廣等特點,對集成電路行業與人工智能產業具有重要的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而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
研發投入力度強,則是寒武紀、中芯國際等公司的重要特性。2017年至2019年,寒武紀研發費用分別為2986.19萬元、2.4億元、5.43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0.73%、205.18%、122.32%。截至2019年末,寒武紀的研發人員數量為680人,佔員工總數的比例高達79.25%。
同期,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分別高達35.76億元、44.71億元、47.44億元,複合增長率15.18%,對應研發費用率16.72%、19.42%、21.55%。
此外,記者粗略計算,在上週過會的11家企業中,去年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支出共計超過9.2億元,研發費用率平均值為18.6%。而在剔除研發費用率超過122%的寒武紀之後,十家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為8.23%。
在研發成果上,寒武紀推出全球首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A、中國首款高峯值雲端智能芯片思元100等。截至今年2月29日,寒武紀已獲授權的專利有65項,正在申請中額專利有1474項。
截至2019年末,中芯國際及其控股子公司名下主要專利共有8122件,集成電路設計圖94件,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和獨特的技術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拿到上市通行證的同時,上交所對於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監督仍不放鬆。例如,在上市委會議中,上交所要求寒武紀進一步説明公司作為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企業,公司對智能計算集羣系統業務的定位及該業務的可持續性、如何維持核心技術人員的穩定性和持續研發能力、主要產品及在研產品的預計市場規模及商業化進展合理預期未來銷售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