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斯克赴德:市值蒸發3000億 密會迪斯遇鴻門宴?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黑天鵝頻發的2020年,你的一次海外出差究竟能發生什麼?

貴為本年度華爾街最大贏家的馬斯克給你一個魔幻的答案,417億美元不翼而飛!

身為本年度最炙手可熱的資本故事,市值屢創新高的特斯拉,在馬斯克短短的3天德國之行中,股價和市值遭遇了近年來罕見的暴跌,在短短的3個交易日內,特斯拉市值的跌幅均在200億美元之上,市值一夜之間蒸發達850.93億美元。

特斯拉的暴跌同美股大盤的走勢密不可分。當地時間週四,美國三大股指出現暴跌。截至收盤,道指重挫逾800點,盤中一度跌超千點;納指收跌近5%,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標普500指數跌3.52%。而身為美股風向標的特斯拉遭遇“黑色星期四”也就並不例外了。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這次出差德國,特斯拉在融資上也有了新動作。據路透社消息,特斯拉公司本週公佈了規模最大的新股發售計劃,籌集至多50億美元資金,以緩解債務壓力。

此前,特斯拉剛剛做完了股權拆分。根據公司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包括高盛、美國銀行證券、花旗集團全球市場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十家主要銀行將作為此次的承銷商。

市值崩盤式蒸發,大舉舉債,馬斯克雖然身在德國,但特斯拉的資本故事卻頻發新的劇本,雖然劇本的情節並沒有按照馬斯克預想的那樣進行下去。

那麼,在2020年全球疫情依舊肆虐之際,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疫情並沒有任何控制的跡象,為何馬斯克仍然不顧市值大跌,堅持這次為期三天的德國之行呢?這次德國之行究竟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有何特別之處?梳理馬斯克在德國的72小時行程,汽車頭條APP期望去探秘公開披露的信息背後的“故事”。

細節一:拜會政府高層

這次德國之行,馬斯克的主要目的無疑是推動其德國工廠的建設。從其德國行程可以看到,馬斯克從週二開始在德國出差,他去了柏林拜訪了德國政府的相關官員之外,該工廠後期還將增加 Model 3 的生產。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德國工廠的規格和上海工廠如出一轍,不僅生產Y這樣的戰略級車型,還生產電池。

細節二:考察疫苗生產公司

根據德國媒體報道,馬斯克這次行程可謂是馬不停蹄,他還秘密考察了德國當地的疫苗生產公司CureVac,作為生物技術公司的CureVac也是股市上的大熱門,其上個月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根據公告,CureVac將會發行1330萬股,初始發行價為16美元/股,主要用於開發COVID-19疫苗研發。

上市當日最終收盤59.9美元/股,上市當日漲幅接近250%,總市值98.6億美元。而馬斯克考察之後,嗅覺敏感的投資者迅速做出反應,9月4日Curevac股價上漲,漲5.09%,報59.82美元。

為何馬斯克要考察疫苗生產公司?有消息人士透露,馬斯克的主要目的,就是討論CureVac與特斯拉德國子公司Grohmann之間的合作,馬斯克此行或為商談特斯拉建設RNA微型工廠。

細節三:密會大眾CEO,試駕ID3

對於媒體而言,馬斯克這次德國之行最大的花絮在於,其還罕見地會面了大眾汽車董事長兼CEO迪斯,作為主要的競爭對手,馬斯克與迪斯的這場會面格外令人關注。雖然雙方公司都不願意就這次短短兩個小時的會面細節進行披露,但是這次不同尋常的會面顯然是內涵豐富。

為何勢如水火的這兩家公司會安排秘密見面?是否意味着大眾和特斯拉之間將會討論在電動車、軟件開發或者電池研發方面的新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大眾和特斯拉是競爭關係,但迪斯頻頻隔空示好馬斯克,在ID系列車型遭遇“軟件危機”之後,焦頭爛額的迪斯遭遇到了在大眾的信任危機,而走出至暗時刻的他第一時間就約談馬斯克,顯得不同尋常。

7月份,迪斯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公開點贊特斯拉,“在未來五到十年時間內,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應該是出行公司,那將是特斯拉、蘋果和大眾,馬斯克和特斯拉做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來而不往非禮也,馬斯克之前也曾經“隔空”表揚了迪斯這位主要的競爭對手。“他比其他傳統大型車企做了更多的工作,讓大眾能夠更快地電氣化。”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兩位網友見面顯得格外的耐人尋味。

根據德媒披露,在一座機場,馬斯克與迪斯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會談,而且還饒有興趣地試駕了ID3和ID4兩款大眾集團的電動車,大眾集團的發言人確認了迪斯會面了馬斯克,但是兩位大佬究竟討論了什麼領域的合作?並沒有做進一步披露。

但迪斯在本週五,迫不及待地再度在社交媒體點讚了馬斯克,稱馬斯克在德國建廠是會“加速德國汽車產業的轉型。”顯然,迪斯本人對於這次同馬斯克的會談是滿意的。

對於馬斯克而言,這次2020年罕見的德國之行細節多多,拜訪德國高層,考察疫苗公司,密會競爭對手,無疑,這次馬斯克雖然遭遇了3000億市值的重大損失,但是特斯拉在德國的佈局有了進一步的深化,為其在歐洲市場的站穩腳跟打下了基礎。

而特斯拉與大眾集團之間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合作火花,同樣也是會引發汽車產業的高度關注,汽車頭條APP將持續跟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