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經濟“六穩”“六保”的哲學智慧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財經

  4月23日,武漢商户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疫情突圍”。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背後是中國“六穩”“六保”的政策體系支撐,是哲學智慧在其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中的具體體現。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抓主要矛盾

  “六穩”“六保”,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體現。唯物辯證法認為,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瞭解決問題的關鍵。“六穩”“六保”是相互支撐、彼此促進的有機整體,抓住了中國經濟運行的關鍵變量,並根據形勢變化作出科學安排。

  山西燠晶硅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智慧路燈。受訪者供圖

  在山西燠晶硅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人正在組裝太陽能智慧路燈。這家小微企業主要生產各種用4G和5G傳輸信號的太陽能智慧產品,受疫情影響年初曾停產兩個月,復工後訂單猛增。

  “政府幫助融資300萬元,緩解了資金壓力。”公司總經理張志峯説,“目前接單總額已達6000多萬元,出口國外的5000台太陽能風扇也即將發貨。”

  熱鬧的車間、忙碌的工人、成批的組件,這些都是“六穩”“六保”促進中國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具體細節。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陳啓清説,“六穩”和“六保”中有一條保產業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工作主線,通過這條工作主線,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就能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從實際出發

  唯物辯證法告訴人們,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六穩”“六保”就是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的體現。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增長目標,也説明了這一點。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説,今年經濟的不確定性太大,不設定GDP增長目標,實際上是給人一個穩定的預期,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六穩”和“六保”。

  在這個大環境下,一系列具體的務實舉措應聲落地。尤其是依託新型基礎設施,“線上經濟”呈爆發式增長。

  長春舉辦消夏文化夜市,拉動消費。新華社記者張建 攝

  廣交會今年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湖北金山輕工家電有限公司業務員在網上虛擬展位化身主播,向採購商介紹一款新型電扇,有意向的採購商點擊商品圖片即可進入對話框,洽談業務。

  “為了參加線上廣交會,公司準備了近兩個月,專門搭建了直播間,並改造了網絡。”公司副總經理易衞萍説。

  5月1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新趨勢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挑戰,及時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兼顧當前長遠

  唯物辯證法告訴人們,要堅持用正反兩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既要立足當下,又要放眼長遠。

  “六穩”“六保”展現了中國在疫情影響下“不悲觀、不冒進”的戰略定力,努力化“危”為“機”,在量變中尋求質變。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田毅鵬説,“六穩”“六保”就是從大局上謀劃、細小處着手,通過紮實的工作爭取最好的結果。

  對於中國來説,疫情期間許多“新基建”行業得到了更多展示和應用的機會,這些積極因素有利於中國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

  人工智能的表現尤為突出,眾多新型智能產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挑起重擔。

  在中國一些城市的公共場所,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5G測温巡邏機器人大量投入使用。它們不需要戴口罩,搭載的5個高清攝像頭能在5米內同時測量10個人的體温,還能識別是否佩戴了口罩。

  公司總經理柏林説,由於業務量增長迅速,已經增加了新的機器人生產線。

  3月29日, 武漢市場“雲”開市。在漢口北市場,一名主播在直播平台直播銷售服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 攝

  在5G和大數據支撐下,包括檢測體温、自動消毒、遠程問診、智能家居等眾多AI產品在中國快速推廣,加快了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步伐。

  本月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9個新職業和5個新工種,互聯網營銷師、直播銷售員等都位列其中,説明一些新興業態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7月14日,長春汽博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張建 攝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表示,近幾個月產銷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市場銷售明顯回暖,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9%,已經連續4個月處於榮枯線以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展望報告,預計中國將是2020年全球唯一能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實現正增長的中國經濟對於低迷的世界經濟來説是一個振奮和鼓舞,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了哲學智慧,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記者:王建華、呂夢琦、喻珮、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