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特寫 | 理事博鰲沙龍:在悲觀中尋找出路

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特寫 8月11日天氣很好,清早的大雨洗涮了多日炎熱天氣帶來的沉悶氛圍。

下午4點,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的理事博鰲沙龍拉開帷幕,數十位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嘉賓們的發言同樣令人耳目一新。尤其在這個困難時期,人們更需要對市場形勢的清醒研判。

自2018年起,一個名為“地產寒冬”的陰影便埋藏在人們心中,模糊着業界的視線,但所有的預測都未預料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到來。

雖然上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季度劇烈下降後出現快速恢復,但措手不及的打擊,還是讓人們再次思考未來要走的路。

過去多年,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取得巨大成就,開發商們憑藉紅利亦快速壯大。伴隨着中國房地產成長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也迎來她的20週歲生日——只是時代要變了。

“過去確實比較好做。”世聯行首席技術官黎振偉依舊擔任今屆理事博鰲沙龍的主持人。他負責串聯起整個議程,挑選合適的嘉賓參與討論。

此次沙龍的主題是:市場、行業與地產復甦。黎振偉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我們走過20年,又要走向新的20年。”

離沙龍正式開始還有1個小時,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旅遊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蔡雲就已經入場仔細準備,她是第一位發表演講的嘉賓。

“內循環 雙循環”是最近經濟領域被熱議的新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正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驅動為主。

新環境下究竟需要一個怎樣的房地產市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論壇的老朋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認為,要跳出行業看行業,要從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看待房地產。

旭輝集團董事局主席林中以TOP30房企領導人的角度發表意見,他過去常常強調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現在更展現出謹慎的一面。

黃海濤領導的彰泰集團是區域龍頭房企,這種類型的房企不能不發展,但健康的發展還是最重要的,他指出“要適應環境”。

從業者需要適應長效機制,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從融資角度出發,討論了這個話題。

過去半年,國內房地產商受益於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但這並不可能成為常態化。過往快速的發展,令開發商們積累了不少問題。例如很多收益不大的自持商業物業,不少人寄希望於REITs來解救他們。

行家對中國版本REITs的發展看法不一,迪馬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東原集團董事長羅韶穎,高力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鄧懿君,凱德集團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羅臻毓,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劉策就此發起了熱烈的討論,大家求同存異。

總的來説,REITs並非靈丹妙藥,存量資產只能從源頭上盤活,轉移風險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由此,話題被引導到房企轉型上。

“去地產化”在過去幾年間不時被提及。而“去地產化”按目前的説法就是,在房地產增量空間逐漸觸頂的背景下,開發商們期望在住宅主業之外,尋求與多元化業務形成資源協同效應,它們是地產主業之外的延伸點,一脈相承。

復工復產以來,伴隨着經濟復甦的不只有住宅樓市,還有眾多與房地產相關聯的產業。

星河產業集團產城研究院副院長秦燕鋒,陽光海天停車產業集團董事長兼CEO、停簡單聯合創始人閆亮,瀚溥物流地產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許漢斌則分別通過城市運營、停車產業、物流地產三個方面,給與會者帶來新的視角。

輪流演講、討論、交流……接近3個小時的理事博鰲沙龍迎來尾聲。人們都期待博鰲房地產論壇接下來的行程,能為他們帶來更多啓發。

2020年已走過大半路程,有困難也有機遇,但相信明天會更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5 字。

轉載請註明: 博鰲特寫 | 理事博鰲沙龍:在悲觀中尋找出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