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構建緩解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保險業大有可為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脱貧攻堅目標任務。為推動脱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歷史性轉移,構建緩解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尤為關鍵,保險業在精準鞏固脱貧機制方面大有可為。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銀保監會信託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就建議通過打造保險宣傳多方聯動機制、把保險納入鄉村振興規劃、完善風險共擔機制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等舉措,發揮保險職能優勢,構建緩解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部分貧困縣保險

普及度仍有提升空間

近年來,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保障、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等功能,開展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的保險扶貧工作助推脱貧攻堅。不過,賴秀福認為,在實踐與探索中也面臨一些困難與問題,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一是保險覆蓋面還不高。一方面,部分貧困縣的保險服務普及程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地方政府對保險的瞭解以及對保險扶貧的功能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深入,運用保險助力脱貧的積極性主動性還需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據賴秀福透露,大部分脱貧地區尚未搭建脱貧信息與保險業信息共享平台,相互之間信息共享還不夠暢通及時,不利於跟蹤掌握脱貧人羣參保情況。此外,一些剛剛脱貧出列的困難人羣,運用保險工具管理生產生活風險的意識也還不夠,在遇到意外或災難時,習慣於依賴自身或政府救濟抵禦風險衝擊,進而增加了因災因病致貧返貧的可能性。

二是脱貧攻堅勝利後保險參與鄉村建設相關配套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

“目前地方政府與保險機構的合作仍處於初級階段,保險機構參與鄉村建設範圍有限。”賴秀福稱,例如一些西部地區脱貧困難縣,其產業發展和經濟狀況仍處於較為脆弱的狀態,規模小、佈局散、鏈條短,品種、品質、品牌水平都還比較低,需要藉助保險機制的風險保障和資金融通功能,幫扶解決農村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但這方面的機制還不夠完善。

三是脱貧地區保險機構運營成本仍處高位。他表示,脱貧攻堅期間,由於保險產品及服務受到價格與利潤的約束,貧困地區保險機構的承保和理賠以及保險資金支農融資的成本長期處於高位。如財政政策上再不給予一定的支持,這些地區的保險機構將違背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保險“保駕護航”的功能優勢也會受到抑制。

四是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不健全,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尚不充分,未有效發揮其在重特大疾病保障中的作用。“重特大疾病一直是導致羣眾致貧返貧的重要因素,但當前我國重特大疾病的保障機制還不完善。我國居民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基金和大病保險解決一定比例後,還有相當一部分費用需要個人承擔。特別是對罹患重特大疾病的羣眾,部分治療所需藥物不在醫保目錄內,個人醫療負擔進一步加大。”賴秀福稱。

發揮保險

鞏固脱貧的機制優勢

為更好發揮保險在精準鞏固脱貧方面機制優勢,賴秀福建議可以重點從四方面着手,構建緩解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一是打造保險宣傳多方聯動機制。脱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但由於大病、殘疾、災害、產業失敗和就業不穩等多方面原因,約有500萬人存在返貧致貧風險。加大保險知識的宣傳力度十分必要。

“建議利用政府門户網站發佈權威的保險幫扶政策和險種介紹,主動開展業務推介;利用新聞媒體發佈保險幫扶相關宣傳報道,加大對保險幫扶政策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保險覆蓋面和社會認可度;建立基層鄉鎮村保險扶貧工作推動機制,開展保險賠付典型案例宣傳,強化脱貧人羣的保險認同感。”賴秀福稱。

二是發揮保險職能,構建緩解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賴秀福建議,各級政府將保險作為實現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政策工具,把保險納入鄉村振興規劃,在政策指導、資金安排、工作協調、數據共享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在脱貧地區聯動社會救助、公益慈善等各方力量,合力構建緩解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可考慮在脱貧地區出台財政補貼商業保險保費政策,對已脱貧但不穩定户、邊緣易致貧户以及因新冠肺炎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户參加商業保險進行適度補貼,適度減輕他們的支付壓力,着力解決脱貧人羣斷保、漏保問題,進一步織密織牢防止返貧致貧網。”賴秀福稱。

三是完善風險共擔機制。賴秀福建議,健全大病保險收支結餘和政策性虧損的動態調整機制,明確合同期內因醫保政策調整導致的虧損由政府承擔,籌資定價不準確等因素導致的虧損由政府和商保機構分擔,落實“保本微利”原則,促進大病保險制度健康可持續發展。

同時,可考慮出台專項税收減免政策,通過税收調節機制適度降低困難地區保險機構經營成本,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創新產品和在西部地區增設服務網點。建立巨災風險基金制度和風險補償基金制度,在發生巨災風險或鉅額超賠的情況下,保險機構可從巨災風險基金或風險補償基金獲得適度補償,確保保險扶貧可持續經營。

此外,賴秀福認為,還應促進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具體可包括強化醫療數據信息的共享機制,推動保險業信息平台與國家醫保信息平台實行“總對總”對接,在確保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權的基礎上,強化醫療健康大數據運用,提高商業健康保險定價精準性;完善商業健康保險的支持政策,如進一步提高税收優惠額度,擴大税優健康險產品範圍,支持和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創新力度,特別是開發設計針對老年人、脱貧人口等特殊人羣的健康保險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