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金融數據回暖、結構改善,後續還有降息空間嗎
8月金融數據如期出爐,一如市場預期迎來回暖。
9月9日,央行披露的金融數據顯示,8月信貸、社融數據同比好轉,除了企業部門融資需求回暖,居民部門中長期資金需求也出現回升。整體來看,國內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結構持續優化,但在分析人士看來,目前實體融資需求動能整體仍偏弱,後續還需警惕存款餘額增速高於貸款餘額增速,以及M2-M1剪刀差擴大。
信貸、社融回升顯著
8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需求回升明顯。數據顯示,8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08.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1.2個百分點。此外,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5萬億元,同比多增390億元。
除了較去年同期多增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較上月環比增幅明顯,約5710億元。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看來,這主要是寬信用目標下,政策能動性進一步增強和貸款成本繼續降低,對實體融資供需均起到較好提振作用。
回顧近一個月,增量政策陸續出台,8月22日,央行下調1年期和5年期LPR,同日又召開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引導國有大型銀行充分發揮帶頭和支柱作用,保持貸款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並優化信貸結構。此外,8月24日國常會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19項接續措施,支持基建和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等領域;而後8月31日國常會再進一步明確“接續政策細則9月上旬應出盡出”。
另從結構上看,8月住户貸款增加458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2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65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75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2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353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9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25億元。
“可以看出8月信貸結構有所優化,票據融資大量少增,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零售和對公信貸佔比進一步改善。”温彬評價道。
其中,居民端短期貸款增加1922億元,由上月下降轉為增長,表明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恢復;中長期貸款增加2658億元,在降息等政策助力下,按揭貸款較上月有所回升,有助於房地產市場回暖。
另對企業端,8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750億元,環比大幅增加5873億元,同比增加1787億元。可以看出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撬動下,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票據融資明顯回落,信貸結構優化。
“拋開季節性因素,8月信貸數據還是較上月有所改善,結構也更加優化。”資深宏觀分析師王好同樣稱,企業部門短期(表現在“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項目)和中長期資金需求均出現回升,表明企業短期經營情況小幅好轉,投資意願也相應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信貸數據,8月新增社融同樣表現回升顯著。據央行初步統計,8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2.43萬億元,較上月來看增幅不少;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37.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具體來看,8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3萬億元,同比多增63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減少826億元,同比多減1173億元;委託貸款增加1755億元,同比多增1578億元;信託貸款減少472億元,同比少減89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增加3485億元,同比多增3358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148億元,同比少3501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3045億元,同比少6693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251億元,同比少227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新增人民幣信貸和未貼現銀行承兑匯票為本月社融新增的主要貢獻項,而專項債發行節奏錯位對社融同比表現形成拖累。
M2增速繼續提升
在貨幣供應方面,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9.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6.46萬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9.72萬億元,同比增長14.3%。當月淨投放現金722億元。
另從人民幣存款數據來看,8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5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M2同比保持12.2%的高位,主要是反映國內偏積極財政、貨幣政策,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帶動居民、企業存款增加;另從M2、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來看,也顯示國內貨幣供應處於合理區間,繼續為實體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持。
不過,王好則判斷,從存款餘額增速高於貸款餘額增速,以及M2增速高於社融增速來看,也表明當前流動性略顯過剩,這也意味着貨幣市場利率短期內仍將維持較低水平,貨幣當局將有可能繼續通過政策工具適度回收流動性。
8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28萬億元,雖同比少增926億元,但環比上月增長顯著。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28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9551億元,不過財政性存款減少257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4353億元。
“伴隨專項債資金加速落地,8月財政存款減少2572億元,同比大幅少增4296億元,將繼續助力流動性維持充裕。”温彬評價道。
還有降息空間嗎
在業內看來,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降息、穩信貸等政策支持下,8月信用擴張有所加快,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回升,有助於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下一階段,為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需繼續發揮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措施的組合效應,以投資帶消費,加力促就業創業,支持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和經濟新動能,增強經濟修復的可持續性。
温彬進一步提到,後續貨幣政策一方面將積極支持擴大有效投資,金融資源更多向投資端傾斜,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成為三、四季度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會加大對社會服務業、平台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等的信貸支持,加力促就業創業,提振市場信心,以擴消費。
“在此背景下,後續仍可能通過調降MLF和OMO利率進而調降LPR,以降低企業融資和個人信貸的成本,支持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或通過降準置換MLF以及調降存款利率來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為繼續讓利實體創造條件。”温彬預測道。
不過,周茂華則認為,政策方面,短期進一步降息可能性偏低,但不妨礙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實施寬信用政策。目前,國內物價温和,政策保持自主性,但目前環境看,一方面,國內需要落實好此前出台政策組合拳,讓政策紅利重返釋放;另一方面,國內經濟面臨複雜的內外環境,國內需要加強部門政策配合,提升政策效率,同時,要防範海外央行激進收緊潛在外溢效應和輸入性通脹壓力。
王好則指出,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存款餘額增速高於貸款餘額增速,以及M2-M1剪刀差擴大。在王好看來,兩個指標都表明企業和居民部門對未來經濟預期偏弱,前者意味着市場主體開始進行預防性儲蓄,投資和消費所佔比重下降;後者則顯示實體經濟中的投資機會減少,存款定期化,經濟活力較弱。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