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破局大豆進口依賴 需拓寬油脂油料進口渠道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財經

國際貿易環境複雜多變,大豆過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對影響民生的食用油、動物蛋白供應、廣大禽畜養殖業以及日趨擴大的寵物食品市場等,都容易帶來不確定的風險。

記者從多個大豆產業鏈環節瞭解到,長期來看,要解決大豆進口依賴問題,提升大豆種植水平和效率進而提高大豆供應自給率是根本;強化監測預警,擴大大豆進口渠道分散風險,提升進口效率勢在必行;而推動國人油脂消費結構轉變、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禽畜飼料配方等也有望成為未來趨勢和有效應對措施。

為促進中國大豆生產恢復發展,提升國產大豆自給水平,農業農村部從2019年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主要包括加強大豆優勢區生產能力建設,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加快構建以糧豆輪作模式為主導的綠色種植制度,逐步形成國內農業種植結構與國際農產品市場變化動態銜接調整的格局。計劃到2020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4億畝,平均畝產力爭達到135公斤,縮小與世界大豆主產國的單產差距,同時將國產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率分別提高一個百分點,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0%。

這一目標今年能否按期全面實現還有待觀察。

以大豆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四川產區來看,今年四川省要完成50萬畝大豆擴種任務,擴種的地塊多為長期以玉米為主要夏糧作物的土地,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間作模式)成為完成擴種面積、增產的主要辦法。

記者從四川省農業廳官方網站了解到,該間作模式下,每畝大豆產量可達120公斤、玉米產量600公斤,按照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如果單純種植玉米、大豆,要達成前述產量,需要耕地1.4億畝。四川省玉米常年種植面積為2000萬畝,絕大部分具備上述間作種植條件,這種高矮搭配的間作模式,可以大量減少耕地用量,同時減少地表蒸發和灌溉用水,通過遴選後,擴種地塊中八成以上可以實現機械化採收。與此同時,在政府和企業協調下,當地採用訂單農業模式,提前簽訂大豆採購協議,也能讓當地農民和專業種植户不愁賣,進而反向推動大豆擴種的良性循環。

糧油企業益海嘉裏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國家可進一步拓寬國內所需的油脂油料進口渠道,推動進口多元化。充分利用鐵路、海運等多種物流方式,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為市場提供更加多元穩定的油脂油料原料,如繼續開拓俄羅斯及中亞等“一帶一路”國家油脂油料資源。同時通過擴大種植面積等加大國產大豆市場供給,發揮國產大豆的蛋白含量高優勢,鼓勵加工企業通過精深加工發揮國產大豆價值優勢,實現國產大豆價值最大化挖掘。

隨着中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提高,居民食用油消費也在不斷升級,玉米油、稻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多品類油種使得行業市場趨於細分化,國人對於大豆油的消費佔比也有望縮減。

上述益海嘉裏負責人稱,如葵花籽油、橄欖油等可通過歐洲進口優質油源,有助於有效降低對大豆原料的依賴,此外,加強水稻循環經濟模式的開發,充分利用米糠研發生產稻米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豆油消費,相應減少大豆依賴。

他算了一筆賬:稻米油萃取自稻穀脱殼加工中產生的米糠,米糠含油率在15%左右,以全國年產約2億噸水稻作估算,可產生1600萬噸米糠。若這些米糠全部用於榨油,可產生230萬噸米糠油,進而加工出稻米油7萬噸,可增值約1.4億元,同時帶給全行業增值約46億元。相當於節約1300萬噸大豆,為國家節省約1.1億畝大豆的種植耕地。

“開發稻米油能夠在不與糧食爭地的情況下,降低對進口食用油原料的依賴,對提高國家食用油自給率、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益海嘉裏方面表示。

對於豆粕在飼料中的廣泛應用,有企業提出可以降低飼料的豆蛋白應用,提高中國高產的玉米蛋白替代等,同時繼續拓展和放寬飼料蛋白原料進口,如東南亞、印度和中亞等區域的原料,補充國內飼料和養殖企業對植物蛋白原料的需求。

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在4月8日的公司業績説明會上表示,疫情全球蔓延對其飼料業務影響相對來説不大,玉米、豆粕是飼料中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如果某一種原料短缺或價格上漲厲害,可以調整飼料配方。

“相比於現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那段時間其實更困難一些,但那一年已經逼得全行業發展出很多替代性原料的解決方案。對於養殖環節來説,飼料價格上漲之後肯定意味着成本上升,但相比當前比較高的豬價,飼料成本上漲的影響還在一個可接受範圍內。”劉暢説道。

該公司對記者表示,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剛開始那段時間正好是一個豬週期的低谷,豬價處於低位,飼料價格往上漲會遇到天花板,而目前豬價依然處在相對高位,所以飼料業務還有一定的漲價空間。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朱增勇對記者表示,2018年很多飼料和養殖企業已經開始調整日糧配方,尋求植物蛋白替代,目前來看可以通過調整日糧中蛋白粕含量,比如替換成一部分棉籽粕等雜粕,來減少豆粕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尤其是家禽日糧中豆粕的可調整比例更高,飼料日糧配方未來繼續探索調整的步伐不會停。

(信息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