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謝敏
公募基金費用一直是業內討論的熱點話題。
繼招銀理財推出新款產品後,因其打破了傳統公募資管產品的固定管理費模式,從而引發投資者熱議。近期,更有關於公募基金調降費率的討論持續傳出。
這裏補充一個知識點,在公募基金傳統管理費提取模式下,即使投資不賺錢出現虧損,基金仍要按1%-1.5%的費率收取管理費。這便導致了,當投資人虧損嚴重時,基金公司依然賺得盆滿缽滿的情況。對此,有投資者調侃道,“基民虧錢,基金公司賺錢”。
不過,隨着近年來理財產品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截至今年6月5日,已有超百隻公募基金開始下調管理費率。
基金產品密集降費
6月3日,創金合信聚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公告稱,自6月5日起,將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7%調整為0.3%,託管費年費率由0.2%調整為0.08%,C類基金份額銷售服務費年費率由0.4%調整為0.2%。
此外,亦有權益類基金宣佈降費。國融基金髮布公告稱,自6月1日起,旗下國融融泰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1.2%下調至0.6%。
上述基金的降費行為並非罕見現象。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5日,共有104只基金下調管理費率,平均降幅達0.3%。其中,中信建投聚利A/C是管理費降幅最大的產品,降幅達1.2%。
圖源:圖蟲創意
上海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池雲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一方面,基金公司下調費率對投資者來説具有積極意義,基金的投資收益會被更多地留存下來;另一方面,也需注意基金管理費率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通常而言,採用更為積極的投資策略的基金,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投研資源,而管理費率下調,很可能會侵蝕掉這方面的投入,最終會影響到基金策略的執行效果。”
那麼,究竟哪類基金產品在管理費率上有更大的下調空間?池雲飛表示,目前國內主動權益基金仍然能給投資者帶來非常可觀的超額收益,因此投資者更看重基金的投資方向、投資策略以及長期業績,而對基金的管理費率並不敏感。“不過,投資者對被動指數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將會越來越敏感,更低的費率有望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者。”
管理費收取模式的創新
一般來説,基金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主要收取四類費用,分別為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以及交易費。其中,管理費在費用規模上佔比最高,超過總收入的60%。
在收取方式上,收取固定管理費是公募基金多年的“行規”。
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基金公司在下調管理費率外,也在管理費模式上不斷創新,例如採用浮動費率的收費方式,即在收取固定管理費用的基礎上,超出業績的部分,基金公司按比例收取業績報酬。
看懂A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與傳統的固定費率模式相比,新模式更加靈活,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產品差異化。在浮動管理費率模式下,基金經理將更加註重產品的表現;同時,投資者也可以更好地享受投資帶來的豐厚收益。不過,這些新模式都是建立在透明、公正的基礎上,投資者也需要更加仔細地研究產品的投資策略和費率結構。
池雲飛表示,管理費收取模式的創新是國內基金市場不斷成熟、進步的表現。不過,任何一種創新都需要被市場反覆驗證,當前階段,暫未有數據證明採用浮動費率的基金產品能創造更好的收益。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固定費率模式大概率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