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3數字生態就業創業發展報告》發佈 數字人口紅利迎來高峯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財經

  中國青年網5月26日電 5月25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發佈《2023數字生態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當前青年在數字平台的就業創業圖景進行全面分析。報告認為,數字平台及其構建的數字生態穩就業促就業、就業結構調整和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得益於中國人口的高質量發展基礎,數字生態興旺蓬勃,對數字生態來説“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方興未艾。

  就業收入機會超5000萬個,青年佔比超過50%

  近年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催生出多個數字生態,這些數字平台憑藉網絡普及推廣、數字技術助力、進入門檻較低、從業條件便利等優勢,吸納大量勞動者進入就業創業,產生了就業創業的集聚效應。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青年羣體,在數字平台就業中成為一股中堅力量。《報告》稱,在微信數字生態的從業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人的就業比例在56.8%左右。其中,在小程序開發者和小程序服務商從業人員中青年佔比更是高達73.4%和67.1%青年人才已成為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在被調研人羣中,不少青年都身兼多“職”,成為“斜槓”青年已經是當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如曾經靠“一朵雲”在視頻號平台上爆火的趙東曉,他原本是理工科出身,曾在互聯網公司擔任客户端工程師,同時也是搖滾樂隊的鼓手和國家武術二級運動員,2022年8月,他在視頻號發佈手工製作一朵雲做寵物的視頻,3天漲粉46萬。之後,他創立了自己的創意工作室,開始了全職短視頻創作的職業生涯。

   

  視頻號@小獅日記《當你不得不養一隻寵物》

  青年在數字生態的活躍,一方面彰顯了年輕人對於新鮮事物接受程度高、學習能力強,另一方面也呈現出當代青年技能多元化、善於尋求靈活就業的特點。

  同時,《報告》也顯示,2022年,由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數字生態,共催生就業收入機會達到5017.3萬,較上年增長8.6%。其中視頻號衍生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1894萬個,同比增長41.2%;小程序衍生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1163萬個,同比增長38.5%。

   

  技術推動新職業湧現,近三成青年願長期投身數字行業

  受到技術變革和產品迭代的推動,近年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出新業態、新職業、新工種,直播帶貨、小程序開發者、私域運營、內容創作等新興崗位持續湧現。

  數字生態在催生就業收入機會的同時,也為青年創業帶動就業降低門檻、帶來發展機會。《報告》顯示,70.4%的青年創業項目中員工都是青年人。而青年對於數字生態的職業認可度也較高,《報告》顯示,65%認為數字經濟發展充滿機遇,48.6%的人認為數字就業是未來主流。其中,超過60%的兼職從業者有轉向全職數字就業的打算,近30%的從業者願意將當前從事的工作作為終身職業。

   

  可以説,數字生態職業能夠得到青年青睞,主因是數字化職業具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也促進了城鄉之間的流動性。《報告》顯示,青年人認為數字化職業的優勢在於“時間自由、自我實現、地點靈活”,而出身非城鎮的青年從業者佔比過半,目前卻有超過90%在城鎮工作。

  數字生態帶來的就業人潮流動性是雙向的,當前帶着數字技能回鄉創業、助力家鄉致富的青年也越來越多。視頻號創作者、90後創業青年劉澤華,在廣州、深圳等地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家鄉化州市高垌仔村成立了一家集水果種植、銷售、電商知識培訓等一體化的“新農人”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户+貧困户”的合作模式與扶貧對接,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户提供就業崗位,並免費向貧困户提供果苗和技術培訓服務。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納社員140餘户,合作社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過去的三倍。

   

  劉澤華所在合作社的農民在剝理智

  數字化方案提升靈活就業保障,數字技能學習需再升級

  由於數字化的應用能夠極大程度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擴大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的範圍,實現信息的透明化、暢通化,因此數字平台也在探索如何使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解決數字化就業中出現的問題,如靈活就業保障、職業技能學習等。

  不久前,杭州、嘉善等多地上線運營了零工小程序,幫助求職者極大程度地打破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截至目前,累計實現就業 11817人次。與此同時,這些小程序採用了“微工卡”的方式提供就業保障,作為微信支付推出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該工具覆蓋了蓋“入職-打卡-簽約-投保-領薪”全流程,能夠為每位求職者提供酬勞秒到賬、日結保險、線上簽約等服務

   

  靈活就業小程序產品頁面

  除了保障問題外,數字職業技能的培養也是當下青年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報告》顯示,67.2%的青年微信生態從業者認為,創新想法和創意在數字化職業技能尤為重要但與之形成對比,絕大多數青年人是通過自學(78.1%)及職業教育平台(48.2%)彌補數字技能不足數字技能獲取渠道不足是從業者面臨的主要困難。

  對此,數字平台也嘗試為更多青年提供技能的培訓。微信依託數字化能力打造了“好看鄉村”和“百縣千村萬人助農直播”計劃等,助力全國縣域和鄉村地區創新創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企業微信官方推出首個“私域專業”的專業人才認證私域增長師,致力於培育一批能夠為企業提供增長諮詢和私域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增長的專業人才。

  但這種點狀的數字技能知識培養還不足夠解決實際就業問題,《報告》中建議,要在教育體系中增設數字素養與技能相關專業、課程、配套讀物及實踐活動,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建立健全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在政府培訓項目中積極開發數字技能培訓項目,增加專項培訓補貼,加大對數字技能培訓支持的力度。

  中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在數字生態之中,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的現代化人力資源,正在加速推進諸多行業的現代化過程。乘着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東風,數字生態“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經濟發展動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