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怎樣轉起來
“餐飲、住宿、零售、旅遊、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暖心表述,給正在經歷困難的服務行業以信心和希望。
服務業是經濟“穩定器”。202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9%。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服務業持續承壓,至今尚未完全擺脱疫情影響。
“一系列紓困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將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企業經營預期,對提振行業信心、加快行業復甦起到支撐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水棲表示。
“現在關鍵是要把這些紓困政策儘快落地,不要讓好政策空轉。”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天津市委會副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金永偉表示,《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允許各地區出台有針對性的專項配套支持政策,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出台實施細則,確保政策精準傳導。
服務業恢復發展進程與疫情形勢息息相關。林水棲代表認為,要堅決防止“放鬆防控”和“過度防控”兩種傾向,要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之間的度,通過建立精準監測機制、提升精準識別能力、強化精準管控隔離,讓服務業不因防控層層加碼等受到限制。
服務業加快復甦的腳步,還得眼睛向內,靠自己“轉”起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杜明燕説,“面對疫情衝擊,服務業應冷靜思考下一步的轉型發展。”她表示,內生動力是發展的關鍵,服務業的三要素——產品、營銷和服務,重點應放在服務上,定製服務、個性服務、高質量服務,提升服務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表示,企業要着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進一步洞察消費市場變化,提高創新能力,積極優化供給,提高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以實體零售為例,在激烈競爭的態勢下,更應堅守主業,迴歸零售本質。做有創新的賣場、有感受的體驗、有温度的服務、有效率的組織、有活力的團隊,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這是企業經營的應有之義。”
金永偉委員表示,疫情期間傳統服務業出現許多新變化,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傳統服務業中的應用得到加強,給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服務業企業要加快提升軟硬件服務能力。硬件設施的改造需要適度超前謀劃,提前規劃佈局;軟件服務的提升更為關鍵,要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給消費者提供更舒適便捷的消費體驗,把部分海外消費需求有效引導回國內。”(經濟日報記者 張 雪 覃皓珺 辛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