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醫藥公司抗疫實力榜:18家企業盈利翻倍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財經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下的製藥行業,整體業績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樂觀。細分到各個企業的盈利上,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209家制藥企業的一季報均披露完畢。

從營業收入增速來看,僅有60家企業實現正增長,佔比約29%;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速來看,則有81家企業實現正增長,佔比約39%。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下的製藥行業,整體業績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樂觀。細分到各個企業的盈利上,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上述81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正增長的企業中,有18家依舊實現翻倍。具體來看,這18家企業中,有3家是科創板企業,4家是滬市主板企業,其餘的11家是深市企業。從細分行業來看,化學制劑企業佔了7家,化學原料藥企業佔了5家,另外中藥企業和生物製品企業各佔3家。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增速最快的5家企業分別是特寶生物、譽衡藥業、聖達生物、同和藥業和微芯生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235.97萬元、6.59億元、6242.75萬元、1579.08萬元、519.2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40.24倍、6.70倍、3.42倍、2.53倍、2.51倍。

那麼,上述18家盈利翻倍的企業,增長的動力從何而來?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有4家企業業績的增長,源於非經常損益項目的入賬,如譽衡藥業,主要是轉讓澳諾製藥有限公司股權收益。也有部分公司是仰仗政府補貼,如華北製藥,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97.24萬元,源於公司一季度收到一筆高達8235.61萬元的政府補助。

也有3家企業盈利翻倍,源於直接抗疫,分別是溢多利、太龍藥業和香雪製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大漲2.03倍和1.90倍以及1.61倍。

溢多利表示,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對下游需求增長影響,公司醫藥板塊子公司利華製藥疫情期間保持正常生產經營,糖皮質激素原料藥營業收入大幅增長,醫藥板塊業績取得較大增幅。太龍藥業表示,公司業績大增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藥口服液銷售大幅增加帶動利潤增長。香雪製藥表示,報告期內,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市場對公司抗病毒口服液的需求大增,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

此次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海外原料藥的產能供應遭遇較大挑戰,我國原料藥產業的優勢進一步凸顯,行業迎來量價齊升。這一次,在盈利翻倍的公司中,亦有所體現。

如聖達生物、同和藥業、博騰股份、奧翔藥業、億帆醫藥這5家原料藥企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大增3.42倍、2.53倍、1.92倍、1.70倍和1.20倍。如以主營化學原料藥研發和銷售的聖達生物為例,公司解釋稱,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復工復產較順利,在拓展高端市場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市場需求旺盛,同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工藝,從而使公司整體效益得到提高,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均超過上年同期水平。

另外,也有部分企業盈利翻倍增長,主要是克服了停工停產難題,業務實現穩步上揚。以海思科為例,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同比下降29.83%,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大增1.58倍。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在全國醫院門診及住院量有較大下降的不利情況下,報告期內,公司採取有效措施防控疫情,積極組織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給公司業績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大對終端的管理,合理控制銷售費用。

反過來看,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五家企業分別是興齊眼藥、ST康美、紫鑫藥業、未名醫藥以及利德曼,分別下滑10.82倍、5.52倍、4.90倍、3.86倍以及3.61倍。

這些企業業績大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營業收入下降所致。如未名醫藥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受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實施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人員流動及物流受限,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生產製造復工延遲,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實現利潤相應減少。

1月23日疫情暴發以來,截至3月31日,整個製藥板塊有77家企業股價累計漲幅實現正增長,但股價的漲幅,並不與業績完全對應。漲幅最大的前5家企業中,有3家企業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出現下滑。如國發股份,股價漲幅位列第一,達到74.89%,但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33.19%。

西部證券分析師馬雲濤在近期發佈的研報中表示,本次疫情對醫藥行業部分子行業有一定影響,整體來看,製劑生產企業、醫療服務企業和部分IVD企業均受到較大沖擊;零售藥店和血製品板塊受益國內疫情,業績有所加速。目前海外疫情嚴重,原料藥企業受益海外疫情,業績估值雙提升;而CMO企業收入主要來自海外,且項目訂單有一定週期,預計影響在報表端的體現將延後。整體來看,疫情不會影響醫藥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看好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零售藥店、疫苗等高景氣度細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