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上週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測,未來10年內人民幣將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報告指出,目前人民幣約佔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但分析師們説,到2030年可能會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令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的比重升至5%到10%之間,超過日元和英鎊。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面對多極化的世界,中國政府加強了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考慮到中國市場較其他地區的潛在回報率更高,海外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
“隨着前所未有的成熟市場財政和貨幣刺激,以及美聯儲較以往復蘇更為温和的路徑,我們認為,北京預計在疫情後的超低利率環境下,全球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報告預測,到2021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從現在的6.85升至6.6。而未來10年組合投資資金的重要性將超過外國直接投資(FDI),將有3萬億美元的組合投資資金流入中國。
“我們預期2020年,私人部門及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將連續第三年為中國市場帶來超過1500億美元的組合投資流入,凸顯了正在發生的轉變。預計2021年至2030年的年均投資額在2000億到3000億美元左右。其中流入A股和政府債券的金額分別為超過1000億美元、800億至12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國際戰略分析師詹姆斯·羅德表示,考慮到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股票與固定收益中跨境資本市場整合的增加、越來越多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交易,10年內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佔比5%到10%的目標並非不現實。
“這些都顯示全球央行需要增持更多人民幣作為儲備資金。”羅德説,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70家央行持有人民幣,較一年前增加了10家。
此外,報告提到了當前中美在經貿、科技領域的競爭中,美元的全球金融與支付中心地位為美國提供了結構性槓桿。“這表明中國有必要獲得資本並減少潛在的融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