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迎來送往!年內近20家A股上市銀行董事長、行長變更,“70後”加速補位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財經

銀行高層迎來送往的趨勢仍在持續。9月14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已有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廈門銀行、鄭州銀行、重慶農商行等19家銀行董事長、行長職位迎來變動,相較上年同期多7家。梳理發現,高管離任的原因多為任期將近、到齡退休以及工作調整等,另從接任者來看,年輕化的趨勢愈發明顯,“70後”逐步進入管理層“領航掌舵”。

高管變更頻繁

多家高管發生變更。9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開年至今已有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南京銀行、廈門銀行、鄭州銀行、重慶農商行、青島農商行在內的19家銀行董事長、行長職位的任職人員發生變更。對比2021年同期,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西安銀行、貴陽銀行等12家銀行董事長、行長職務變動,多了7家。

工作調整是今年以來各家銀行高管變動的主要原因。9月13日,廈門銀行發佈公告稱,因組織人事調整,吳世羣提出辭去該行董事長職務。為確保該行平穩運行,在新任董事長姚志萍的任職資格獲得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准之前,仍由吳世羣代為履行該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不久前,農業銀行也宣佈,因工作需要,張青松辭去該行行長等職務。據中國政府網消息,目前張青松已就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此外,華夏銀行、浙商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紫金農商行等銀行高管變動也均與工作變動調整有關。

除工作變動外,任期將近、到齡退休也是高管離任的重要原因。以鄭州銀行為例,該行9月13日發佈公告稱,因達到退出現職年齡,申學清辭去該行行長職務,董事會已審議通過聘任趙飛接棒。此前,重慶農商行也發佈公告宣佈,因年齡原因,劉建忠辭去該行董事長等職務,目前重慶農商行董事長一職已由原行長謝文輝接任。

談及銀行高管變動的影響,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上述銀行董事長和行長等核心高管的變動,有組織人事調整、到期退休以及個人原因等,多數調整屬於正常人事變動。銀行業監管嚴格,制度相對完善、治理規範,在正常範圍內的高管人員更迭,引入專業能力更強的人才,新陳代謝,對銀行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不過,董事長和行長等核心崗位的變動,往往會帶來後續戰略和人事上的部分調整,長遠的影響還有待市場檢驗。

“70後”加速補位

隨着“60後”逐步接近退休年齡,“70後”也逐漸進軍至銀行管理層“領航掌舵”。從接替崗位的高管來看,“70後”正成為補位的主力軍,這一趨勢在城商行、農商行中表現最為明顯。

例如,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因監管有關銀行關鍵崗位任職期限的規定及臨近退休年齡辭任後,景在倫接任,簡歷顯示,景在倫出生於1970年2月,有常年在中國銀行履職的經歷,先後擔任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膠州支行行長、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副行長、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等職務。

此外,寧波銀行羅孟波因個人原因辭去行長職務,接替者莊靈君也是“70後”,簡歷顯示,莊靈君出生於1979年7月,2019年10月起任寧波銀行副行長。再如,長沙銀行的新任行長唐勇出生於1978年11月,瑞豐農商行行長張向榮則出生於1977年12月。

對於“70後”逐步進入銀行高管層的原因及其影響,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70後”在銀行領域正是外部資源最充沛、個人精力還比較旺盛的階段,已經成為當前銀行高管隊伍的主力。介於金融從業者的退休年齡,“70後”也已經到了在總行唱主角的時候。相比於“60後”,“70後”銀行領導對於數字金融、現代金融更加了解,經歷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全過程,對中國金融發展的認知比較深刻,同時,在數字金融和線上金融方面,有更強進取心,因為更加熟悉相關金融應用。

迎來送往仍將持續

今年以來,銀行業高層密集迎來送往,從離任者的去向和就任者的背景來看,大多高管均是在行業體系內流動。

例如,此前因工作調動,張金良辭去了郵儲銀行董事長、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及委員職務,辭任後不久,張金良正式就任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而在今年8月獲批出任光大銀行董事長的王江,此前曾擔任建設銀行行長職務。

對於銀行高管多在體系內流動的原因,盤和林認為,輪崗是對銀行一把手的一次有效審計,能夠確保銀行高層保持清廉,同時通過內部流動,高管也能體驗不同的管理方法。

談及未來銀行人事變動的趨勢和建議,於百程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銀行業正處於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少銀行處於戰略調整關鍵期。借人事調整的機會,引入年輕化更有開拓創新性的領導層,更有利於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人才在各類機構之間也會多向流動。

“銀行應該進一步年輕化、技術化。”盤和林建議,未來除了在銀行體系內部尋找人才,還需要引入更多數字金融、互聯網金融的領導者,讓銀行適應當前金融需求場景的轉變,不再拘泥於同質化的競爭模式,為銀行業帶來一些創新和改變。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