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管理費超1400億元!基民不賺錢,基金公司卻賺大錢 | 上市公司年報大解讀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年報全部披露完畢。2022年,公募基金產品業績表現慘淡,整體虧損超過1.4萬億元。但基金公司從中計提的管理費超過1400億元,較2021年小幅提升。

隨着銀行、券商等持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披露,基金公司的營收成績單也“揭開面紗”。

易方達基金以38.37億元的淨利潤成為2022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淨利潤超過30億元的基金公司。此外,工銀瑞信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5家基金公司2022年淨利潤也超過了20億元。

當然,有基金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有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陷入虧損的泥沼。

6家躋身“20億俱樂部”

隨着持有易方達基金22.65%股權的廣發證券披露2022年年報,易方達基金的業績浮出水面。

易方達基金以38.37億元的淨利潤成為2022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淨利潤超30億元的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其管理規模密不可分。廣發證券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易方達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5728.1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7.83%;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合計10255.44億元,行業排名第一。

數據來源:2022年上市公司年報(魏來/製圖)

背靠工商銀行的工銀瑞信基金在2022年實現淨利潤26.78億元,位居公募賺錢榜第二名。

工商銀行年報顯示,2022年末,工銀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27只,管理年金、專户、專項組合660個,管理資產總規模1.72萬億元。

2022年,中信證券旗下的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74.75億元,淨利潤21.63億元,躋身公募賺錢榜第三位。廣發證券控股的廣發基金2022年實現總營收83.92億元,實現淨利潤21.34億元。

截至2022年末,廣發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12497.37億元,較2021年末上升10.63%;剔除貨幣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合計7052.90億元,行業排名第三。

此外,匯添富基金和富國基金在2022年均進入“20億俱樂部”,分別實現淨利潤20.94億元、20.66億元。

2022年,受股票和債券市場調整影響,以上6家頭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較2021年有所減弱,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於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收入一方面來自於管理費、申贖費等費用。當整個市場下跌的時候,會導致基金的總資產規模下降。另一方面,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投資者缺乏認購新基金的熱情,導致新增的基金認購份額也在下降。”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財經評論員張雪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公募基金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市場波動性增加,導致基金業績不穩定;投資者對於基金產品的需求減少,導致規模和管理費收入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導致費率下降等因素。

中小基金公司業績分化

一邊有基金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另一邊還有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陷入虧損的泥沼。

2022年,富安達基金淨利潤-5345.4萬元,同比下降281.41%,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1.49%。究其原因,南京證券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管理費收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入有所下滑。

同樣虧損超過5000萬元的基金公司還有紅塔紅土基金。紅塔證券2022年年報顯示,其控股的紅塔紅土基金在2022年淨利潤-5039.6元。報告期末,受公司產品策略調整和生命週期迭代影響,紅塔紅土基金管理規模下降,管理公募基金18只,管理資產總規模58.58億元,較年初減少36.92%。

此外,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中海基金、東海基金、南華基金、瑞達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2022年淨利潤告負。

不過,也有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依靠特色業務的發展實現了營收和淨利的雙增長。比如,方正富邦基金2022年營業收入2.55億元,同比增加41.27%;淨利潤0.27億元,扭虧為盈大增236%。

2022年,方正富邦基金管理基金份額509.19億份,同比增加58.73億份,增幅13.04%;管理公募基金資產規模499.85億元,同比增加46.52億元,增幅10.26%。

另外,浙商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基金公司在2022年度均實現營收和淨利的較快增長。

公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顯著,頭部的基金公司有更好的投研團隊、渠道能力等,在市場競爭中佔有優勢。個別中小型基金公司能夠在逆勢中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業績,是因為管理規模較小,更容易選擇一個賽道去突圍,實現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但是當規模大的時候,則很難實現。”黃大智表示。

公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凸顯,中小型公募如何突圍?張雪峯指出,公募基金公司之間的盈利能力分化嚴重,中小型基金公司要逆襲可能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產品創新和投資能力,提高業績表現;二是加強客户服務和品牌建設,提高客户黏性和品牌影響力;三是降低費率,提高產品競爭力。

管理費超1400億元

2022年由於市場震盪,公募基金產品整體並沒有實現正收益,近三年同期數據中首次出現虧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產品整體虧損1.46萬億元。

雖然公募基金產品整體業績表現慘淡,但是基金公司從中計提的管理費較2021年小幅增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費1458.89億元,同比增加約2%。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魏來/製圖)

作為管理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2022年管理費用超過百億元,讓其賺得盆滿缽滿。廣發基金緊隨其後,2022年管理費用超過70億元;富國基金和華夏基金管理費用均超過60億元;匯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管理費用均超過50億元。

對於這種“基金公司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張雪峯認為是行業存在的問題,需要通過加強投資者教育和監管力度來解決。

“從趨勢上看,不管是權益類還是債券類基金,管理費率均呈現下降趨勢。從海外經驗來看,美國各類基金產品費率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市場競爭、規模效應和被動投資盛行。這也解釋了債券類基金費率下行速度為何高於權益類產品,因為債券類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佔比較高,規模效應也更明顯,機構對費率的話語權更重。而權益類產品波動較大,投資者更看重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對管理費率的敏感性相對較低。”華寶證券研報指出。

展望未來,華寶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公募基金降費讓利是大勢所趨,以投資者為中心是行業長久策略:首先在淨值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和轉型後的券商資管的費率模式可能相互借鑑,最終讓利於投資者;其次,降費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降低基金運作成本,提高投資者收益,最終是為了優化投資者體驗,同時倒逼管理人提升研究服務價值以及倒逼銷售機構完善以客户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能力;最後,降費對於FOF(基金中的基金)、公募投顧等組合配置模式的成本控制也大有裨益,能夠更好與個人養老金政策相對應,給公募基金創造了提供養老金融服務的條件。

記者:魏來

編輯:陳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