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家公司因商譽減值導致2020 年業績鉅虧!
虧損24億元-34億元,金一文化收深交所關注函
金一文化1月25日晚間發佈公告,預計2020年淨虧損23.95億元-3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6196萬元。公司對前期收購臻寶通、金藝珠寶、捷夫珠寶、越王珠寶形成的商譽進行系統性減值測試,均出現減值跡象,綜合客觀因素和未來業務發展判斷,公司擬對以上子公司所在資產組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
對此,深交所火速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説明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依據,公司為收回應收賬款採取的措施,並説明公司是否存在調節利潤,進行財務“大洗澡”的行為。
1月25日,金一文化下跌4.04%,報收2.85元/股,較2020年年初股價跌去一半。公司當前總市值為27億元,也就是説,其2020年的淨虧損值很有可能超過公司當前市值。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有股東34261户。
天安財險計提大額減值,西水股份預計去年虧損超87億
西水股份1月25日晚間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7.3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56.20%左右。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0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71.2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47.72%左右。
公司本次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是本期上半年天安財險對投資資產計提大額減值,以及自2020年7月17日起不再將天安財險納入合併範圍,對天安財險會計核算方法由長期股權投資轉換為金融工具核算所致。
1月25日,西水股份全天下跌5.97%,報收4.57元/股,較2020年7月最高股價已跌去近七成。公司當前總市值為50億元,2020年淨虧損接近上市公司市值2倍。
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股東户數較上期增長近六成,目前有股東113345户。
二三四五計提商譽超10億元,股價一字跌停
24日公告因商譽減值業績預虧的二三四五,資本市場已經給出態度。
1月24日,二三四五披露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8.06億元-9.98億元,同比下降206.23%-231.53%;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4元-0.17元。同時,由於二三四五互聯網信息業務商譽存在減值跡象,擬計提減值準備11.96億元-13.48億元。
受此消息影響,1月25日,二三四五開盤跌停,全天未打開跌停板,收盤時跌停封單仍有198萬手,股價報收1.95元/股,總市值為112億元。
商譽減值致多家公司2020年業績預虧
按照規定,A股公司將在1月31日前發佈2020年度業績預告,如業績虧損、扭虧或業績變動超過50%,均須披露業績預告。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月25日,共有1281家公司發佈2020年業績預告,其中,167家公司2020年業績可能為虧損。
梳理發現,商譽減值是多家企業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例如:
近日備受關注的愛迪爾、金城醫藥,兩家公司分別預計虧損8.46億元– 9.5億元,4.5億元-5億元,而爆雷原因則均與併購重組失敗有關。
另外,1月20日,吳通控股公告,公司對收購的國都互聯及摩森特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83億元,預計2020年公司淨利潤虧損5.45億元–5.68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5.56億元–5.79億元。剔除商譽減值因素影響,2020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1500萬元-3800萬元。
1月18日,高偉達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公司淨利潤由2019年盈利1.34億元轉為虧損,虧損金額預計為5.32億元-6.88億元。2020年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在6.45億元和7.94億元之間。若扣除上述商譽減值準備影響和業績補償款影響,公司淨利潤預計為8100萬元至8800萬元。
截至2020年三季報,A股全市場商譽總量合計1.28萬億,較2019年三季度的1.39萬億規模略有下滑,但部分上市公司和行業板塊商譽壓力仍不容小覷。
從上市公司看,商譽規模超過100億的公司共有11家,其中美的集團商譽規模最高,為289.28億元,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濰柴動力(242.51億元)、海爾智家(233.44億元)、中國平安(212.24億元)、世紀華通(206.48億元)。
從行業分佈上看,醫藥生物、傳媒、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是商譽最高的板塊,商譽規模分別達到1508.19億元、1226.05億元、1080.44億元、942.63億元、879.43億元。
從商譽佔總市值比例來看,截至1月25日收盤,有5家企業商譽規模佔總市值比例超過了100%。分別是:海航科技、數知科技、錦泓集團、克勞斯、國創高新;比例分別為206.57%、156.65%、150.17%、107.86%、105.2%;五公司商譽規模則分別為153.24億元、61.86億元、18.27億元、35.32億元、32.2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2018年A股商譽減值創下歷史新高後,市場產生極大關注,2019年商譽減值壓力已得到緩解,但仍有較高商譽需進一步消化。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實體經濟遭遇重創,2020年年報中商譽減值壓力或再度來襲,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