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文 | 藍海億觀網

近年來在風口上一路高歌的Shopee,正迎來“水逆之年”。

一批老賣家正在悄無聲息地離開這個東南亞第一平台;大股東騰訊減持Shopee母公司Sea Limited的股份;2月14日,母公司股票開盤就暴跌20%。

與此同時,Shopee在印度、巴西擴張之路,接連受阻。

本文中我們將探討:

●是什麼讓一批老賣家撤離Shopee?

●2021年Shopee頻頻擴張,卻屢被阻撓?

●連年虧損的Shopee,真的“虛”了嗎?

01 流量斷崖,老賣家清退老店轉行

無論是否願意承認,近半年來,各大媒體、論壇對Shopee的討論度正在慢慢“降温”。

賣家對Shopee的熱衷程度,也在慢慢減淡。一批原本在Shopee上“開疆拓土”的老賣家,也在通過各種形式,退出Shopee。

賣家洛天向《藍海億觀網egainnews》反饋,就在這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他已慢慢將手頭上百個馬來本土店鋪或關閉,或轉給朋友了。

截至年前,洛天將最後90個店鋪打包送給友人後,徹底退出了Shopee平台。

“最高峯的時候,我手握170個店鋪,如今每月營收7000元到10000元,單店月營收41元!這樣的生意有啥意思?”

洛天做的是本土店鋪店羣模式,用虛擬海外倉發貨。

就在2021年,一大批本土店鋪被Shopee關閉,洛天的店鋪也受到了波及。但當時情況並不嚴重。

隨後,洛天開啓了預售模式,沒想到剛開沒多久,所有預售店鋪都被封號了。雖然還剩下一部分店鋪,但心灰意冷的洛天,還是選擇退出Shopee。

相較之下,從2019年就開始運營蝦皮店鋪的陳女士,則體會更加深刻。

兩年前,陳女士的店鋪運營得紅紅火火,年營收超過500萬不成問題。就在2020年雙十一當天,陳女士某個店鋪單店當天出售了227單,成交金額達9.33萬元。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然而,隨着流量變貴,價格“卷”得越來越厲害,陳女士默默降低開店數量,截至2021年6月份,已經以運營培訓業務為主,而Shopee店鋪一再減持。

目前,陳女士已經清空所持有的店鋪,轉行做其他業務了。

陳女士退出Shopee的原因,有一部分跟洛天一樣,都是本土店鋪被封號。另一部分原因,也是隨着Shopee政策越來越收緊,早期紅利逐漸消失的緣故。

2020年10月底,Shopee公佈了一則《失聯賣家處理辦法》聲稱,如果未能通過賣家留下的聯繫方式聯繫到賣家,將對店鋪進行凍結、中止或終止其交易。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對該處理辦法,陳女士一度抱着比較輕鬆的心態看待。

她表示,這則公告明面上是針對店羣賣家,實際上還是針對業績不好的賣家。只要店鋪數據好看,平台是捨不得動手的。

起初情況確實如此,陳女士依舊做得順風順水。

但平台對賣家的規範,還是慢慢嚴苛了起來。以致最後,在多個主要店鋪被封號之後,陳女士不得不面對現實,或許Shopee已經沒有當初那樣“好賺錢”了。

退出,及時止損,是陳女士的選擇。

對於本土店鋪的困境,部分賣家表示“深有體會”。

賣家Ann表示,做印尼本土店羣模式,優劣很明顯。物流方面,既是優勢,又是劣勢。

優勢是發貨速度確實快,下單兩天基本就能到貨。

劣勢則是風險非常高。

一方面是沒有時間測款,一旦遇到爆款產品,空運成本太高,海運來不及,容易因斷貨而錯過。

而另一方面原因,與上一個原因一脈相承。為避免錯過爆款,在當地租賃海外倉後,每個上架產品都要至少備足一個月的貨量。一旦產品滯銷,那就是一倉庫虧光。

相比之下,老老實實做跨境店,雖然物流配送效率低,但相對風險也低。

廈門賣家藏卓退出Shopee,則經過了很漫長的一段掙扎。

幾年前,他在深圳與朋友合夥,開了Lazada、Shopee店鋪,主攻台灣站和泰國站。

從一開始,藏卓就對經營難度有深刻的認知。

“一水之隔的中國台灣,60%以上消費者網購選擇COD(貨到付款)模式。”

這是個巨大的痛點,COD模式,意味着平均回款週期要30天,藏卓的公司從一開始,就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

幸運的是,泰國COD模式簽收率高達85%,中國台灣高達90%,相較於馬來、印尼等站點,還是要高很多。

但作為Shopee最早開設的站點,中國台灣站從很早開始,就必須充當“老大哥”角色,承受比其他站點更加嚴苛的規範要求。

2018年7月,Shopee對中國台灣站的賣家提出做到“7天無理由退貨”;

2018年10月,調整了listing數量規範,做出了限制;

2019年1月,規定訂單未完成率,以及訂單延遲發貨率,達到5%或10%,並且訂單數量達到20單,將會對店鋪記2分懲罰。

更過分的是,在一些扣分項上,中國台灣站點跟其他站點進行了區別對待,比如因違反知識產權導致商品被刪除,其他站點將被記1分或2分懲罰分,但台灣站點會被記2分或3分懲罰分。

日漸萎縮的流量,讓藏卓筋疲力竭。

最終,藏卓在2021年年中,退出了Shopee。

當然,老賣家的流失,也並不僅僅只是上述原因,還有部分賣家因為私人原因出售自己的店鋪。比如下圖中的賣家,因為家裏有事,兩個本土賬號連同6萬庫存一起,2.6萬元出售賣掉。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老賣家的流失,新賣家進來,來來去去,或許是每個平台的常態,各個平台都要經歷的。

但對Shopee來説,對賣家實施的一系列重拳,或許有些“操之過急”了。事實上,也由不得Shopee不急,因為冰冷的“刀鋒”,已經抵在了脖子上。

02 拼多多買進,蝦多多賣出,連年虧損,毛利率為負數?

Shopee能夠在GMV上力壓Lazada,制霸東南亞,很大程度上是靠“燒錢”換來的流量。

為了引流,Shopee前期甚至不惜引導賣家出售低價產品。

Shopee賣家畢猛就坦言,蝦皮商家太多,價格戰十分激烈。許多中介抱着收割一波韭菜就走的想法,忽悠了不少人入駐。按照蝦皮的售價,應該改名叫“蝦多多”了。

而賣家娟兒更詳細地爆料,蝦皮上很多都是拼低價,賣便宜貨。一大票賣家的做法就是“拼多多買進,蝦多多賣出。”

低價,是Shopee給買家與賣家雙方共同的印象。也因為低價,Shopee在東南亞市場上的流量之戰中無往不利。

但低價的後果,就是連年虧損,甚至是採用“虧本引流”這種“七傷拳”,傷人先傷己。

賣家供應的產品價格低,就意味着總體售價被壓制,無法有太大的規模和太高的佣金抽成。這就導致了Shopee一直處在虧損狀態。

據Sea財報顯示,從2016年成立以來,Shopee一直就處在虧損狀態。從2017年開始,虧損就一直在擴大。

2018年一季度,Shopee虧損約2.16億美元,同比擴大三倍,2019年三季度虧損約2.54億美元,同比擴大18.1%。(數據源:彭博社)

虧損並不可怕,亞馬遜成立以後也一直在虧損,直到2015年第二季度才扭虧為盈,距離其成立已經過了10餘年。

Shopee被迫對標的拼多多,也在前幾年持續處於虧損狀態。

但Shopee的虧損,帶有很極端的“不健康”狀態。

在2019年之前,Shopee的毛利率均為負數,一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才勉強轉正,達到0.6%。而2019年全年毛利率為-10%。

同樣被視為低價、廉價品平台,拼多多雖然也處在持續虧損狀態,但是拼多多毛利率在76%左右。對比之下,就可以知道為何説Shopee的虧損是“不健康”狀態了。

這種虧損狀態不僅僅Shopee在保持,其母公司Sea整體都處在虧損狀態。

Sea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淨虧損,2021年上半年淨虧8.55億美元,第三季度,Sea淨虧損擴大至5.69億美元。(數據源:Sea財報)

以低售價來引流,Shopee確實在東南亞流量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健康的資金流,讓其處在“危險”“緊繃”的狀態。

另一個重要影響,則是資金流的不健康,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其線下基礎建設,比如物流服務方面。

Shopee有自建物流。根據其官方信息顯示,目前自建物流SLS已經覆蓋全站點。

但對賣家來説,這個自建物流體系,可能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據賣家傑西反饋,SLS是其見過的“最複雜”的物流,單站點尾程配送,會顯示多個物流商。同一站點的不同訂單,物流貨物狀態會更新不同的物流ID,比如馬來站點就會有Poslaju、ABX、NJV幾個尾程物流。

並且,追蹤訂單時候,如果向客服提問,客服也無法查詢,需要轉接熱線,而熱線永遠接不通。

賣家艾力也反饋過,Shopee的東南亞物流十分昂貴,已經到了賣不起的程度。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就斷定Shopee在物流建設上“滯後”,但對於賣家來説,這樣的體驗顯然是不好的。

目前消費者或許會被Shopee的低價所吸引,但沒有良好的平台生態,即便在流量上暫時跑贏其他平台,也難免會有“力有不逮”的一天。

03 印度站被查,巴西站被“徵高税”

2021年,Shopee大舉擴張自己的版圖。

3月份開通墨西哥站,6月份開通哥倫比亞站和智利站,再加上2019年開通的巴西站,Shopee對拉美的大布局初步形成。

不僅如此,8月份,路透社消息稱,Shopee在大舉招募印度站賣家,有意進軍印度市場。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不過,“大舉擴張”之路,很快迎來了轉折。

2021年8月底,剛剛進軍印度市場不久,Shopee就迎來了第一波打擊。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要求調查Shopee在印度的情況。其中特別提到了騰訊持有其母公司Sea25%的股權,Sea或要被視同為中國公司。

印度抵制中國APP的行動仍在進行,Shopee在印度的擴張,無疑遇到了巨大的阻礙。

及至2022年1月,印度第一信息報告FIR對Shopee India提起訴訟,聲稱Shopee在印度銷售來自中國的假冒偽劣產品。Shopee在印度的4名高管被立案調查。

對Shopee來説,想要在印度發展,擺脱“中國標籤”,成了迫在眉睫的一大挑戰。

或許正因如此,今年1月4日,騰訊才會減持其母公司Sea的股份。但這一舉動,並未阻止印度對Sea的進一步封殺。

2月14日,印度再度下架一批中國APP,其中包括Sea旗下的遊戲Free Fire。

對於Shopee來説,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大金主騰訊的持續減持,已經讓資金漏洞百出的Sea頭疼不已,印度擴張的步伐又被阻礙,Sea及Shopee在印度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讓Shopee寒心的,還不僅僅只有印度市場的敗退。

2019年Shopee開設巴西站之後,其APP下載量一度霸榜拉丁美洲。2021年其市場下載量更是持續增長。

但這樣的增長速度,也遭遇到了危機。

2022年1月25日,彭博社報道稱,Shopee在巴西的快速增長,已經嚴重威脅到當地零售商的正常經營。

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的説法,2021年,37%的拉美消費者將Shopee排進了心目中的購物聖地前三名,比2020年高出了6%。

Shopee在巴西的發展,讓當地零售商的利潤受到了嚴重衝擊。Americanas、Magazine Luiza、Via等零售商2021年銷售額下跌至少58%。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為此,巴西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其中包括將跨境電商產品關税提高至60%,同時需要支付17%-25%的流轉税。

如此一來,賣家在巴西的成本急劇提高,售價不得不上漲95%以上。

與此同時,巴西聖保羅消保機構也要求Shopee為產品提供產地證明,這些證明、政策都會變相加到賣家頭上,增加賣家出售產品的難度。

以往靠着“低價利器”在市場上無往不利的Shopee,開始呈現了頹勢。

事實上,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Shopee的GMV增長就出現了頹勢。

2020年第二季度,Shopee的GMV達到80億美元,同比增長109%;2021年第二季度,Shopee的GMV達到150億美元,同比增長87.5%。

東南亞存量市場已經無法給Shopee帶來太多的增長,因此將目光投向拉美、印度的Shopee,卻被現實“迎頭痛擊”。

對連年虧損的Shopee來説,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本就靠着“燒錢”“引流”取勝的Shopee,原本站在風口上。但是這個風,已經漸漸有“停風”的跡象了。

做電商平台,就像參加“馬拉松”,前面100米領先只要靠速度就行。但若要一直保持領先,靠的是體力,靠的是身體素質。風口漸靜的情況下,Shopee是否已經露出了“虛態”?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92 字。

轉載請註明: 蝦皮”水逆”:關掉500萬級老店,一批老賣家出走Shopee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