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磅!首份科創板股權激勵深度報告發布:高科技龍頭是怎麼做激勵的?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財經

被稱為“造富神器”的股權激勵,如今已逐漸成為高科技企業的標配。

自2019年7月開市至2020年年底,科創板已經有67家科創板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佔到科創板上市公司總量近三分之一。那麼,這些科技巨頭們又是如何激發創新力的呢?

2021年1月28日,《第一財經中國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報告》重磅發佈,該報告由第一財經科創研究中心主編、上海榮正投資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正諮詢”)提供戰略支持、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徐華擔任顧問,是全市場首份科創板股權激勵深度報告。

《報告》不僅對股權激勵在科創板實施情況進行了整體畫像,還對極具代表性的9個企業案例進行了深度剖析,首次向市場打開了股權激勵計劃背後的設計“黑箱”,為科技企業完善激勵機制提供參考,為監管層改進規則提供細節支撐。

2020年10月下發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指出:“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制度,在對象、方式、定價等方面作出更加靈活的安排。”而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目前證監會正在推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辦法的進一步修訂。

股權激勵“羣像”

2019年,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橫空出世”,肩負起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實驗田”的作用,在諸多規則上進行了突破與創新,股權激勵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科創板股權激勵規則的突破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新增設“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提高股權激勵實施的便利性;二是擴大可激勵對象範圍,單獨或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也可納入激勵;三是取消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交易均價50%的限制;四是將上市公司在有效期內的股權激勵計劃所涉及的股票總數限額由10%提升至20%。

相較原有的規則,科創板股權激勵規則更具靈活性、貼合科創企業發展需求,企業在股權激勵實施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操作空間。在業內看來,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創板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積極性。

2019年7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下稱“統計期間”),在科創板21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7家上市公司公告了70期股權激勵計劃,其中樂鑫科技、晶豐明源、航天宏圖各公告了兩期股權激勵計劃。

《報告》發現,統計期間內,科創板股權激勵覆蓋率已經達到31.16%。同期,滬市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的覆蓋率僅分別為7.89%、5.71%、11.36%。相較而言,科創板成一枝獨秀。

從行業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披露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最多,為36家,共推出38期股權激勵計劃,這其中又數半導體行業居多。

從採用的激勵工具來看,67家上市公司公告的70個股權激勵方案中,僅2家公司的2個方案採用了“第一類限制性股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方式,其餘65家公司的68個方案均使用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方式。

激勵對象上,70個已公告的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佔公司總人數比例的平均值為24.02%,是2020年A股全市場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佔總人數比例平均值11.17%的兩倍多。

科創板股權激勵制度打破了授予價格限制,以股權激勵授予價格佔計劃公告前1日交易均價比例來看,有41家公司的價格低於5折,佔全部股權激勵數量的58.57%;另有,29家公司的折扣在5折以上。

考核指標上,除了傳統的業績考核,部分科創板公司股權激勵將創新性納入考核體系,比如研發項目、項目產業化、專利情況等。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激勵方案使用了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考核指標。

6個“之首”與3個“之最”

科創板作為股權激勵制度創新的試驗田,許多企業都在某個領域推動了規則的前進和突破,創造了各個領域的之首或之最。基於對上市公司激勵實踐的深度瞭解,《報告》選出6個“之首”與3個“之最”。他們分別代表了某一個類型,而具體激勵計劃設計的背景及思路,請見報告全文。

樂鑫科技——科創板首單股權激勵,開實踐先河。2019年9月24日,樂鑫科技在科創板開市僅兩個月後,便公佈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科創板股權激勵領跑者。

中微公司——半導體巨擘,科創板首單“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激勵。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後首期激勵計劃最大的特點是,在推出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同時還推出了一個面向公司6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

芯原股份——科創板期權帶過IPO首家行權條件成就,為後來者形成示範。芯原股份於2020年8月18日在科創板上市,根據上市前期權帶過IPO計劃,公司成功上市即符合首批次期權的行權條件,由此該公司成為科創板首家期權帶過IPO行權條件成就的公司。

晶晨股份——首創科創板“不同激勵對象不同授予價格”。該公司根據激勵對象司齡和職位重要性不同將激勵對象分為兩類,並分別給予了不同的授予價格。

天準科技——科創板首家及唯一既實施員工持股又實施股權激勵。2020年4月公司披露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並於當年6月完成股權授予。2020年9月公司披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告,並於當年10月完成持股計劃非交易過户完成。

君實生物——科創板首家A+H且未盈利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在2018年底完成H股上市之後,君實生物於2020年7月15日登陸科創板。上市僅2個月,公司便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寒武紀——“未富先分”,科創板最“激進”股權激勵。在上市之前,寒武紀實施了5次股權激勵。登陸科創板4個月後的2020年11月28日,寒武紀又推出上市後首份股權激勵計劃。此次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價格折扣低,激勵力度高。而寒武紀目前尚未盈利。

瀾起科技——約等於全員持股,激勵範圍廣度創科創板之最。瀾起科技股權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涉及的激勵對象共計306人,佔公司員工總數316人的96.84%,幾乎覆蓋所有員工,其激勵範圍廣度是目前截止的科創板之“最”。

石頭科技——股權激勵定價折扣創科創板之最。石頭科技股權激勵授予價格為首次公開發行的發行價的20%,佔前1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13.88%、佔前2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13.07%、佔前60個交易日交易均價的13.76%。

尚存的問題及建議

從科創板的企業實踐可以看出,股權激勵被日益重視有其深厚的現實背景。

比如,半導體行業、創新藥研發等領域,行業內股權激勵普及度較高,科技企業為了穩定人才、吸引人才,股權激勵已是必選項而非可選項;再比如,行業領先的科技企業需要國際化先進人才,而這些人才多受到硅谷文化影響,對股權激勵有習慣性需求等。

事實上,從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僅過去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科創板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的效果如何,目前尚不足以進行完整評價。但是,在規則及實踐方面,可以看到,還有不少待磨合及完善之處。

比如期權帶過IPO的個税問題。《報告》建議,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目前期權帶過IPO公司所面臨的實際情況,通過採取遞延納税等措施,幫助實施期權帶過IPO計劃的上市公司,以助推企業真正實現激勵員工的初衷。

還有外籍激勵對象問題。《報告》建議,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互通有無,幫助外籍激勵對象解鎖實操層面困難,幫助上市公司真正能夠吸引並保留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

股權期權/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行權有效期/歸屬有效期問題也備受關注。《報告》建議,考慮採納國外資本市場的做法,即取消“後一行權期的起算日不得早於前一行權期的屆滿日”這一規定,允許達到行權條件的股票期權在期權計劃的整個有效期內均可以行權。

最後,為了市場的進一步規範和管理,《報告》還建議,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出具意見的證券中介機構和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或通過監管機構備案,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保證所出具的文件真實、準確、完整。

“股權激勵,在中國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明清兩代的晉商和徽商都是善用股權激勵的典範。”徐華認為,科創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五個關係”需要兼顧。

一是,在設計激勵計劃時,照顧到員工風險規避的需求;二是納入股市波動對員工激勵的影響,主要方式包括壓低認購價格使得暴跌也能產生激勵,延長歸屬期限制使得暴漲也能緩解“一夜暴富”的過度激勵;三是因企制宜,充分考慮高科技公司的特點,因為除直接業績指標外,間接業績指標也可形成激勵效果;四是針對個人指標的考核,應權衡短期結果獎勵與長期整體獎勵;五是平衡股權激勵的廣度、深度與公司控制權的關係。

見習編輯: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