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焦點訪談丨頂住壓力,來之不易的0.7%有何深意?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財經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在最近公佈的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中,外貿指數十分亮眼: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7%。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尚未結束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非常難得。回顧過去五年,整個“十三五”期間,中國外貿經歷了多次衝擊和考驗。外貿行業是怎樣尋找出路,鍛造韌性的呢?

-6.5%,-0.2%,7.5%,它們分別對應的是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外貿進出口增速,從一季度大幅回落,到二季度止跌企穩,再到三季度的全面反彈,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尚未結束之時,這樣的表現超乎預期。

復工復產、減税降費、“六穩”“六保”,這些媒體上出現的高頻詞彙無不透露出2020年疫情之下,中央對於穩住外貿基本盤的緊迫感和行動力,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給外貿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為國民經濟,特別是外貿的快速復甦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全球主要的貿易大國,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一直受到外部環境的衝擊和考驗,也屢次渡過險灘,除了政府及時而有力的政策幫扶,中國外貿產業日益增強的韌性,被認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公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隨後頒佈的《對外貿易發展的“十三五” 規劃》中,並沒有設定規模增速的量化指標。這反映出決策者對於當時國際大環境和國內發展潛力的判斷。2015、2016年世界貿易額連續出現大幅萎縮,受此影響中國外貿增速已經連續三年未達到既定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外貿體量到達了一個歷史高位。

“十三五”之初,儘管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世界第一,但是加工貿易佔了近40%,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我國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出口產品主要依賴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組裝環節,尤其是隨着我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斷上升,製造業傳統的比較優勢明顯弱化。我國對外貿易雖然規模增長快,但質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這成了我國外貿行業面臨的一座大山。

如何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突圍,並迅速確立競爭優勢?打造自主品牌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力點。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2019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1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4年位居全國第一,更重要的是,新業態新動能在“十三五”期間,繼續保持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本土品牌製造業企業在這幾年脱引而出,迅速佔領全球高端市場份額,其產品的每個生產環節和重要部分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一款由廣東東莞某自主品牌生產的智能牀墊,設計來自意大利的研發中心,彈簧、乳膠等配件來自於全球知名的供應商,產品賣到全球后,大部分利潤都留在了中國企業自己手裏,這與此前,設計和品牌都來自國外,中國企業通過代加工,賺取微薄利潤的加工貿易有了本質區別。“十三五”期間,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把更多的投入放在了產品設計和研發上,實現着轉型升級上的突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餘淼傑: 我國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在不斷提升,這是我國外貿方面提質明顯的一個特徵。以深圳、東莞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在研發創新水平上,創新佔GDP比重佔達到4.1%,高於歐美國家2.1%。

“十三五”期間,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讓中國外貿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速,2019年,僅機電產品的出口佔比就提升至58.4%,除了貨物貿易的結構優化,中國服務貿易額也穩步攀升,服務進出口規模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二,優化的外貿結構讓外貿質量進一步提升。

回顧“十三五”期間的全球貿易環境,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抬頭成為一大挑戰,2018年,作為現行國際貿易體系的主要締造者,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的美國,主動挑起了多輪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給中美經貿關係,乃至全球經貿領域秩序帶來極大衝擊,中國除了積極利用現有規則進行果斷應對,外貿區域結構的優化成為抵禦風險的重要環節。

2019年,中美之間因經貿摩擦,雙邊貿易額大幅下滑了1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當年整體外貿額卻依然增長了0.5%,出口甚至創下了250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分佈廣泛的對外貿易伙伴正是這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 2016年,對新興市場出口佔比僅有46%,到2019年已經提升到了51.5%,對新興國家出口是在大幅增長的,也降低了中國外貿的風險。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進出口穩步增長,1月至8月雙邊貿易額為4165.5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東盟已經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此同時,包括東盟十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預計將在今年超過30%,隨着新興市場在中國外貿份額中的提升,以及更多元的區域經貿合作機制,中國的出口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安全健康。

“十三五”期間,受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等趨勢的影響,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低迷,而我國利用外資卻逆勢增長,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2016—2019年中國吸收外資合計達5496億美元。與此同時,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在揭牌成立僅一年的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加速建設,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與中國銀行籌備設立合資理財公司,外資出資比例佔到55%,這是我國首家由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

2013年,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誕生,開啓“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新探索。隨後,自貿試驗區也擴展到更多的省份,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自貿試驗區迅速擴容,總數已經達到21個,形成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格局。不斷擴圍提質的自貿試驗區展現出我國擴大開放的新作為,也彰顯了我國以擴大開放應對外部挑戰的底氣和定力。

2020年,我國繼續自主降低關税;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國版負面清單已縮減至33條。同時,我國持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排名中從2018年的第七十八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三十一位。“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中國外貿繼續提質增效,打造高水平開放新格局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歇。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從數字來看,佔比已經減少,而質量卻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面對自身結構性矛盾和國際形勢的風雲突變,外貿企業積極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競爭力。國家也在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開放水平和開放質量全面躍升,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之時,不僅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更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邁上新台階。打造新發展格局,我們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也需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外貿在國民經濟中依然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