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忽略“清盤風控”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對於不少基民來説,除了“無新可打”的所謂戰略配售基金,還會買到名不副實的基金,難免被“涮”。其中,導致基民退錢最常見的情形是基金募集失敗。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11日,已有19只公募基金募集失敗。對此,金牛理財網分析師宮曼琳認為,新基金髮行市場頻現募集失敗,説明發行市場在分化並走向成熟,已沒有必要發行“同質化”嚴重的新基金。
那麼,發行失敗的基金產品後續怎麼處理?對於基金產品自身而言,合同無法生效的基金需要轉型後重新進入募集流程。對於基民而言,要麼接受募集失敗的基金轉型,要麼根據相關合同,一般在30個工作日內收到原路返回的資金;逾期情況下,基金公司可能加計商業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
與基金募集失敗相比,基金清盤對於投資者資金管理難度影響更大。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11月11日,今年已有159只基金清盤,超過去年全年數量。
基金清盤是指基金資產全部變現,將所得資金分給持有人。簡單來説,就是市場上已存在的公募基金不再存續,基民不得不被迫終止持有該基金,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定會帶來資金損失。基金清盤的條件有幾方面: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不滿200人,且已持續60個工作日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就算基金清盤,基民的錢仍在,一分也不會跑掉。基民持有基金時,每年都要從資產中直接扣除一筆不小的費用。這筆費用叫託管費,由託管銀行收取。支付了這筆費用,基民資金就進入了銀行第三方監管賬户。因此,就算基金清盤了,清算後賬户裏的錢也能全部拿回;但受基金業績、規模等因素影響,可能拿回來的資金沒有原來多。
如何避免“踩”到清盤基金?長量基金資深研究員王驊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要儘量避開規模太小的基金。基金規模越小,投資者越不愛買,基金“救”回來的概率就越小。為躲過基金清盤,謹慎的投資者一般會選擇規模10億元以上的基金,樂觀投資者至少也會選擇規模在2億至3億元以上的基金。
“此外,一隻公募基金中金融機構資金佔比過大,持有人數還很少,投資者則要謹慎了。”王驊認為,這些機構持有份額較高的基金可能被機構“承包”。一旦機構贖回,基金規模就會斷崖式下降,甚至低於5000萬元的規模,清盤概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