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汽車“財”之道·要聞彙總「8月26日」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財經

工信部:支持鈉離子電池加速創新成果轉化 推動鈉離子電池全面商業化

8月25日,工信部答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4815號(工交郵電類523號)提案稱,有關部門將支持鈉離子電池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先進產品量產能力建設。同時,根據產業發展進程適時完善有關產品目錄,促進性能優異、符合條件的鈉離子電池在新能源電站、交通工具、通信基站等領域加快應用;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鈉離子電池全面商業化。

財聯社汽車: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鈉離子電池技術賦予了未來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

乘聯會:供給不足 8月 前三週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下降15%

8月25日,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前三週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體同比下降15%,消費走勢較平淡。隨着國內疫情防控進入新的平穩階段,購車需求相對較強,但供給不足,形成一定的供需矛盾。尤其是近期供給突發性不足的信息讓經銷商很緊張,庫存也是寶貴資源,因此形成一定的穩銷量保價格的方式。

財聯社汽車:芯片短缺繼續影響汽車產業的供銷兩端。

寧德時代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131% 儲能系統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7倍

8月25日,寧德時代發佈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40.75億元,同比增長134.07%;淨利潤44.84億元,同比增長131.45%。公司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304.51億元,同比增長125.94%;儲能系統銷售收入46.93億元,同比增長727.36%;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49.86億元,同比增長303.89%。

財聯社汽車:全球範圍內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為寧德時代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小米集團7737萬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

8月25日,小米集團披露,公司與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動科技)相關訂約方訂立股份購買協議,據此,公司有條件同意收購而各普通股股東賣方及各優先股股東賣方有條件同意出售1.25億股普通股及5085.47萬股優先股,分別為深動科技已發行股本的71.16%及28.84%。整體收購總代價約為7737萬美元。小米集團總裁王翔表示,小米非常看好深動科技團隊的技術研發能力,希望通過收購,加速小米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研發。

財聯社汽車:這意味着小米造車有了新的進展。

消息稱美國批准向華為出售汽車零部件類芯片

8月25日據外媒報道,美國近期同意供應商向華為提供視頻屏幕和傳感器等汽車零部件類的芯片。華為方面對財聯社表示,正在向相關業務部門進行核實確認。

財聯社汽車:倘若消息屬實,華為車機系統出貨量有望進一步擴大。

哪吒汽車與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8月25日,哪吒汽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哪吒汽車與華為將基於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信息化等關鍵技術,在智能網聯、車載計算、智能駕駛、數字能源及雲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作為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明年上市的哪吒S將應用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台及激光雷達技術。

財聯社汽車:華為的汽車“朋友圈”裏又多了一家造車新勢力。

多氟多: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860% 擬10派2元

8月25日,多氟多發佈半年報。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9.05億元,同比增長67.68%;歸母淨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1859.97%;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税)。

財聯社汽車:鋰電池需求旺盛,帶動上游原材料公司業績猛漲。

百度旗下智能造車公司集度汽車簽約禾賽科技

8月25日,百度旗下智能造車公司集度與國內激光製造商禾賽科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官方表示雙方將開展深度合作以打造安全高效的智能駕駛系統。百度曾宣佈重視純視覺技術路線,百度此前的自動駕駛路線也是以攝像頭、高精地圖為核心的“純視覺”技術路線。此次集度汽車與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達成合作,也引發了業內對其技術路線是否從純視覺轉向激光雷達的質疑。

財聯社汽車:雖然百度此前宣佈推出了純視覺方案,但在第一款車上,也需要慎重決策。

谷歌旗下Waymo自動駕駛系統首次在大城市公測

8月25日,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佈,將在美國舊金山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試運營,並啓動一項名為“Trusted Tester”的研究計劃,這意味着谷歌自動駕駛系統或將面世。

財聯社汽車:作為最早佈局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之一的Waymo,其技術儲備超過特斯拉。

本田將停產Clarity氫燃料電池版車型

8月25日據外媒報道,本田將於本月正式停產 Clarity氫燃料電池版車型。截至目前,本田在美國的部分州提供 Clarity氫燃料電池車的出租業務,便於用户以較低的成本體驗這項技術。不過本田表示,為了實現氫能源社會,未來還將繼續推出 FCV 燃料電池車型。

財聯社汽車:本田汽車是最早一批進軍氫能源領域的車企,但其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並不順利。

(財聯社記者 徐昊整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