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十年|李振國:新興市場為中國光伏出海提供更廣闊空間
回溯過去十年的新能源發展歷程,我國的光伏產業或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中國光伏產業在跌宕起伏中不斷壯大。”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回顧道,我國光伏產業從早期“兩頭在外”,歷經歐美“雙反”的洗禮和中國光伏補貼、裝機規模不斷擴大的刺激,步入快車道,發展規模持續領跑全球。
李振國多次表示,能源結構轉型已經到來,人類在不久的未來能夠實現100%清潔能源供能,在這一過程中,隆基將實現完全以清潔能源進行光伏產品製造,實現全產業鏈的零碳製造。
如今,隆基已開發農光、林光、牧光、漁光等光伏治理方案。“隨着光伏成本的逐步下降,儲能技術的日趨成熟,光伏將承擔起修復地球的責任。”李振國曾表示,在隆基踐行“用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的雲南,光伏產業已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放大器”和“搬運工”。
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 圖/受訪者供圖
中國光伏行業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優勢
新京報貝殼財經:近兩年,在多國“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轉型的推動下,光伏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作為我國光伏主要海外市場的歐盟也極為重視新能源發展。有意見認為,未來我國光伏行業所面臨的出口格局或也將發生變化。你對此有何意見?
李振國:在碳中和及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可能出來三個賽道。第一個賽道是以光伏為主的一次清潔能源。四年前,我預測2030年全球每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要達到1000GW,很多人覺得我太激進了,但站在碳中和角度倒推,這個規模還不夠。我們認為,到那時每年需要新增光伏裝機1500GW-2000GW,連續安裝30年才能真正支撐能源轉型的需要。第二個賽道是彌補可再生能源間歇性缺陷的能源,比如化學儲能。第三個賽道則是綠氫的引入。
我國的光伏行業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優勢,不存在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問題,並且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市場涵蓋了全球眾多的國家,並不侷限於某個國家或地區。此外,每年新興市場持續擴大,為中國光伏出海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新京報貝殼財經:我們關注到,光伏產業鏈的價格波動近期頻頻引起監管發聲,作為主營組件的廠商,近期上游硅料價格上漲對隆基影響如何?你認為光伏產業鏈應如何協同發展?
李振國:市場空間突然打開,但產業鏈並沒有做好準備。產業的不均衡是時常存在的,企業通過不斷優化邊際成本,減小對度電成本的影響,但供應鏈管理變得更重要。從單純技術進步到綜合供應鏈管理合併,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我們對供應鏈管理下更大功夫,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讓不確定性變得確定性更高,這是我們要不斷補強的能力。
從總體來看,供應鏈漲價符合市場規律,某些環節漲價必然也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力量進入,這也是正常的市場情況。光伏大發展預期下,這是短期的產能調整和產業鏈調整的行業自我優化。供應擴大了,價格自然到頂回落。市場經濟是最有效的手,我們尊重市場。
新京報貝殼財經:我們關注到,隆基綠能不久前發佈了1-9月主要經營數據。
李振國:受硅料供應影響,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從二季度開始不斷提升。隆基綠能此前披露了2022年1-9月主要經營數據,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864億元-874億元之間,同比增長54%-56%;歸母淨利潤為106億元-112億元之間,同比增長40%-48%。此外,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這些因素都是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增長較快的重要因素。
光伏產業有望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放大器”和“搬運工”
新京報貝殼財經:“生態修復+光伏”電站模式近年也不斷受到重視,我們關注到隆基通過“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盤活庫布其沙漠生態空間的案例。可否分享一下除了幫助能源轉型外,光伏產業在助力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思路?
李振國:隆基在追求自身業務發展壯大的同時,率先在雲南完美踐行了“用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的“Solar for Solar”生產理念,同時不斷呼籲更多光伏產業鏈入駐雲南投資興業,也極大緩解了雲南棄水的電力消納問題,每消耗1度水電製造的光伏產品,其生命週期可向全球各地輸送50多度光伏電。如今,光伏產業在雲南已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放大器”和“搬運工”。
此外,光伏發電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突出優勢。隨着光伏+應用場景的不斷延伸,光伏+農業、光伏+養殖等在雲南也極具特色,既保護土地資源,更有助於貧瘠土地復耕增產,板上發電、板下種植、養殖等對當地生態保護起到很好的作用,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包括隆基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設立的集發電、植被恢復、種植養殖於一體的光伏治沙項目,在陝西寶雞千陽縣打造的以農光互補為代表的友好型光伏電站,截至2021年底,隆基已開發出農光、林光、牧光、漁光四套互補方案,我們正在將光伏治理方案帶向更多地區,解決更廣泛的生態問題。
與此同時,隆基也在探索拓展光伏的其他應用場景,目前已與工業、交通、建築等產業建立聯繫,推動各領域在生產運營中的綠色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展望下一個十年,你認為光伏將在我國乃至全球能源轉型中承擔怎樣的角色?
李振國:石油等化石資源具有天然的地域性,生產與消耗分佈不均,很多國家不得不依賴進口。依託光伏與光伏+產業的發展,世界能源產業將從資源屬性轉變為製造屬性。當能源產業轉向製造屬性後,會打造出這樣一種場景:有光(電力),有光伏(製造),再加上水(綠氫),就可以保證國民的基本生產與生活。隆基堅信能源結構轉型已經到來,人類在不久的未來能夠實現100%清潔能源供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將實現完全以清潔能源乃至完全的光伏發電實現光伏產品製造,實現全產業鏈的零碳製造,通過光伏與多種儲能以及遠距離輸電等技術的結合,有效解決光伏的間歇性問題。
同題問答:
過去十年你所在行業最大的變化,你有哪些驕傲或難忘的事情?
李振國:2018年12月,隆基在第 24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提出了“Solar for Solar”發展理念。在2021年10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隆基又宣佈首個“零碳工廠”落户雲南保山。
以建立“零碳工廠”為起點,最終實現零碳光伏,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是——隆基對終極使命和價值觀的思考,也是“善意經濟學”始終貫穿公司發展歷程的原因。我們認為,企業應該做對人類和地球有益的事,其次要兼顧到客户、員工及相關方的利益,這樣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長遠。
當前行業發展現狀如何,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
李振國:光伏行業未來一定是完全競爭格局。隆基所打造的能力,是即便在慘烈的充分競爭環境下,仍能保持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隆基一直是“過剩論者”,儘管這一理念在硅料短缺所致的漲價潮中遭遇了挑戰,但長期來看,短缺一定是階段性的,過剩才是常態。企業應加強科技創新,降本增效,迎接競爭。
對未來十年或更長時期的展望,怎樣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李振國:隆基認為從今天邁向碳中和大概有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並不是説一個階段的事情做完才做下一個階段,應該是有交叉或者是共同進行的。第一個階段是,通過非物理性的政策面,形成與現有靈活調節能力市場化需求側響應的非物理側調整,最大限度接納清潔能源。第二個階段大力發展抽水蓄能以及改造,這個是讓渡出10到15年空間。第三個階段是新能源+儲能以及早期的水電還有抽水蓄能調節,形成新型電力系統,形成脱碳。第四個階段是氫的引入,除了電力系統是碳排放的一個因素,非電體系佔的碳排放更大,不引入氫沒辦法進入到深度脱碳的。
隨着光伏成本的逐步下降,儲能技術的日趨成熟,光伏將承擔起修復地球的責任。在光伏的製造環節,用清潔能源,比如水電、光伏發電來生產清潔能源,這就是“零碳”。此外,可以利用經濟的光伏能源進行大規模的海水淡化,並且對淡化後的海水進行提升和輸送到沙漠地區,讓沙漠變成綠洲,一旦有了植被,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碳進行固化,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修復過去人類發展帶給地球的傷害,這就是一個“負碳”的過程。
如果將全球荒漠面積的1%用以光伏發電,就可以滿足人類的用電需求,而當地球荒漠面積的70%變為綠洲時,更可以吸收人類活動以來造成的所有碳排放,那時所有因碳排放產生的社會、環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這也正是隆基“Solar for Solar-負碳地球”理念所希望實現的最終目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曲筱藝 宋鈺婷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