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駐華代表:各國必須加強衞生系統以應對大規模流行病
“大規模的流行病今後還會發生,我們必須從當前的疫情中吸取教訓,以儘量減少下一次流行病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衞生系統更有韌性。”
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屆全球健康博覽會6月1日在青島開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駐華高級顧問、北京辦公室負責人海博表示,有證據表明,大規模流行病的發生頻率正在增加,各國需要加強其衞生系統的韌性和復原能力,“我們估計實現這一目標的成本大概是一國GDP的1.5%,這也是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成本。”
對此,海博提出三項建議。第一,加快推進UHC(全民健康覆蓋)工作。他強調,沒有質量的全民健康覆蓋是一句空話,各國需要專注於提供高質量的全民健康覆蓋。第二,更多地投資於預防疾病和增強人口的抵禦能力。新冠疫情中,老年人、有潛在病的人、窮人和弱勢羣體所面臨的風險是最大的。第三,進一步強化衞生系統,特別是投資初級保健。提供初級保健的成本較低,優質的初級保健會減少對更昂貴的二級或三級干預措施的需求。但是,在社區和地方環境中的初級保健支出,目前僅佔衞生總支出的14%。
“新冠疫情還表明我們需要增加對衞生系統本身的投資。”海博進一步指出,對衞生和健康的投資就是對經濟的投資,有三個領域需要優先發展。
首先是針對醫護人員的投入。要擴大國家的培訓能力,並且預測未來的技能需求,要能更加靈活地在衞生系統的不同分支、不同部分進行工作,而且要充分利用新技術。第二,數字技術為改變提供醫療保健的方式提供了真正的機會。據經合組織分析,每投資1歐元用於數字化轉型,可以帶來3歐元的直接經濟效益。第三,繼續在強化供應鏈方面進行投資。因此迫切需要識別和應對衞生行業供應鏈中的漏洞。
海博指出,在加強衞生系統韌性的過程中,對那些衞生系統比較薄弱的國家要特別關注,加強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衞生和護理工作者的培訓和初級保健系統,以及數字化都應該成為投資的重點,以強化衞生行業供應鏈。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白波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