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腫瘤醫院海吉亞上市僅十天,股價近翻倍,創始家族躋身億萬富豪
6月29日,自稱“以放療設備數目計,是中國最大腫瘤醫療集團”的海吉亞醫療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18.5港元,當日大漲40.54%,總市值達到156億港元。
而在近一週A股強勢走高的帶動下,港股也在這場“歡樂派對”上收穫頗豐,作為港股新股市場最被看好、具備“賺錢效應”的兩隻醫藥新股之一,海吉亞10天內股價一路攀升,7月7日一度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每股34.15港元,較上市增長近一倍。
得益於股價的良好表現,根據7月7日的收盤價計算,海吉亞醫療創始人朱義文家族所持股份市值超過78億人民幣,一躍跨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億萬富豪隊列。
從棄醫經商到迴歸理想
朱義文職業生涯的起點是一名職業醫師,曾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五醫院的全職醫師,專注於放療治療超二十年。通過多年的臨牀實踐,朱義文獲得了對腫瘤醫療服務行業的深入瞭解,並在這一過程中,看到了尚未得到滿足的龐大市場需求,由此萌生了向患者提供可負擔的優質放療治療服務的想法。
2009年,朱義文決定通過獲取自行生產放療設備的能力展開業務,向三名獨立第三方收購了伽瑪星科技的95%股權,該公司是立體定向放療設備的製造商和知識產權擁有人。
在公司經營初期,朱義文擔任總經理及董事一職,但並未放棄累積20餘年的臨牀研究工作,而是盡力在管理和研究之間平衡時間及精力。2019年底,為了能夠投入更多時間“追求醫療領域的理想”,並減輕個人健康壓力,朱義文辭任其管理職務。同時,今年2月,朱義文的女兒朱劍喬也辭去了董事一職,脱離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及營運。至此,海吉亞醫療的日常營運及管理主要委託於由高級管理層成員組成的專業管理層團隊。
從技術提供到持續醫院業務佈局
中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正在迅速成長,根據Frost & Sullivan統計,2025年整體規模預計達到人民幣7100億元。目前海吉亞的營業收入由三部分構成,包括經營自有醫院並提供腫瘤醫療服務等、提供放療中心諮詢服務並授權使用放療設備、醫院託管服務。雖然起家於放療中心服務,但目前海吉亞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已經是醫院業務。2012年11月,單縣海吉亞醫院有限公司成立,其後,海吉亞開始持續在醫院業務方面佈局。
據媒體調查報道顯示,着眼於目前我國三線城市的癌症發病人數和放療的低滲透率,從標的選擇來看,海吉亞收購的醫院多數位於二三線城市。2015年,伽瑪星科技以7052萬元交易對價收購龍巖市博愛醫院100%的股權。同年,伽瑪星科技又以1.15億元收購了蘇州滄浪醫院100%的股權。其後幾年間,伽瑪星科技又分別耗資1400萬元和2600萬元收購了安丘海吉亞醫院和成武海吉亞醫院100%股權。
目前,這些收購而來的醫院貢獻了海吉亞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2019年前十個月,4家收購醫院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49億元,佔同期醫院業務營業收入的45%。另一方面,大手筆的持續收購為公司帶來了高額商譽。
民營專科醫療的資本春天?
根據相關資料,海吉亞醫療曾在一級市場融資4輪,包括高瓴資本、華平投資、博裕資本、中信資本、華蓋資本、中銀粵財、藥明康德等機構。
而就在一個多月前,知名神經專科醫院集團“三博腦科”宣佈完成超8億元人民幣B輪股權融資,高端生殖專科連鎖機構“好孕幫”也在6月初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近年來醫療服務領域尤其是專科連鎖持續火熱,在一級市場上口腔、醫美、眼科、兒科領域都獲得了大額融資。
整個市場對醫療專科服務普遍持樂觀態度,認為其具備抗週期、現金流充足等優點。但同時,醫療服務專科連鎖行業本身存在的投入大、見效慢、週期長、退出難的四個痛點,也使人們對醫療專科服務的發展打一個問號。而此次海吉亞醫療的上市,三博腦科、好孕幫等企業近期的融資,都在顯示醫療專科服務市場的回暖。
從政策趨勢來看,民營醫療專科服務行業正享受着改革紅利。隨着醫療改革向縱深處不斷推進,我國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對健康的更高重視和投入,民營專科醫療或將再迎一輪資本關注的高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