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行情”下基金保持高倉位定力
證券時報記者方麗李樹超
A股進入“兩會時間”,投資界都在密切關注兩會逐漸釋放的投資信號,作為後市佈局的依據。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北京、上海等地基金經理表示,在兩會期間非常關注政策的方向和變化,但倉位上整體調整並不多,仍保持中高倉位,而在方向更傾向於新基建,普惠民生等項目上。
基金保持較高倉位
談及在兩會期間的調倉換股,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消費基金經理表示,目前總倉位保持在中高倉位不變,但通過調整結構、精選個股等方式,優化基金組合。
據他了解,多數績優基金經理並沒有因為近期股市震盪進行倉位調整或減倉,“在低估的市場去減倉沒有意義,大多數優秀基金經理的倉位都在中高位的水平”。他指出,今年兩會上的“港版國安法”是維護香港安全和穩定發展的基礎,在香港未來穩定和繁榮發展的預期下,目前相對低估的港股市場仍然是投資的重要方向。
“經過近期股市調整,港股市場不少優秀的消費、科技類公司估值迴歸合理或相對低估,對我們基金的A股組合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該基金經理表示,相比兩會對投資的影響,中美存在的貿易摩擦問題以及未來的走向,中長期對基金經理投資可能會有更大影響,未來將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摩擦走向,對投資組合進行優化和完善。
諾德基金經理應穎也表示,兩會政策以保就業、保民生、新基建為主,通過對會議精神及後續項目進程的判斷,權衡相關個股當前估值及交易賽道的擁擠度情況,適當進行了換股操作,相對關注新基建、污廢環保治理、舊改基建類。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知名基金經理表示,除疫情影響帶來的調整外,今年兩會的基本政策與此前市場環境差不多,沒有開展明顯的倉位調整。而從持倉風格上,也不傾向於根據短期事件驅動、政策主題等調整倉位,更注重從中長期產業變化的角度,自下而上精選優秀的上市公司,不會因為兩會而進行倉位調整。
好買基金數據顯示,5月18日至22日一週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87%,當前倉位72.05%。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2.47%,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4.06%,當前倉位分別為91.27%和69.49%。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於歷史高位水平。
關注經濟和民生相關政策
基金經理較關注兩會上透露出的經濟和民生相關政策信號,新基建等成為重點關注領域。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知名基金經理表示,從公募的投資佈局看,基金經理一般會關注國家政策的方向和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中長期影響。目前來看,“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和“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是明確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A股市場都將面臨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另一方面,今年兩會還強調擴大內需、穩定就業的目標,淡化了GDP目標,這樣的政策基調也給市場帶來了信心。
應穎認為,兩會往往是指引未來經濟及宏觀發展大方向的,是中長期的規劃,在當前時點,面臨華為事件、中美貿易摩擦、國內後疫情經濟恢復的關口,都比較艱難,包括市場對相關事件的反應,當前更需要做的是以組合的方式撫平收益短期波動,立足中長期發展的方向,如新基建、普惠民生的相關項目,預計兩會後政策大概率也會在這些方向發力。
德邦大消費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黎瑩表示,近期比較關注與經濟和民生相關的政策。例如,關於經濟結構轉型,政府工作報告着重提到了“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未來可能重點發展、支持的方向;又如,在民生和消費領域,提到“要多措並舉擴消費、適應羣眾多元化需求”、“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相信未來在相關領域會有更具體的政策逐步落地,這對相關行業和公司的恢復和中長期增長會起到促進作用。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能夠代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領域一定會出現較多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中國內需潛力巨大,居民消費水平仍會隨着整體收入增長而持續升級,與消費相關的行業會是很好的賽道。”黎瑩説。
此外,深圳一位基金經理表示,長期看好內需消費企業、優質的科技企業,以及國企改革受益的企業等機會。兩會提出了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也對國企改革着墨較多,未來幾年國企改革可能有所突破,因此,國企改革也可能帶來一些新的投資機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