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信保新規落地,飛貸金融科技等頭部企業迎利好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財經

近年來,信用保證保險迎來超高速發展期,其保費規模從2010年的119億到2019年的1044億,翻了近9倍,近3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9%,遠超財險業整體增速。但與高速增長同步的,卻是保險公司信保業務風險敞口增加。

為進一步加強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防範化解風險,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銀保監會出台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保險系主任郭振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信保業務的關鍵就是控制風險,“要做自己心中有數的業務。”他説。

藉助外部力量,做到“風險要心中有數”

事實上,信保業務歷來都是保險公司業務模塊中風險處於較高級別的業務類型。而且,風險的爆發點涉及各種金融合作業務,尤其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其風險釋放的比例和程度將會更高。

對於財產險公司而言,一旦踩雷一單業務,賠付進去的不僅僅是此單的保費,可能是長達一段時期內的保費,尤其是資金實力並不雄厚的小型財產險公司,甚至可能導致年度業務虧潤,背上沉重的業績包袱。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一般財險保障固定資產性質的標的不同,信用保證保險的標的是信用風險,極其考驗承保機構對於風險的預判。

郭振華認為,信用保險業務的前提是風險要心中有數,比如國際知名財產險公司裕利安怡就有着龐大的研究團隊,積累了多年的數據。“基於嚴謹的宏觀經濟分析和其交易數據,對借款方的經營風險十足掌握的情況下才能把控風險。所以,有些保險公司只做小額貸款的履約保證保險,涉及的金額比較小,保險公司比較容易把控。”郭振華説。

與此相呼應的是,在《辦法》中監管機構也重點提及單獨風控的問題,要求保險機構建立覆蓋保前風險審核、保後監測管理的業務操作系統。同時,《辦法》還明確指出,保險公司不得將融資性信保業務風險審核和風險監控等核心業務環節外包給合作機構,不得因合作機構提供風險反制措施而放鬆風險管控。

但是,信用保證保險在我國開展的時間並不長,保險公司風控模式的有效性尚待考證。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一方面滿足業務增長需求,另一方面能夠快速建設自身的能力。在這一背景下,選擇與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許是其中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陪練者”的自我修養

目前市場上金融科技輸出企業根據自身基因的不同,大概可分為三類:單一資源型,擁有獲客流量或外部大數據,向客户提供引流或外部大數據;單一技術型,通常在某一金融應用場景中擁有獨到的技術;技術應用型,依據對業務的理解與實踐檢驗,將資源和科技集成,向金融機構提供一整套直接可以進行生產的金融科技應用體系。

其中,向金融機構輸出覆蓋業務全流程、運營全體系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的飛貸金融科技則是技術應用型的代表企業。作為連續兩年獲得全球小微獎的金融科技企業,其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憑藉獨有的四大優勢,已迅速建立了與金融四大子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關係。其技術輸出特點包括:涵蓋業務全流程的菜單化整體輸出,實現快速上線;數百億資產實踐驗證,可大大降低合作金融機構試錯及機會成本;不需要依賴特定資源,可實現業務大規模增長;支持合作機構能力建設,完成能力轉移。

以某金融機構的合作為例,該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基本依賴於線下交易,流程長、耗時、耗力、效率低下。針對以上痛點,飛貸金融科技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提供從全線上化的產品設計、風控策略定製、大數據及科技技術支持,到貸後管理系統應用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建設,支持該金融機構實現了信貸產品及流程的線上化和智能化,並在短期內實現規模化發展業務。其中,飛貸金融科技作為“陪練者”,支持合作金融機構能力建設,實現能力轉移,使得金融機構最終具備線上運營、大數據分析與決策以及風險防範能力。據公開信息,截至目前飛貸金融科技已與北京銀行、華潤信託、通聯支付、中國人保等多家涵蓋銀行、信託、支付、保險等金融子行業的頭部企業達成全面整體技術輸出合作。

但是,近期針對市場上消息稱人保財險暫停與多家平台的助貸險業務合作風波中,與飛貸金融科技的合作也引發了一些猜測。對此,記者採訪了飛貸金融科技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説,“飛貸金融科技與人保財險的合作分兩個部分:第一類是飛貸金融科技向人保財險提供覆蓋業務全流程、運營全體系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輸出服務。這部分項目已開發完畢,尚未進入規模化運作。雙方在金融科技服務方面的合作依然在進行積極有益的探討並穩步推進。”第二類是通過飛貸金融科技旗下持牌機構合作的小規模測試資產。“因為金融機構使用技術服務比較嚴謹,模型的效果需要驗證,這個過程相當於開闢一塊試驗田來觀察。雙方合作的這部分資產存續時間較短,至今未給人保財險帶來任何實際損失。”

針對《辦法》的發佈,行業內人士大多認為,長期來看對整個行業在信保業務上的良性發展肯定會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尤其是《辦法》中重點強調的保險公司需要強化內部風險管控,從組織、制度、系統、承保要求等方面都需要完善內部管理能力,雖然在短時期內提高了門檻,但是長遠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其中,有效把控風險的關鍵點是能力建設,包括科技技術、大數據技術、風險管理技術等能力。市場競爭中,誰先能快速建設、提升這方面的能力,誰顯然將佔得先機,而飛貸金融科技這類技術應用型企業在這種迫切需求下或許也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