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呵護農户“錢袋子” 保險深度融入“三農”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南方澇災、東北旱災牽動人心。記者瞭解到,多地目前已經啓動了相關農業保險的理賠工作。伴隨保險深度融入“三農”領域,多地農業保險發展走向縱深,為農户的“錢袋子”撐起保護傘。

  品種形式多元化

  在汛情重災區江西,國壽財險江西分公司工作人員接到受災農户報案後,緊急趕赴受災現場。結合衞星遙感技術反饋信息,確認受災農户損失後,當即達成理賠協議,並迅速支付農業保險賠款。

  除了國壽財險,多家險資紛紛聞“汛”而動,開通綠色通道對南方洪澇災害進行快速賠付。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在湖北、湖南、廣西、江西、四川、安徽六地,保險業接報案合計達到18.8萬件,已支付賠付9.16億元。

  鉅額賠付背後,是農業保險在各地多點開花,都在快速且創新性地融入當地的農業發展。

  在山東,國壽財險目前建成鄉鎮“三農”保險服務站逾600個、村級服務點近8000個,開發出收入保險、保險+期貨、價格指數、天氣指數等系列創新險種,覆蓋了糧食作物、蔬菜、果樹、温室大棚、牲畜養殖、林業等多個領域;人保財險也推出了平陰玫瑰價格指數、日光温室蔬菜寡照指數、海產品養殖風力指數保險,大櫻桃種植保險、農作物巨災保險、茶葉低温指數等多個地方特色農險業務,並創造性地開展“保險+期貨”項目。

  在河南,中原農險聯合中原銀行等通過“保險+銀行+擔保+交易+運輸”模式,積極與大商所對接生豬期貨+保險;開發柘城辣椒、開封大蒜、鄭州果樹等價格指數保險,參與蘋果及大棗“保險+期貨”等。

  科技加速賦能

  農業保險提速發展離不開科技賦能。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科技的滲入。

  據瞭解,業內正在積極探索應用先進技術手段推進農業保險發展。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不少保險公司引入衞星定位、遙感、無人機巡航、遠程視頻等手段,優化或取消現場工作環節,持續滿足承保需求,及時支付賠款。

  “傳統農業保險承保業務一直存在投保手續繁瑣、檔案資料繁雜重複等問題,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農業保險的推廣普及。”有保險人士稱,新技術可節省人力,縮短定損時間,提高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效率,降低險企的經營管理成本,也可提高農户對農業保險的認知程度。

  監管層積極推動

  監管機構近日表示,支持農業保險領域新技術運用,推動行業依託科技賦能加快轉型升級。

  地方監管機構也積極推進保險服務“三農”向縱深發展。如重慶銀保監局在日前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中提及,將統籌推進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集體經營建設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優化“保險+期貨”“保險+信貸”合作,推進稻穀、小麥、玉米等重要農產品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近日表示,將推動農業保險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穩步開展指數保險、區域產量保險和涉農保險,探索開展一攬子綜合險,開發更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障需求的農險產品,推動農險服務向農業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等。

  “在鄉村振興戰略及配套支持性政策的帶動下,隨着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農業生產所涉及的風險也逐步向流通領域的市場風險、融資風險、農產品和食品質量責任風險等方面延伸。”保險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三農”領域的財險將擁有更加廣泛豐富的內涵。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