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漲7塊!豬肉淡季竟逆勢狂飆 商家買家都叫苦
“二師兄”又上天了?近兩個月,全國各地豬肉價格出現上漲態勢,七月份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47.75元/公斤,同比增長101.92%。
原本處於豬肉消費淡季,然而疫情期間積壓大豬已基本消化,供給端生豬補欄尚未完全恢復,導致近期豬肉價格快速反彈。業內人士稱,七月份豬肉價格或將見頂,接下來可能會開啓下滑通道。
此外,大商所近期開展了生豬期貨仿真交易,生豬期貨上市交易或將給“豬週期”帶來平抑作用,幾家生豬養殖業龍頭已經有了行動。
“今年基本都在貼錢”
22日下午六點半,證券時報記者來到深圳上沙農貿市場一探究竟。該市場有兩排豬肉鋪,各家價格相差無幾,五花肉的價格是每斤28元。正值下班回家的時間,肉鋪的顧客並不算多,五分鐘大概只有兩個人來問價。
“就是最近漲起來的,兩週內就漲了六七塊,前幾個月最便宜的時候才十幾塊錢,”一位在這裏做了七年的肉鋪老闆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生意都不好做,因為是淡季,但往年至少交得起租金。今年年初價格降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就漲上去了,現在大多數肉鋪都在往裏面貼錢。”
豬肉價格上漲,消費鏈條末端的零售商家和消費者都不好過。“本來夏天温度高肉就不好放,這個點還沒賣完,我們哪還敢往上抬價?以前你這時候來我根本沒時間跟你聊天。現在鋪子已經擺着了,也只能勉強支持着,等什麼時候價格會降下來。”老闆稱。
隔壁老闆指了指對面空着的鋪面,“去年以來這兩排肉鋪已經走了四家了,從前年豬瘟以來,豬肉的價格就一直不正常。”
線上平台的豬肉也不便宜,證券時報記者查詢發現,某生鮮平台的肋排價格為每斤40元,冷凍裏脊肉每斤也要30元。
實際上,這波豬肉價格上漲開始於五月中旬。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6月份,深圳市CPI同比上漲2.3%,畜肉類價格上漲58.2%,其中豬肉價格上漲71.9%。
放眼全國,豬肉價格普遍在五月中旬出現止跌反漲的態勢。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七月份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47.75元/公斤,同比增長101.92%。
從生豬供應端也可以觀察到上漲的軌跡。根據農業部數據,今年六月份,16省瘦肉型白條豬平均出廠價為每公斤43.65元,環比漲16.9%,同比漲90.7%。
其中出廠價最高的5省依次為四川、江蘇、山東、廣東、湖南,豬肉月均價分別為每公斤45.11元、44.80元、44.46元、44.25元、44.22元,環比分別漲15.2%、11.9%、19.1%、8.1%、11.4%,同比分別漲117.7%、100.4%、90.8%、100.0%、103.8%;出廠價較低的省份也呈現上漲勢頭。
因何而起,漲到何時?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供給端生豬價格上漲是主要帶動因素。現在市場正處於消費淡季,再加上豬肉價高,更加抑制了消費,所以需求端對肉價的提振效果基本是不存在的。
“往年行情應該是要稍微降一點的,但是這個階段會出現一些季節性缺豬的現象,因為冬季腹瀉等疫病發生率高,再加上夏季豬食慾不好長得慢,運輸損害也多一些,就會造成供應量短時的縮減。”王亞男表示。
“供應端一個主要的觀察點就是屠宰場,以我們每日監測的數據來看,目前的開工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四到五成。舉個典型的例子,一家每天能屠宰3000-5000頭豬的屠宰場,現在每天能宰1000頭就算不錯了。”王亞男稱。
追溯到今年三四月份,豬肉價格曾出現一段時間的下降,五月份最低價格曾降至每公斤38.93元。王亞男解釋,春節之前,有一部分養殖户看好後市行情,有意壓欄了一部分生豬,但遇上了新冠疫情“黑天鵝事件”。疫情之後,很多出欄的都是150公斤甚至200公斤的大豬,導致豬價一直向下走。然而,五月中旬之後,積壓的大豬基本被消化,而115-130公斤的標準生豬數量還沒有跟上,豬價就反彈起來了。
此外,王亞男稱,南方洪災會導致部分地區調運困難,但目前對價格的暫無影響。今年豬肉進口量比往年略大,雖然六七月份因為疫情禁止了部分國家的進口貿易,但豬肉進口量只佔全國豬肉總量的4.4%左右,實際影響並不大。
7月21日,華儲網發佈通知稱,7月23日,國家商務部等部門將組織投放1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豬肉。據梳理,這已經是年內第25次投放,累計投放量將達46萬噸。
“非洲豬瘟以來國家儲備肉的投放就越來越密集,尤其今年,幾乎每週都有投放的消息,數量在1-2萬噸不等。國家是想通過宏觀調控平抑一些豬價,從消息面上説明豬肉是不缺的。”王亞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部數據顯示, 上週(7月13日-7月17日),豬肉出廠價也出現了微跌,平均為每公斤50.24元,環比跌0.7%。農業農村部公告解釋,多地院校陸續放假,終端消費需求減量,高價豬肉銷售難度提升,屠宰企業訂單減少;規模養殖場根據月度銷售計劃,有序出欄,市場供應短暫增多。受供需雙向利空影響,豬肉周均價總體微跌。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曾於7月13日表示,目前我國生豬存欄和仔豬供給量連續5個月恢復性增長,預示7月份以後可出欄的商品肥豬將逐步增加,豬肉市場供應將持續改善。
“七月份市場已經到達一個高點了,往後豬價應該會開啓一個下滑通道,從前年非洲豬瘟導致的超級豬週期可能要結束了。我們預測到2020年底,全國大多地方能繁母豬的復產率應該能達到70%以上,南方會略低一些;到2021年底,如果沒有大範圍瘟疫爆發,產能就可以恢復到非瘟之前的水平了。目前各地能繁母豬的補欄情況還比較好,只是反映到市場上還需要一些時間。”王亞男稱。
生豬期貨上市在即,龍頭有動作
國內豬價長期呈現週期性波動,對物價及生產生活帶來深刻影響。東證期貨研報指出,我國生豬價格從2006年以來形成了四輪週期性波動,疫病或環保等原因帶來生豬產能大幅度減少是形成一輪週期的主要動因。
2020年4月,證監會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7月10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了生豬期貨仿真交易,包括一個近期合約和一個遠期合約。
東證期貨研報指出,生豬期貨上市對豬週期的直接影響並不顯著,但借鑑美國生豬市場的經驗,養殖規模化的程度是影響豬週期長度和波幅的關鍵,而生豬期貨上市有助於推動生豬交易規模化的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從而拉長豬週期,平抑豬價波動。
中信期貨研報提示,生豬養殖企業可以應用生豬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來熨平價格和產業波動,引入長協定價合同模式;通過套期保值功能,上下游企業可以利用關聯期貨鎖定上下游利潤,結合資本槓桿擴大規模;大部分中小養殖户可以通過生豬保險機制建立“期貨+保險”功能。
牧原股份在互動平台回應投資者稱,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標的物為瘦肉型商品豬,公司商品豬符合生豬期貨交割標準。
另一家龍頭新希望也互動平台稱,公司高度關注生豬期貨相關政策,並與大商所相關部門及市場機構保持密切溝通互動。公司正為未來參與生豬期貨做前期準備。最重要的是,生豬期貨給公司提供了一個風險管理工具,通過期貨能夠規避生豬價格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