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羅玉平華夏陌路
7月17日,險資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一天,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佔到上季度末總資產的45%。這是全球低利率時代進一步釋放險資企業活力的重要舉措,相關預測數據認為險資配置資產將增加3.3萬億元。
而與此同時,銀保監會又公告,鑑於觸發法定接管條件,依法對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共六家機構採取接管,期限一年,可依法適當延長。接管組委託六家機構組建對應的託管組,其中國壽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託管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與上述被接管機構存在利益關係的上市公司,包括西水股份、中天金融、民生銀行等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中天金融而言,這或許又是加劇其收購華夏人壽難度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羅玉平與他構建多年的金融版圖中,始終缺了最大一角。
2014年中期,中天城投(中天金融前身)開始明確提出戰略構想,擇機投資金融行業。此後該公司迅速參與上海虎鉑基金、友山基金、中融人壽、華宇再保險、百安互聯網保險等,全金融路線循序展開。
讓羅玉平可能實現從“地產大佬”向“金融大佬”飛躍的,是三年前籌劃收購華夏人壽的重大資產交易。當時華夏人壽淨資產比中天金融尚且高出52.9億元,這注定是一次驚險的跳躍,成則功成名就,敗則轉型受挫。
如今三年過去,中天金融距離收購完成仍有很長距離。華夏人壽被接管了,羅玉平該作何應對?也許放開這紛紛擾擾自在一些,但他卻不能放開——中天已經支付了定金70億元,明知等下去也不一定就有機會參與華夏人壽未來的“市場化重組”,主動退出定金又不予退還。
一個岔路口出現在眼前。
薛定諤的華夏人壽
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四家保險機構,是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
上述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保險公司有下列情形的,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對其實行接管:(一)公司的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二)違反本法規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可能嚴重危及或者已經嚴重危及公司的償付能力的。被接管的保險公司的債權債務關係不因接管而變化。
華夏人壽償付能力“亮紅燈”的消息,在過去三年間時常有被披露。
華夏人壽被外界評價為“資產驅動負債模式的險資代表”,諸如分紅險、萬能險在其發展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安信證券在2017年11月的研報中指,受到中短存續期產品監管趨嚴影響,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間,華夏人壽分紅險佔比從76%收縮至不足2%,普通壽險業務佔比則從15%提升至86%。
2016年至2019年間,華夏人壽保費收入從不足百億飆升至1827.95億元,在險資企業中排名一度達到第四位。而2019年,該公司各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8.30%、113.19%、114.77%、116.7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8.68%、130.16%、131.14%、133.37%,並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華夏人壽4月底發佈的報告,一季度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421.85億元,同比下降49.92%,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3.83%、130.26%,同比小幅上升。
關於被接管的幾家機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7月17日披露了五大工作原則,其中第四條原則備受關注:堅持市場化,發揮專業中介機構作用,努力推動被接管機構市場化重組。
“市場化”是金融機構被接管後的重要出路,2019年包商銀行被接管後,接管組負責人也對外表示儘快開展市場化改革,促進包商銀行重生為一家完全健康穩健的銀行。對於險資而言尤其如此,市場人士指,《保險法》規定壽險公司不得解散,若出現經營困難,銀保監會會通過接管方式幫助其恢復運作。
但重組後的市場化運作,目前仍較少樣本參考。
熟悉保險業的人不會對過往兩個接管案例感到陌生:2007年,保監會首次動用保險保障基金接管新華人壽,兩年後該基金將所持股權轉讓給中央匯金公司;2009年,保監會再動用保險保障基金接管中華聯合保險,三年後重組完成,東方資管介入成為第一大股東,2016年遼寧成大、中國中車、富邦人壽受讓基金所持股份。
近幾年最重要的被接管對象是安邦保險。2018年至2020年安邦保險完成接管、摘牌和更名,新公司大家保險集團也以市場化的人才選用機制為方向之一,股東也主要是保險保障基金,其它股東包括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或許出於資金投入、平穩健康等因素考慮,上述幾個被接管對象重組後由國有資本出任大股東,其它方作為小股東;並且通常情況下主要由負責接管的一方跟進重組。這引發一種猜測聲音:接管華夏人壽的中國人壽,或許是未來的潛在接盤方。
另一種聲音從契約精神的角度,認為華夏人壽若進入到市場化重組環節,理應是支付70億定金的中天金融有優先權,儘管與中天簽署股權轉讓的企業處境已不同往日。不同的聲音參雜參雜在一起,令中天金融這個週末被廣泛關注。
在重組那天到來之前,實際上沒有人知道結果。
羅玉平弧線
去年12月18日,新華聯集團總裁傅軍拜訪中天金融總部,並與羅玉平有過一番會談,據悉雙方都表達了深入交流、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態度。
這兩位胡潤富豪榜上的企業家,積攢財富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羅玉平擁有重慶大學工程管理研究生的學歷,畢業後從包工頭起步,在經適房、中天世紀新城、中天花園、中天廣場等房地產項目中逐漸壯大,成為貴州房地產領頭羊;傅軍1990年下海,投資領域覆蓋酒業、製冷劑、陶瓷、房地產、金融、文旅等,其中金融業更是心口的硃砂痣,新華聯控股或參股過的金融機構包括長沙銀行、北京銀行、亞太財險、寧夏銀行、大興安嶺農商銀行等。
62歲的傅軍就坐在羅玉平對面,目光望過去,都是自己年輕的影子。
華夏人壽或許是羅玉平迄今為止最有野心的一次資本博弈。而上一次是在並不久遠的2014年中期,中天城投(中天金融前身)初步明確轉型,在半年報中表示維持房地產主營業務,並拓展健康產業和金融業。一年後大健康業務暫停,公司開始全力投入金融領域。
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中天城投管理層在接受券商調研時曾表示,公司於2013年進行了全國市場研究,認為地產行業在自身產業週期方面已經從成長期加速奔向成熟期,公司如果不能在地產行業做到最好,就需要考慮新業務方向。
至於轉型,中天城投表示考慮的三個轉型因素包括貴州省產業變遷、貴陽生態氣候優勢,以及地產行業所處週期階段。在另一場調研中,該公司又重點提及,在研究貴州社會經濟和民生髮展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貴州的產業轉型及後發趕超、貴州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均需要金融的支持,因此公司擬新設金融投資公司繼續擇機投資金融行業。
上述轉型的一大背景是,2008年起貴州省實施“引銀入黔”戰略,2012年升級為“引金入黔”,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到貴州設立總部、分部以及後台服務機構。其中據媒體報道,2013年貴州曾開始探索組建華貴人壽,以填補沒有法人保險機構的空白。
“補齊貴州金融短板”既是中天城投轉型的機遇,也是其參與城市化進程的新目標。僅2015年,該公司迅速參與上海虎鉑基金、友山基金,公開競拍海際證券控股權,並更名為“中天國富證券”,這也是貴州第一家民營券商;同年,間接收購中融人壽20%股權併成為大股東,另發行設立華宇再保險、百安互聯網保險等。
在基金、證券、保險的基礎上,2017年中天金融更為進取,發起設立貴州第一家民營銀行“貴安銀行”,並於11月20日宣佈收購華夏人壽21%-25%股權,交易定價不超過310億元。當時中融人壽前三季度原保費僅45億元,而華夏人壽已實現規模保費1496億元,這筆“蛇吞象”式的交易伴隨着高風險,但一旦成功,羅玉平以保險為核心的全金融業務發展戰略也將宣告實現。
此後三年隨着形勢變化,中天金融收購華夏人壽股權一直屬於最初交易方案階段,未進入實質性審批階段,因而也無法確切瞭解監管部門是否審核批准。這期間中天金融經歷292.2億元剝離地產業務,九個月後又反悔的“戲碼”,碧桂園等投資者來來往往,唯一不變的是定期披露的重組例行公告。
市場流傳的消息是,明天集團已於2019年10月上報華夏人壽重組方案。而中天金融於7月17日最新公告中,表示公司購買華夏人壽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在進程中”。
眼下襬在羅玉平面前的選擇並不多,根據中天金融簽署的框架協議,該公司已支付70億元定金,若因股權出讓方的原因導致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無法達成,則中天金融將獲得定金雙倍返還,即140億元;若因中天城投原因導致購買無法達成,則70億元不予退還。
第三種約定情形則是,若因不可歸咎於各方的原因致使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無法達成,則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事項定金將退還給中天金融。
這意味着,繼續留在牌桌上,推進重組事項,羅玉平看起來已很難會贏,但至少不輸。不過在這不贏與不輸之間,或許心情頗為忐忑。
而那些被置出又重新注入的房地產資產,仍舊是中天金融最依賴的主營業務。2019年中天金融營業收入125.78億元,同比下降11.02%,其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仍佔87.10%;該公司披露的另一份數據則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11.98億元,同比增長16.55%,其中金融類營業收入88.60億元,同比提升118.66%。
2017-2019年,中天金融房地產銷售金額大致在200億或以下徘徊,反映集中轉型所帶來的資源投入減少,2020年該公司計劃全年銷售預算270億元,計劃投資185億元。幾年前一兩百億的房企諸如龍光,如今也進入千億衝刺階段。
對於主業與轉型,鬱亮曾焦慮地拋出“基本盤”理論,認為地產業務是新業務轉型的基礎。羅玉平兜兜轉轉回到地產,卻已失去了這五六年。
(來源:觀點)